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岗位特点 注重能力实绩
——开展大规模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实践与探索
麦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思佳

今年以来,麦积区把大规模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来抓,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坚持公正公平,严格规范操作,取得了明显效果。4月初,通过公开选拔方式,共选拔科级后备干部220人、社区党组织书记28人、行政村文书14人。
坚持公平公正,科学设计竞争程序。在程序设计上坚持了“一个始终”,即始终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贯穿始终;做到了“三个在外”,即命题制卷在外,委托中组部领导干部测试中心内蒙古分题库命题制卷;阅卷登分在外,聘请外地教师在外地全封闭阅卷登分;面试考官在外,社区党组织书记面试工作聘请外地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面试,确保了公开竞争的公正性。
坚持广纳贤才,合理设置资格条件。紧密结合全区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合理确定了公选资格和条件,调动了各个层次干部的积极性,共有1409人报名参选。在选拔范围和方式上,实行淘汰制和积分制相结合的办法。社区党组织书记面向全区党政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单位公开选拔;村文书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农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企业下岗人员及其他社会人员均可参加。
坚持因岗设考,灵活运用面试方式。针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文书岗位特点,突出能力实绩,采取组织竞争者就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既考察了竞争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又促进了竞争者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角色定位。邀请离任县级干部、有关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旁听,听取他们对参考人员的评价。
坚持重视民意,力求提高考察质量。采取差额考察的方式,通过民主推荐、定向测评、个别谈话、与考察对象面谈、查阅资料、征求单位意见等形式进行。在考察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意见,把选择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公选中出现的“高分低能”、“带病上岗”等问题。
坚持好中选优,实行集体差额票决。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文书岗位竞争人选,在分别征求区纪委、区计生委等部门意见和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区委常委会进行差额票决。通过全方位的组织考察与差额票决,既保证了选人用人酝酿的充分性和决策的公正性,又使干部选拔从量的竞争转化为质的竞争,真正实现了好中择优、优中选强。
坚持从严管理,实行跟踪考核监督。对科级后备干部,采取集中培训、挂职锻炼、单位党组织定期谈心谈话等方式进行培养管理;对行政村文书采取签订聘用合同、岗前培训、乡镇党委书记谈话等方式进行管理;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岗前培训、集体谈话、定期督查、观摩评比等方式进行管理。利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采取约谈、访谈等方式,了解社区党组织书记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观摩评比,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通过大规模竞争性选拔工作,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干部作风转变。同时,在全区广大干部中形成了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业务的浓厚氛围,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干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