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元新村全景
渭南镇张元村地处南山脚下,陇海铁路、310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共有338户,1642人,总耕地面积1633亩。该村属半山半川村,两条沟将全村割为三部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条件相对薄弱。

渭南镇张元村房屋大部分为60—70年代土坯房,在5.12地震中,该村新庄、杨家崖多处地段塌陷、滑坡,受灾较为严重。全村150户农户房屋受损、6户房屋倒塌、受灾群众600多人,118户村民居住地段存在滑坡危险,需实施整体搬迁。针对此情,麦积区将张元村原以工代赈异地搬迁项目整合为全区29个整村搬迁暨灾后重建村之一,并将搬迁重建新址选在该村北边川区地段,分东西两片规划新农宅118户,其中东片占地38亩、规划新农宅63户,西片占地30亩、规划新农宅55户,建设用地在农户自有土地之间调整,按建筑面积86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设计。

2008年9月12日,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尹首奎陪同30余名退休及离岗待老干部,实地察看灾后重建工作
三年来,在市、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该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种种困难,多措并举, 于2008年7月启动灾后重建工程,2010年10月圆满竣工,共完成村民住宅灾后重建118户,总建筑面积37962平方米。目前,该村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修建防洪渠等配套工程相继完工。

妥善解决突出问题。在张元村重建规划区域内有9座坟茔,对重建工作造成较大阻力,为了不影响工期和进度,镇上多次组织村上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通过说服教育、思想开导,最终在短期内全部迁移完毕。
严格执行重建程序。镇上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在农户申请、村委推荐、群众评议初定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调查摸底,确定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审批结果通过村务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农户建房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政府审核、依法审批”的程序,逐级呈报审批。

新居客厅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近年来,村班子积极引导群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由传统农业种植向高效农业转变,山区完成优质花牛苹果建园500余亩,年输转劳务350多人次。村上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10多万元,群众自筹20多万元,硬化了宽6.5米、长1400米的通村道路;建成了168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的村阵地;购置了3台电脑,建起了村科技文化室;新建了村小学围墙、大门等配套设施和教师宿舍。同时,为了发展经济,村上抓住国家扶持养殖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建高标准猪舍10栋,占地14亩,主要饲养育肥猪和种猪,采取支部+协会的形式进行管理。并结合118户灾民重建点,配套“一池三改”发展循环经济。

张元村灾后重建异地搬迁工程效果图

灾前张元村全景

灾情现场

灾情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