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麦积区以全年特色、亮点工作为重点,用新闻视角对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进行认真归纳和梳理,评选出炉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特色突出、亮点频闪的“十大新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花牛”苹果荣获央视魅力农产品“最佳人气奖”
2011年12月24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主办,CCTV-7《每日农经》栏目组承办的第二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评奖活动中,麦积区选送的“花牛”苹果作为甘肃省唯一获奖农产品,荣获最佳“人气奖”。
麦积区是花牛苹果的故乡。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农业重点抓产业、产业优先抓果品、果品突出抓苹果、苹果着重抓花牛”发展思路,按照“产业整流域开发、水土整流域治理、扶贫整流域推进、群众整流域致富”原则,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在做大做强“花牛”苹果产业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建成了全市一流的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等一大批有影响的花牛苹果生产基地,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品收成持续丰收,特别是该区成功举行2009’中国苹果年会暨天水花牛苹果节、2010年花牛苹果北京推介会、2011年9月20日在CCTV-7《每日农经》栏目中以“像蛇果的苹果”为题宣传报道等一系列影响重大的“花牛”品牌宣传推介战略的实施,使“花牛”苹果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收入连年向好。2011年,该区“花牛”苹果种植面积达30.6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花牛”苹果收入115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6.1%,“花牛”苹果实现历史性大丰收,每公斤8-10元的高桩“花牛”苹果在全国各大市场颇受青睐。以“花牛”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真正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广大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樊文峰入选“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
樊文峰是麦积区石佛镇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当时担任武警四川森林总队阿坝州支队汶川大队后勤班班长的樊文峰,亲身经历并全程参与了抗震救灾;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作为一名退伍老兵, 樊文峰依然义不容辞、驰骋前往救灾现场,在最有效的黄金时间拯救生命、转移伤员、抢救财产,受到了当时正在灾区慰问的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慰问;在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灾难中,樊文峰再次奔赴舟曲灾区,投入救援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的高尚本色。
樊文峰的凡人善举,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在省内外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部队十年间,他先后7次荣立三等功,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荣获天水市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1年荣获“奉献天水•2010十大人物;2012年1月12日,荣获感动甘肃•2011十大陇人骄子光荣称号的樊文峰载誉归来,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三、颖川河流域农业产业调整开发启动实施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效益,构建生态旅游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麦积区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果牧结合、造林绿化”的总体思路,启动实施了颍川河流域高效农业整体开发建设工程。
颍川河流域涉及甘泉、马跑泉段的东山、西山及甘泉、麦积、马跑泉三镇的大江沟、谢崖沟、董水沟、胡家沟、峡门沟、桦林沟、甘江沟和稠泥河8个沟,耕地面积14万亩,产业结构调整以绿化和产业开发为重点,配套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
绿化造林建设以荒山造林、大地埂绿化和道路绿化为重点。荒山造林重点在马跑泉的东山等3村和甘泉镇的屈家坪等5村,分为荒山造林、残次林地改造、林带改建三种类型;大地埂绿化重点在马跑泉的东山等7村和甘泉镇的屈家坪等6村。公路绿化主要对麦贾公路两侧进行补植。高效农业建设包括以苹果、核桃和大樱桃为主的果品建园,标准化肉鸡、蛋鸡和养猪为主的养殖场和包括屈家坪村等为主的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旅游开发建设2个100户以上的农家乐专业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屈家坪新建上水提灌工程,建成麦贾公路—阮家山—东山梁顶混凝土路等。
目前, 该区域已完成荒坡整地380亩,残次林改造整地900亩,东山林带恢复改建栽植刺槐1200亩;屈家坪核心区果树建园总面积4100亩,完成丰产坑整地3500多亩,栽植苹果2100亩;综合开发储备土地和贷款贴息项目相关手续正在加紧办理;涉及发改、农业、林业等13部门4大类相关项目已完成有效整合。

