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整齐划一的太阳能路灯,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木,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配套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走进中滩镇,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会渐次映入眼帘,让人切身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给该镇带来的崭新变化。
(宝兰客专协调保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滩镇立足镇情实际,坚持学习教育,破解四风难题,坚持即知即改,做好整改落实……”中滩镇负责人告诉笔者,“把整改落实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从具体事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改起,全力推广“345”工作法,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产业路砂化)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中滩镇针对群众反映干部下村入户表现出的“身下心不下”、协调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不积极的问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干部每月要到所包村蹲点不少于3天,检查督办、指导工作开展。驻村干部除周一在镇机关处理事务外,周二至周五要求到村工作,在蹲点驻村、入户走访过程中开展访能问计、访怒化怨、访贫解忧活动。据了解,自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干部先后走访农户1292户,解决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19件。
(君太华远养殖场建设)
针对镇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推行“123”服务模式,即:公布1个流程,公布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办事流程,明确办理条件、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期限、业务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做好2项服务,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和镇机关分别设立咨询台和引导员,引导群众办事;坚持3项制度,即镇村干部坐班服务制度、村民事务代办制度和群众来访限时办结反馈制度,镇村干部每周在村坐班不少于3天,每天均不少于3小时。镇村对群众来访的问题3个工作日内必须有答复。对一些群众办理确有困难又可代办的事项,由镇村两级干部代为办理,目前已代办各类事项654项。
(蒲甸安置点建设)
针对部分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实施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严格执行“四议三双”议事决策程序,凡村级重大事项,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四议”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对决策实施的事项,由村“两委,向党员和村民承诺、党员向党支部和群众承诺“双承诺”,定期对村务、党务“双公开”,党员和群众对村“两委”评议、村党组织对党员评议的“双评议”,确保村级事务公开、公正、透明。针对部分贫困户没有致富门路、导致家庭困难的问题,建立了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依托双联行动开展结对帮扶,目前,全镇党员干部已结对帮扶困难家庭443户,帮建养羊、养猪等致富项目59个,联系流转富余劳动力126人次,捐助帮扶资金达26800元。
(蒲甸安置点建设)
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惠渠不能正常使用、需维修改造的问题,该镇积极同水利局配合,维修改造主干渠道2000余米,清淤支线渠道20余公里,全部工程在今年4月底完工,保证了川区灌溉的正常进行;针对群众反映镇主街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严重的问题,积极争取项目和自筹资金,对镇主街区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已修补、硬化道路2300余米,衬砌排水渠道3000余米,铺设人行道彩砖6000余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1万余株,设置主街区沿线太阳能路灯36盏;针对汪李村群众反映吃水难的问题,该镇积极同水利局配合,实施汪李村自流水入户工程,埋设管网12.6公里,998人受益。
(秋覆膜)
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中滩镇围绕利民便民富民,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着眼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大力发展高效种植和规模养殖,全镇已发展旱作农业双垄沟播玉米种植16000亩、高效核桃种植10000亩,建成九龙山优质苹果基地8000亩,建成九龙山禽业、天水君太华远养猪等规模化、标准化示范性养殖企业10余家,新增养鸡、养猪等规模养殖户60余家;
(汪李人饮入户)
——着眼群众出行问题,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硬化汪李、张沟、赵崖、谢坪、陈窑等村组道路、巷道30余公里,衬砌渠道6000余米,新修、砂化赵崖等村农机路8.6公里;
——着眼群众居住条件,配合项目建设,启动了蒲甸村65户二层新农宅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24户;
(谢坪通畅工程)
——着眼提高群众文化生活,在毛家、陈窑等村修建了文化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为群众休闲、健身、娱乐提供了舒适的场所;
——着眼镇域跨越发展,配合实施了宝兰客专、麦甘公路等省市重大项目的协调保障工作,三阳医院、康宁医院等民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均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中滩中心幼儿园)
采访快结束时,中滩镇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突出抓好整改落实、专项整治,积极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巩固扩大活动成果,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的行动,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主街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