
《阿司匹林》要公映了,既期待,又惶恐
《阿司匹林》这部电影要在今年的情人节公映了,我诚惶诚恐地期待着观众们的反映和评头品足,远没有我们新楼盘开盘时的那种自信和兴奋。
昨天《阿司匹林》的发行方,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来的都是娱乐记者。圈子里简称娱乐记者为“娱记”,听起来很别扭,我非常不习惯用这个词。从心里来说,面对这些“娱记”我真有点不知所措。
过去的几年时间,我常常面对国内外的记者,但大部分都是财经记者和房地产记者,也常常因为他们报道的失误和他们生气。但回想起来,这些财经记者和房地产记者所犯的错误一般都是知识方面的错误,或者是无意中的疏忽,例如把土地的“出让”写成了“转让”;把别人说的“物业税会引起房价跌20%”的话,无辜地安在了我的头上;把我与任志强的名字在文章中互换了,等等。仔细地分析这些失误,都不是故意的,虽然这些错误也常常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从动机上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往错里写,只是水平问题。而昨天面对的这些娱乐记者中,有个别的娱乐记者从出发点上就想搞点八卦新闻出来,动机就是不纯洁的。有一家媒体在采访我时,保利博纳的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醒他,不要问八卦的问题,但还是无法阻止他继续问他的八卦问题。我想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也许这是娱乐圈的行规吧,我作为一个门外汉,不懂得这个圈子的行规和游戏规则。
也有记者问我,要不要投资电影,比如给张艺谋、陈凯歌去投资。我以前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时的情况下我只能说:他们已经很权威、很辉煌了,假如我要投资的话,应该投资给那些默默无闻的,才华还没有被发现的人才。比如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将《无极》改成《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虽是搞笑之作,但可以看出这个网友很有才华,而且此片在网上流传很快。我想类似这样的人是更需要被关注的。中国太大,中国的人才太多,中国是一个最不缺乏人才的地方,但常常没有好的机制让人才脱颖而出,我想电影这个行业也不例外。我们要有好的体制,包括好的投资体制来发现这些人才,扶持这些人才。
我讲了一大堆之后,有位记者好心地告诉我:网上的东西我们电视上是不让播出的。我算是白说了,我就把我这段感想写在我的博客上吧。
又有人问《阿司匹林》的观众会是什么样的。我说初步估计女人比男人喜欢看,年轻人应该比年龄大的人喜欢看。他们提醒我中国的电影市场与美国不同,是年轻人的市场,在中国年纪大的人一般不看电影。而演员也是越来越年轻,最辉煌的演员也都是很年轻的演员,这是与好莱坞不同的。
还有人问我中国的电影发展前景如何。我是一个门外汉,我看到的前景应该是非常广阔的。中国现在是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些宽带上并没有多少内容,而电影正好可以成为宽带的内容提供商,把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行业和电影行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市场和效益。事实上已经有成功的例子,比如韩国。
但仔细想一想,现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的限制,人头脑中各种各样的限制,都让人望而生畏。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受到“不变则衰,不进则退”永恒法则支配的。我们国家的电影要有出路,要走出一年全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只相当于一个楼盘的销售收入的现状,就要改革,要创新,要与时俱进。

在朝外SOHO举行的《阿司匹林》公映新闻发布会

面对“娱记”我真有点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