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思考
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书记 蒲军

乡镇党政正职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基层的组织者、推动者,其品行、作风、能力如何,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关键所在。作为区委书记,要按照李源潮同志“重点配备、重点培养、重点教育、重点监督”的要求,有效解决乡镇党政正职选任机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突出、教育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培养选拔好乡镇党政一把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人才保障。
(一)抓选拔任用,确保选准用好乡镇党政正职干部。一是大力从机关一把手中择优选拔。在乡镇和部门之间,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乡镇,要把优秀人才推向乡镇、聚集在乡镇。应大力从县区(市)直部门一把手中选拔乡镇党政一把手,制定鼓励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和激励乡镇干部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做出成绩的政策。二是从乡镇副职中择优选拔。乡镇副职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有的确实具备一把手的素质和潜能。可以通过组织培养,逐步选拔至乡镇党政一把手岗位。个别优秀的可经过严格履行任职程序破格选拔到乡镇党政一把手岗位上来。三是要严格选任条件。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乡镇党政正职选拔任用程序,确保选人用人质量。要从熟悉农村工作、作风务实、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领导科学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本领的优秀干部中选拔。新任乡镇党政正职应尽量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选拔。同时,要注重整体结构。乡镇党政正职队伍应当以40岁左右的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着重考虑乡镇党政正职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要重视年轻干部、“三方面”干部的原则性配备。四是实行职务任期制。对乡镇党政正职的职务任期,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乡镇党政正职必须任满一届,在同一乡镇同一职位上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任用期满不能提拔任职的,必须交流轮岗或改任非领导职务;乡镇党政正职一般不得同时调离本乡镇等。五是加强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储备。通过培养、培训、考核、选任等方式,逐步建立一支能够充当重任的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队伍,促进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
(二)抓培养教育,努力提高乡镇党政正职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分级培训。将乡镇党政正职的培训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由省、市两级负责实施各类专题教育培训和新任乡镇党政正职的任职培训;县一级主要负责乡镇党政正职的日常教育培训。二是把握培训重点。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维护稳定的本领和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应急管理、统领全局等方面的能力上。将新任乡镇党政正职的培训重点放在明确岗位职责和纪律要求,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上。通过培训能切实提高乡镇党政正职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推行自主选学、菜单式培训、实践教学、上级部门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方法,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学风建设。
(三)抓目标考核,有效评价乡镇党政正职干部的工作实绩。一是健全考核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建立与乡镇职能相适应的、适用于不同乡镇情况的乡镇党政正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全面实行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管理,加强对乡镇年度工作的全面考核和乡镇党政正职干部个人的年度考核。二是改进考核方式。除定期考核外,应重视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以及急难险重工作中考察、考核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建立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评议乡镇党政正职制度,将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出台乡镇党政正职干部考核奖惩办法,实行任期考核,对在任期内考核优秀的,优先或破格提拔使用。对在任期内考核排名靠后的,可对其进行警示谈话、提醒谈话、组织调整。对不胜任、不称职,群众不满意,民主测评优秀票和称职票未达到三分之二,经组织考察不宜继续担任现职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无特殊原因的,应予免职。
(四)抓监督管理,切实保证乡镇党政正职干部的健康成长。一是加强重点监督。主要加强对乡镇党政正职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惠农政策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的监督。同时,对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包抓重点项目、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等情况,也要进行检查指导和跟踪问责。二是坚持联系制度。健全完善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工作制度,建立县(市、区)委常委联系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制度,市县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列席所联系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坚持谈心谈话制度,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三是健全监督制度。建立健全乡镇党委定期报告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乡镇党政正职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任中审计、离任审计以及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建立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履职调查制度,经常收集相关部门对乡镇党政正职情况的反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抓激励保障,不断增强乡镇党政正职干部队伍的活力。注重优先提拔长期在乡镇党政正职岗位上尤其是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在县级换届或县级党政领导职位空缺时,优先选拔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在全面考核、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任职时间长、表现突出的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干部解决副县级待遇。重视岗位交流,不断推进市、县、乡三级干部的交流,有计划地选拔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到市级机关任职,从市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科级干部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有步骤地推进乡镇党政正职跨区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