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新华社经济随笔:在“诗与远方”里壮大幸福产业
(2024/5/19 19:40:3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页

  新华社哈尔滨5月19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在“诗与远方”里壮大幸福产业

  新华社记者王春雨

  “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今年5月19日,聚焦这一主题,我们迎来第14个“中国旅游日”。

  411年前的5月19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西门,“打卡”天台山,播下泽润后世的旅游产业种子。以此为由来、于2011年设立的“中国旅游日”,见证着中国旅游业快速成长、发展勃兴。

  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既关乎人间烟火,又连接“诗和远方”,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前行中的旅游业,促消费、扩内需。

  行万里路,铺就万亿产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

  “尔滨”又“整活”,网民喊话的北境羽绒服“奔现”了。冬季“尔滨现象”火爆时,有网友建议哈尔滨打造寒地服装产业,品牌就叫“北境”。眼下,在哈尔滨市宾县,新成立的哈尔滨北境服装有限公司正抓紧建设厂房,预计10月投入生产。

  甘肃天水麻辣烫、山东淄博烧烤、河南许昌胖东来……旅游让一座座城市不仅在国内“出圈”,更吸引着世界目光。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人流如织的市面、喧嚣的建设工地,生动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一业兴,百业旺。衣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业是串起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超过百个,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今年一季度,文旅市场供需旺盛,餐饮、交通、文娱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旅游带动的特色服务型消费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发展中的旅游业,让绿水青山更好变为金山银山。

  门前是漫如云霞般的花海,身后是挂着红辣椒的小院,家住小兴安岭深处的林场退休职工刘养顺,又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大森林、大氧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砍了大半辈子树的刘养顺开起农家院,生意越做越火。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旅游业为青山绿水的守护者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长江流域恢复“水清岸绿、鱼跃鸟飞”,古晋阳胜景“汾河晚渡”重现,云南洱海“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常驻。大美中国点燃亿万旅游者的热情,要以旅游业为驱动,推动实现高水平的保护和发展,将良好生态环境持续转化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创新中的旅游业,探索人文与经济的共生共荣之道。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能够藉此追寻内心充裕、精神富足。

  在西湖边体验茶艺、在孔府观皮影戏、在乌苏里江畔制作鱼皮画。今年“五一”假期,已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257.5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长6.9%。

  进入旅游旺季,故宫博物院、殷墟博物馆等“一约难求”;朝鲜族农乐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人如痴如醉;“村晚”“村超”等乡村文化IP火爆上演……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赋予旅游业不竭的创意源泉和发展动力。

  研学之旅、寻根之旅、红色之旅……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让游客饱眼福、长见识,徜徉中华文明长河,在深邃厚重的家国情怀中,见贤思齐、陶冶心灵。

  旅游发展正当时,且以诗意向远方。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让人们共赴远方、品味美好,为中国发展注入新活力、打开新空间。


相 关 新 闻

·多彩文旅活动助力“中国旅游日”清水旅游市场火起来了·清水县开展“中国旅游日”现场集中宣传活动(图)
·【醉美清水 畅游一夏】5.19中国旅游日 | 打卡清水温泉·【醉美清水 畅游一夏】5.19中国旅游日|清水:文旅与农
·天水市举行“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周活动暨·多彩文旅活动助力“中国旅游日”清水旅游市场火起来了
·2023年“中国旅游日”天水市分会场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图·“中国旅游日”活动推出7大类旅游惠民措施
·张家川县召开 “5·19”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动安排部·秦安县开展2022年“中国旅游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图)

新 闻 推 荐

重磅!万众期待的“天水麻辣音乐节”来了,

·麦积区甘泉镇:樱桃丰收在望 甜味“抢鲜”上市(图)
·麦积区举行“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图)
·天水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启动暨签约仪式举行(图)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天水市博物
·天水市博物馆开展古钱币考古盲盒体验社教活动(图)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天水市博物
·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展青花瓷绘画技艺社教活动(图)
·天水市博物馆开展彩陶制作主题社教活动(图)
·重磅!万众期待的“天水麻辣音乐节”来了,开始售票
·甘谷县举行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图)
最 新 图 片
点亮城市文旅之光 探索文旅流量之源 透视文旅持续“沸腾”:“流量”如何变“留量”? “火爆并非偶然”——哈尔滨冰雪旅游一线观察 2023年上海旅游节活动将全面回归线下 避暑游“走俏” 体验游重融入——暑期旅游新动向观察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四季村晚”活动 鼓励各地“村晚

 资讯快递
·新华社经济随笔:在“诗与远方”里壮大幸福产业
·新华视点|县域旅游“火起来”,如何“火下去”?
·来中国看大熊猫!韩国赴华游持续火热
·重塑“诗和远方” 走出特色之路——我国旅游发展驶上
·新华网评:古镇文旅不能没有灵魂
·点亮城市文旅之光 探索文旅流量之源
·文化新观察丨走,到县城去旅游!
·近3亿人次出游!“五一”假期开启“韵味”旅游季
·新华视点丨“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五一”消费观察:人流涌动背后的市场活力
·假期出游“账单”来了,看看钱花在哪了?
·从变化的游客照,看文旅消费如何创造新需求
·“上新”不断,“火力”不减——“网红”城市“五一
·这个“五一”怎么玩?从平台数据看假期出游风向标
·“五一”假期要来了 这份旅游指南请查收
 文化历史
·听非遗讲故事|清明时节话清明
·龙年说龙丨“神秘龙”:神州大地藏龙有几多?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冬至的小知识:为何被称为“亚岁”?为啥吃饺子?
·节令之美·冬至丨冬至,如约而至
·漫话节气丨为何“冬至大如年”?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纪录片《何以中国》将播 讲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节令之美·小雪丨22日22时03分小雪:等待冬雪落肩头
·节令之美·寒露丨8日21时16分寒露:兰衰花始白,荷破
·甲午海战沉舰来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启动
·节令之美·处暑|未觉夏已尽,时至入新秋
·这个节,在中华文化星河中分外耀眼
·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节令之美·大暑丨大暑三伏天,细嗅荷花香
 博 客
·一下雪,天水就变成了龙城!
·秦州区2024年春节社火汇演
·天水净土寺夜景
·朝山会
·天水城隍纪信拜龙祖
·天水欢迎你!
·“尉迟敬德”祭拜伏羲
·“西汉张骞”祭拜伏羲
 播 客

·一下雪,天水就变成了龙城!
·秦州区2024年春节社火汇演
·天水净土寺夜景
·朝山会
·天水城隍纪信拜龙祖
·天水欢迎你!
·“尉迟敬德”祭拜伏羲
·“西汉张骞”祭拜伏羲
 娱 乐

·2024春节档新片预售强劲开局
·国庆档新片总票房破10亿元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图)
·北京电影节:展现文化多元与包容的魅力
·权威快报丨我国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
·张艺谋等主创独家“揭秘”:从《满江红》到“满堂红
·破40亿元!中国电影春节档整装再出发
·票房口碑双丰收 “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20亿!6部已上映新片票房全部破亿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社 会
·“新中式”服装为啥受追捧
·彩礼新规施行,多地判出“第一案”!
·这些博流量的直播行为涉嫌违法,小心得不偿失!
·“红通人员”王国庆骗取贷款案一审开庭
·“重庆姐弟坠亡案”被告人被执行死刑
·罪犯吴谢宇被执行死刑
·律师解读:明星参演电影涉投资诈骗案,要负连带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电动自行车起火致4人死亡 5人正在全力救
·“萝卜刀”火爆校园,背后有哪些法律风险
·吴亦凡案二审维持原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