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兰州>>正文
兰州以创新再写双拥新篇章
(2010-8-2 9:46:00)  来源:甘肃日报 > 二版   打印本页

  兰州,地处西北内陆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石化城、瓜果城的美誉早已让她蜚声中外。今天,330万兰州军民又以骄人的双拥工作业绩,使它获得了连续六次命名国家双拥模范城的殊荣。双拥工作在兰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中,不断得到升华。  

  双拥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份责任

  2007年,兰州市第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面对荣誉,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要使双拥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要树立“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基层、求创新,抓经常、打基础,创特色、促落实,做到抓双拥思想上不自满松懈,工作中不固步自封,以更大的热情推进双拥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要推动双拥,就要不断强化对双拥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军领导“一把手”挂帅,带头参与双拥活动,协调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双拥主要任务纳入目标管理,实行重大项目报告、领导小组议事、工作检查督导。落实党委议军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双拥工作年度百分考核、工作进展情况季报,设立双拥工作联络员。每年的双拥工作任务都由市委市政府下达到县区、市直部门、驻兰团以上部队,实现了工作任务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要推动双拥,就要加强双拥制度建设。几年间,兰州市针对双拥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先后出台了《兰州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兰州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指导意见》,修订了《兰州市拥军优属、支持部队建设的暂行规定》等政府规章,完善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经济补助、转业干部经济适用房购买、部队子女入学入托、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医疗保障、随军家属就业培训等制度,促进双拥工作步入制度化轨道。

  要推动双拥,就要广泛开展双拥宣传国防教育,强化双拥社会基础。全市80%的乡镇街道在民兵之家、党员活动室、社区文化室建立了国防教育双拥宣传教育阵地,4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有国防教育双拥宣传基地。每年的双拥宣传月、国防教育周都举行集中宣传、“领导干部军事日”、青少年主题团队日活动。每年有20多万的学生参加军训。2009年8月,投资160万元的“双拥之花”城市雕塑竣工,成为国防教育双拥宣传的又一个场所。2009年,投资520万元、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兰州战役纪念馆重建布展开放,当天参观人数就达2000多人。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志武表示,发掘保护好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史料、继承发扬革命前辈创立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要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群众、激励后人、担当重任。

  动真情办实事精心打造双拥品牌

  双拥模范城创建中,兰州市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创新双拥活动载体。随着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市在不断巩固提高双拥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打造双拥品牌,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实施“地方支持部队建设十项重点工程”,为部队建设发展多作贡献。近几年中,各级政府对调防和新组建部队营房建设、人武系统搬迁和基础设施改造、训练基地和预备役建设、通往营区道路新建和硬化、消防部队办公和消防设施配备、援建军营图书室等重点工程,从土地划拨、资金投入、规划审批上给予大力支持。2009年,解放军某部搬迁,兰州市榆中县在近郊一次性划拨土地近千亩,保证了工程及时进展,当年该县仅为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划拨土地就超过1100多亩。西固区为武装部新建的办公楼,投资800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米,当年立项,当年竣工;投资1100万元的预备役一团办公楼又开始修建。甘肃省军区机关搬迁中,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带领市直相关部门同志现场办公,研究土地划拨、税费减免问题。2010年,全市支持部队建设重大项目15个、投入资金近亿元,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武警兰州市支队指挥办公楼修建问题,一次就解决资金1000万元。几年中,全市援建军营图书室149家、赠送图书14万册。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后备军官培训基地,在读国防生600人以上;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每年为500多位现役军人提供学历教育;社会各界每年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上千人。海军“兰州舰”命名后,市委市政府从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于2009年启动了兰州“家乡园”修建前期工作,远在南海的“兰州舰”官兵时刻感受到了来自第二故乡的关爱。

  ——实施部队援建地方重点工程,争当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排头兵、突击队。在踊跃参与地方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和扶贫帮困、希望工程的同时,驻兰部队实施了“百团示范”“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绿色通道和生态建设”“引大入秦灌区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发挥出驻军支持部队建设的规模效应。在重点工程项目和生态建设中投入人力3万多人次、机械1000多台次,参与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益项目50余个,造林4000多亩。驻军新建扶贫点26个、捐款捐物600多万元,80%被帮扶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援建希望小学20多所、为希望工程捐款350多万元,官兵个人资助的学生就达1500多人。驻军与50多个村结成军民共建新农村对子,在培养新型农民、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先进技术、助学助教等方面开展工作。兰州军区联勤部与永登县黄茨滩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农业结构调整、沙坑治理人力1800多个,移动土石24万立方,建成水塘7个、年蓄水量30万立方米;起沙造田120多亩,工程总造价150万元。兰州军区空军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基地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驻兰部队、武警部队及预备役人员上万人赶赴四川及甘肃省的地震灾区,抗震救灾,为灾区群众捐款4480万多元。今年,兰州市遭受持续干旱,一些受灾严重山区群众的生活用水发生困难,驻兰部队及时组织车辆、人员,为12个乡、56个村、57所学校送水5280多吨,解决了2.6万群众、5000多头大牲畜的饮用水。