四、“一城两线三河”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2011年10月份以来,麦积区针对城市管理薄弱环节特别是城区市场周边,羲皇大道、麦贾公路沿线,藉河、渭河城区段和颖川河河道等区段“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的实际,把城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作为“八项专项整治活动”的突破口,结合“三城联创”,相关部门联动,乡镇街道配合,对“一城两线三河”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市容市貌、市场、河道等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违章建筑、违法用地等行为开展大范围的集中综合整治,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美的宜居环境。该活动影响面大,效果良好,受到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活动期间,先后拆除违章广告牌280多块,规范城市门头广告招牌910多户;在城区主要路段设置10个机动车便民临时停车点,坚决取缔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行为,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依法拆除马跑泉镇胡王村11户违法建筑和麦贾公路沿线8处违章棚房,清理手续不全的建设工程10处,规范经营户150余户;关停采砂场55家,其中取缔8家、规范47家,并组织力量回填废弃砂坑,清理河道垃圾,确保了河道畅通安全。

五、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
2011年,麦积区紧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天水城市建设重心东移的机遇,积极实施“东扩、西进、南建、北改”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建设一城、发展十镇、带动百村”思路,突出抓好主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通过一系列城市重点项目的积极实施和强力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施城市重点项目49项,总投资70.27亿元。目前,6项已完工、32项正在实施、11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
渭滨北路东延段景观工程、城区绿化亮化等4项已完工;渭河南堤已完成工程量的95%,城区段防洪及环境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区博物馆项目正在施工;卦台山景区168亩山体绿化和易龙桥建设已完成;北山公园改造工程完成道路硬化286米;南山生态园已完成3公里上山道路路基工程;道北体育场改造完成篮球馆桩基施工;北山滑坡群治理已开工建设;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已完成方案评审和初设工作,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BT协议;桥南片区排水系统改造一期兴陇路改建工程已完成地勘、可研及立项审批等工作;唐家沟排洪渠治理工程砌筑渠道1800多米,完成工程量的80%,完成投资900万元;桥南集中供热扩容可研和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分路口片区集中供热正在论证方案;广电中心业务大楼正在基础施工。
与此同时,宝天高速过境段、后右通乡油路、中滩渭河大桥已建成通车;锻压厂至风台雷达站战备公路路基工程完工,庄天二级公路改建征地拆迁基本结束;马跑泉市政广场续建工程已完成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广场建设,正在实施商业城主体工程;麦积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顺利完工;党校南路拓建工程已完成路面铺油,正在进行人行道铺设。
六、全区25个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全面展开
2011年,麦积区按照“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启动实施的25个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业长远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基地完成连片9.28万亩,占任务103.1%;中滩缑杨蔬菜基地建成优化大棚1200亩;甘泉毛集蔬菜基地新建大棚300座209.5亩;屈家坪蔬菜基地建成82座50亩;凤凰山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完成7800亩、新修梯田3850亩;太阳山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建园4400亩、新修梯田920亩;云雾山至麦积山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建园6916亩、新修梯田860亩;南雄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完成建园3808亩;卦台山至郭王山十里苹果长廊栽植花牛苹果5000亩,新栽核桃5600亩;九龙山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新建果园800亩;导流山苹果示范基地补栽建园1000亩;曹温梁万亩苹果示范基地及莫恩葡萄酒庄新建2860亩;甘江沟万亩苹果综合示范基地新建花牛苹果15000亩;元柳梁万亩苹果综合示范基地建成梯田1.08万亩、苹果建园3500亩;石咀村养殖小区建成标准化全封闭牛舍2栋600平方米;墁坪村养殖小区完成土地流转50亩;卧虎村养殖小区改建标准化牛舍4栋520平方米;兴胜6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建成蛋鸡舍3栋3300平方米;益鸣百万只肉鸡养殖小区建成育雏鸡舍和肉鸡舍各2栋;万头巴马香猪养殖小区建成标准化猪舍3栋、饲养母猪70头;北山生态产业园核心区绿化地埂23行25.3公里,营建园林小品3处2115亩,建成各类果园776亩。
新农村示范点 “一带两片”建设中,“一带”包括市列景区旧村改造提升9村,西坪村、伯阳村新居主体工程;“两片”包括新阳、渭南十里长廊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片和石佛川区旧村改造示范片6村;新阳南山流域果品基地片带式开发示范点建设。

