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干部是否真诚为百姓服务
陈宝生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实况(上)
兰州晚报讯 在北京参加此次大会的十七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宝生接受中央电视台邀请,于昨日21时30分亮相《新闻会客厅》特别节目——《小崔会客》栏目,与央视名嘴崔永元一道,畅谈地方党委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本期节目于今日10时20分和15时30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重播。
观点一:谁不治庸,就治谁的庸
治庸得有一个好的载体,尤其怎么样让我们的“一把手”走上治庸第一线,让他自己先别庸。让我们的“一把手”都成为有狼性的人,不要成为一只羊。
观点二:群众只要找上门来,那就是大事
对老吴来说,兔子死了,这是天大的事,到我们部门那儿去,可能排不上号,但是有一条,群众只要找上门来了,那就是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的政府就得认真去办。
观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体现在老百姓的脸上
我们的干部知道一句话,这是我们要求他们知道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体现在老百姓的脸上,要看老百姓的脸上有没有笑容。
观点四:老百姓怎么才能说了算?
百姓怎么才能说了算?从决策环节开始,他能参与,推进的过程他能参与,最后的评判结果他能参与,那他才能满意,这就需要倾听民意。
观点五:兰州的天会更蓝
我们现在冬天戴口罩的人少了,街上穿白衣服的女孩子增多了,这就是显著变化。
市委书记的科学发展观
以牛肉面话题开场
崔永元:各位朋友好,欢迎收看《小崔会客》。我们今天请到的客人是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让我们欢迎他。您好,好的市委书记都是亲民的,就是了解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您是这样的书记吗?
陈宝生:是,我个人认为我是这样的书记。
崔永元:那我考考您。
陈宝生:尽管考。
崔永元:据我所知,兰州有75万市民每天都要吃牛肉拉面,您知道这个牛肉拉面的价格吗?
陈宝生:知道。
崔永元:比如大碗的大宽一碗多少钱?
陈宝生:牛肉拉面品种多了,至少有九个品种,但是不管是哪种品种,普通牛肉面一碗两块五。
崔永元:贵的呢?
陈宝生:贵的有三块、三块五的,还有十来块的,十几块钱就要带一些其他的了,小菜、鸡蛋加点牛肉。
崔永元:天哪,那我每次去兰州我的朋友都请我吃两块的,而且说是兰州最好的。
陈宝生:老百姓喜欢吃的肯定是最好的了。
崔永元:您请坐。其实做一个市委书记不容易,因为摆在您面前的不光是牛肉面这样一个问题,好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复杂的问题,比如您是在2004年任兰州市委书记的,我觉得无论是和您合作的这些干部,基层的干部,还是兰州普通的老百姓,都在紧张地盯着您,您理解他们的心情吗?
陈宝生:那是一个特殊时期,在特殊时期接任市委书记,老百姓打量我的眼光也怪怪的,是一种特殊的眼光,就看你头几步怎么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委书记,能不能肩负起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一起带领兰州百姓,走出特殊时期的阴影。
谁不治庸,就治谁的庸
崔永元:人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您第一把火就烧到了领导干部的头上。
陈宝生:第一把火烧到干部身上,这个说法有点过,但是也表明了当时我们工作的重点,关注的兴奋点。
崔永元:您发现干部队伍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陈宝生:想干事的干部非常着急,相当一部分干部等待观望,还有一部分干部就看你怎么办,怎么来治理这个城市,总的就是等待、观望、担心。
崔永元:您用了什么方式对待这个干部队伍?
陈宝生:三句话吧,第一句话就是“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把兰州这辆车拉好。”我就看你现在能不能和市委市政府一道,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服务。第二句话就是“大家要放手工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第三句话就是“谁不治庸,就治谁的庸。”也就是让我们的干部有所作为。
崔永元:有没有继续不作为的,被治庸治下去的?
陈宝生:有,我们第一个治理的人是我们法院的一个干部,他由于不作为,导致一个案件审理方面出了差错,所以我们把他撤职了,是通过人大常委会例会免职的,撤了。
崔永元:这个治庸治了多少干部,您还有印象吗?
陈宝生:治庸计划到现在,截至9月份吧,我们已经治了180多人。
崔永元:我想知道这180多人还有没有机会,比如将来他们做得好还有升迁的机会?
陈宝生:有,我刚才讲了我们治庸的第一个人,在一年之后他努力工作,现在又走上新的岗位。所以我讲它是个激励机制,不是一棍子把人打死,庸是各种各样的,有个人原因,也有制度的原因,有机关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一旦庸了就必须治理,治完之后,你不庸了我们就用你,就是这样。
把办公室“搬”到电视台
崔永元:兰州还搞了“一把手”上电视,这是您提议的吗?
陈宝生:治庸得有一个好的载体,尤其怎么样让一把手走上治庸第一线,让他自己先别庸。将熊熊一窝,让我们的一把手都能够成为有狼性的人,不要成为一只羊,所以想来想去,想到这么一招,他能够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把办公室“搬”到电视上去。
崔永元:谁第一个上的?
陈宝生:是我,本人是第一个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