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 全力推动我市防灾减灾事业实现新跨越
天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文卿
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3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次发生,地质活动也进入到相对活跃期,特别是今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举世震惊。继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之后,防灾减灾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看到,我市是一个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除海洋灾害外,地震、干旱、暴洪、低温冻害、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都有可能发生,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相对超荷,城市对自然灾害呈现明显放大作用并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全市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十分繁重。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经过近几年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防灾减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减灾政策法规不断健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机制初步形成,减灾综合防御能力有效提高,灾害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减灾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各类抗灾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和减灾科技应用相对滞后,农村防灾减灾总体水平较低;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和防御工作合力不强,灾情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还不完善;各级开展减灾工作的投入不足,减灾装备建设滞后;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演练活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参与面不广,专兼职救灾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所有这些,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市委“1135”战略的实施,为推动我市防灾减灾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将防灾减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健全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市、县区都要成立减灾委员会及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及编制,保障工作经费,强化综合协调和应急指挥职能。各级民政、国土、气象、地震、农业、水利、统计等减灾委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
二要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各涉灾部门子预案建设,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加强对各类灾害风险隐患的调查摸底、分析评估,建立健全综合灾害风险数据库和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提高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三要规范自然灾害救助机制。积极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及时向社会发布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及时下拨应急资金和物资,抚慰受灾人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当前需要与长远减灾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对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实施项目管理,大力推进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四要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驻军和预备役人员在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军队配合政府参与救灾应急工作的联动机制。培育和发展救灾应急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开展减灾救灾服务的联动机制。加强救灾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提高救灾应急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员队伍,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灾害信息员职业队伍体系。
五要构建救灾资金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建立救灾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制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救灾补助标准,完善救灾补助项目。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实现救灾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六要提升救灾物资储备能力。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在全市基本形成以省级库为核心,以县级库为配套,以中心乡镇库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系统。要通过调运、采购、加工以及与商家签订救灾物资供需协议等形式,建立健全救灾物资保障和供应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
七要健全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大力推进市、县(区)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规范技术标准,建立救灾应急通讯平台、信息平台、决策平台、调度平台及其配套的安全系统和标准规范,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救灾应急指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做到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八要大力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坚持科学选点、合理布局的原则,综合利用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公园、广场和农村村委会办公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中小学校等现有设施,采取确认、修缮、新建等方式,建设城乡避难场所,确保灾害发生后灾民能够得到应急安置。
九要开展社区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结合“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大力组织社区开展减灾救灾演练,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城乡居民识灾、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十要强化救灾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与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救灾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开展自然灾害救助捐赠活动,进一步规范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和使用,全面提高救灾应急社会动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