七、财政收入增幅创历史新高
2011年,麦积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全力实施市委、市政府“1135”和我区“13345”发展战略,创新进取,克难攻坚,拼搏实干,加大工业企业扶持力度、服务保障工业园区持续发展、大胆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等,全区财政收入增幅创历史新高。
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完成94.2亿元,增长12.8%;大口径财政收入7.74亿元,增长2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49.5亿元,增长35.6%。

八、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为契机,后川乡村游“农家乐”改造提升工程高质量建设并投入运营
近年来,麦积区紧紧抓住麦积山国家5A级景区和天水国家农业科学园区等的成功创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当地现有农业生态资源,经过不断发展,该区发展农家乐经营户近200多户、生态观光园5家,累计资金投入3370万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布及麦积、花牛、马跑泉、甘泉、中滩、东岔6乡镇、10多个村,直接从业人数2000多人,带动农村间接就业人数6000多人。形成了以农家庭院型、农事体验休闲型、生态观光园型以及林、果、渔农家园型等多种类型。2011年3月5日,麦积区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该区也成为全省唯一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县区。
为了进一步发挥景区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优势的农家庭园旅游休闲服务体系,2011年2月11日,麦积区启动了后川村乡村游“农家乐”改造提升建设工程。该工程计划总投资3155.8万元,分为改造升级经营区、新农村建设居住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区、生态休闲区、经济林采摘区、农业种植观光区、山坡绿化观光区、河道治理区和道路治理区等9个区域,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分三期实施。目前,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和35户“农家乐”提升改造工程已高质量建成并投入运营。
2011年,该区共接待游客34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39.1%。

九、全区小城镇建设拉开框架、全面开建
2011年,麦积区17个乡镇实施小城镇重点项目103项,总投资9.55亿元。
截止目前,新阳镇城乡一体化规划,元龙镇、党川乡、伯阳镇、东岔镇小城镇规划已编制完成;利桥乡、琥珀乡、三岔乡、五龙乡正在编制规划;马跑泉镇政府搬迁重建及什字坪新农村建设、东岔镇街区亮化及道路硬化、五龙乡邮政所及中心幼儿园建设、伯阳镇伯阳村居住新区建设、渭南镇道路硬化、中滩镇主街区街景整治等26个项目全面完工。
花牛镇廿铺旧村改造、渭峡民俗村建设、甘泉旅游文化产业园、东岔丁字商业街、三岔农贸综合市场、贾河村亮化工程等68个项目正在加快实施。石佛镇老年人活动中心、峡口葡萄交易市场等9个项目正在组织前期工作。

十、以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麦积区以餐饮业为主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增长速度居全区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呈现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态势。
2011年4月19日,麦积区成立餐饮业服务协会,并以“弘扬麦积美食文化、做大做强餐饮产业经济、推动三产和谐发展”为主题,成功举办了“昊峰杯”第一届美食大赛。大赛主要以天水地方宴席及各种特色宴席、名菜、名点、风味名小吃、火锅、雕刻、冷拼及清真菜进行展示展销,参赛单位包括麦积区域内所有餐饮企业。大赛设宴席29桌,面点96种,火锅40个,地方小吃10个,菜品464个(其中:热菜232个、凉菜232个)。“伏羲八卦甲”、“麦积宴”“地达菜包子”“浆水面鱼”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经有关专家、区餐饮服务业协会主要成员组成裁判评委组进行现场评选,共有47个项美食作品获奖折桂,其中:金奖12个、银奖12个、铜奖12个、优秀奖11个。“昊峰杯”第一届美食大赛的举办,是麦积区推动餐饮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弘扬麦积美食文化,挖掘餐饮文化内涵,树立美食文化品牌,繁荣旅游文化事业,促进麦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11年6月20日,在天水第三届“兰天杯”名优地方菜美食大赛中,该区选送18家餐饮企业参加比赛,并以奖牌总数和金奖数第一的骄人成绩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