  ——开展“双拥文明线”创建活动,发挥大区域联片创建效应。全市先后开展了“兰郎双拥文明线”“兰民双拥文明线”“百里双拥长廊”“天兰双拥文明线”创建活动,带动沿线乡镇村社的经济发展和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涉及1县4区,27个乡镇、11个街道、34个铁路站点、1个军供站、48个驻军团以上单位,铁路里程135公里、公路里程146公里的“天兰双拥文明线”,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防林、双拥林、民兵林、生态绿化基地20多处,绿化面积2万多亩;建成精神文明示范点20个、文明社区200个、文明新村20个。“兰郎双拥文明线”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进步为重点,交通环境、社会治安条件大大改善。

  ——开展“双拥进社区”活动,深化基层双拥工作。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社区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兰州市以社区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了社区成员单位联系会议制度、军地定期走访制度、双拥检查考核制度,增强了社区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办实事做好事、协助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组织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能力,出现了“文化拥军”“军民共建健康医疗站”“爱心银行”“雷锋精神在社区”等各具特色的社区双拥格局,双拥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

  ——树立行业拥军典型,推动双拥社会化。在双拥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以国有企业为骨干的双拥典型,带动了整个双拥工作。市公交公司为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免费拥军乘车卡3200多张,年免费金额130多万元。兰化公司将双拥工作制度纳入企业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军嫂不下岗,退役士兵全部安置上岗。各窗口服务行业军人优先、“三免”标示设立达100%。“两新组织”积极参与双拥活动,积极接纳退役士兵、随军家属就业,每年给驻军赠送电器100余件、文体器材400余件、图书2500余册。民营企业兴农公司职工中,就有33名退役士兵和12名随军家属。全面落实政策优抚对象共享发展成果

  兰州市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始终有一个信念,各类优抚对象是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特殊群体,要多方创造条件,让他们受到社会的尊重,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全市建立并落实优待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金三县人均达到365元以上、五区405元以上,均超过省定标准。农村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纳入县区财政预算,标准达到上年人均纯收入水平,优待面达100%。各类优待抚恤金实行专户管理、社会化发放。优抚对象在宅基地划拨、住房调整、扶持就业、公房租住中享受优惠优先,军人在部队立功得到奖励。

  在整个社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全市狠抓安置计划落实、拓宽就业渠道、及时制定政策,加强对退役士兵的创业扶持和培训,转业干部安置率持续保持100%,城镇退伍士兵安置率达到90%。2010年,《兰州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意见》出台,通过实地培训、一次性培训、依托机构培训,使每个退役士兵掌握一门基本技能、取得一本上岗资格证书,提高就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安置改革。

  地处省会城市的特殊位置,使兰州市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数量占到全省的80%。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克服困难,落实军队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抓好集中接收安置的同时,成立专门机构解决分散安置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管理难题,无军籍职工和无经济收入家属全部纳入医保。仅城关、七里河两个区,区财政每年支付无军籍退休职工的各类补贴就达1000万元以上。兰州军区政治部特意致函兰州市委市政府,对兰州市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安置兰州战区退休干部表示感谢。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建起了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未就业随军家属就业培训体系,未就业随军家属得到及时免费技能培训,优先推荐就业,当年随调军嫂培训率达到85%以上。自主创业者给予政策优惠。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和社会各阶层参与、结对帮扶,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住房、就医困难。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乡低保。优抚对象的住房优先纳入“1+1帮扶”“扶贫整村推进”工程和灾后重建、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统筹安排,仅近两年就为160多户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了住房。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补助、大病医疗救助为补充,医疗优惠、费用减免相配套“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医疗难”。“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这是当代的兰州精神。兰州军民正以争创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目标,军地携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书写更加瑰丽的双拥篇章。 (郑立丽王军)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麦积区召开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图)·天水市召开双拥模范乡镇(街道)命名暨表彰大会(图)
·甘谷县召开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图)·秦州区召开双拥工作命名表彰大会 张明泰出席(图)
·市考评组检查验收清水县双拥工作(组图)·心连心,同谱发展曲——天水军民融合式发展探访(下)
·联建情 双赢路——天水军民融合式发展探访(中)·天水走军民融合式发展 民兵预备役成基层工作新推手
·共奏融合之音 天水军民融合式发展探访(上)·麦积区:和谐双拥奏响时代强音(组图)

最 新 图 片
刘伟平任甘肃代省长 从普通工人到省长历经40年(图) 敦煌月牙泉水位累计上升0.6米(图) 7月8日至10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甘肃考察(图) 甘肃选派195名“80后”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炼(图) 7月1日至2日,陆浩在武威调研纪实(图) 6月30日,省委书记陆浩在金昌调研(图)

 甘肃新闻
·兰州以创新再写双拥新篇章
·甘肃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综述
·陆浩 刘伟平会见中科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
·副省长张晓兰慰问高温一线执勤民警
·甘肃省暨兰州市“家电以旧换新”启动仪式在兰州举行
·2010年创先争优射击比赛开赛 陆浩等参加
·甘肃省通报部分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陆浩:全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甘肃高温天气有望8月1日结束
·甘肃省举行第十六届兰洽会总结表彰会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兰州召开 周小川出席
·张掖市肃南祁丰乡发生泥石流灾害
·省城庆祝“八一”建军节 陆浩 王国生分别发表讲话
·7月30日,甘肃省领导与青海省党政代表团座谈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赴张掖市调研
 文化历史
·共和国十大元帅后代今何在(组图)
·钱伟长轶事:被邓小平任命终身校长
·民国十大绝世奇女子:文学奇才女张爱玲上榜(图)
·钱伟长:弃文从理 六十余载报国路(组图)
·二战时钱伟长曾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图)
·“三钱”们的家国命运
·钱伟长轶事: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毛泽东超出常人之处(图)
·毛泽东和蒋介石面对面的较量
·林彪为何反对抗美援朝:中美两国差距太大(图)
·毛泽东故居风水秘闻:曾请风水先生卜卦11天
·邓小平在“大跃进”前后(图)
·“刘少奇专案”内幕揭秘(图)
·内卫铁拳罗瑞卿:危机时为毛泽东“顶着天”的人
·毛泽东论抗美援朝:美帝的军队有一长三短(图)
 博 客
·天山雪:迎着太阳绽放(图)
·松林雨:回乡一路情(三)
·麦积山迎来暑期旅游高潮
·毕之航:填词是编程艺术
·云飞:大唐秦王陵(图)
·高温来袭 谨防中暑(图)
·夜市中的剪纸犀利哥(图)
·优游书生:暑期偶拾
 播 客

·2010(庚寅)年甘肃公祭伏羲大典
·第三届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开幕
·天水在线走进秦安桃花园采风视
·陇西成纪话李白
·李白“故里”在天水
·伏羲 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的秘密
·烟雨阁:锣鼓喧嚣闹社火(图)
·看社火的孩子们(组图)
 娱 乐

·2010港姐出炉:陈庭欣爆冷夺冠 兼获亲善奖(图)
·张静初“解放身体”出位为杂志拍封面(组图)
·海沙节“千人比基尼大赛”开赛 美女秀火辣身材(图)
·杨棋涵着粉色内衣上阵 床上拍性感写真(组图)
·江伊涵穿内衣拍写真 展诱人身材(组图)
·五大嫩模走光写真被批色情 挑逗色欲遐想(组图)
·张柏芝走出艳照阴影 喝茶玩拍照上传电脑(组图)
·中网天使惊现混血美女 泳装出镜身材高挑(组图)
·最美瑜伽教练火速蹿红 曝大量私照尽显完美身段(图)
·最女郎巩新亮再度出击 性感演绎极致诱惑(组图)

 社 会
·女子杀死丈夫引诱少年 被怀疑为避惩罚恶意怀孕
·媒体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厂卫生极差 脏水重复使用
·丹东男子数刀刺死民警 持刀对峙中被制服(图)
·许霆提前出狱兴奋难眠 有时仍保持下蹲姿势(图)
·妻子被丈夫推下百米悬崖 屏气装死逃过一劫(图)
·武汉民警省委门口殴打妇女续:分局政委被免职
·深圳“产妇被缝肛门”事件续 助产士被停职检查
·“淡定哥”偷东西如在搬家 网友发帖通缉(组图)
·支教老师2年写6万字家访日记 引发网友关注(图)
·男子散布南京爆炸致数百人死谣言被治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