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旅游>>正文
哈尔滨旅游 为何能火出圈?
(2024/1/5 8:25: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打印本页

  哈尔滨旅游 为何能火出圈?

  遇到问题真诚直面不回避 对游客的“宠”在方方面面 国际冰雪节今日启幕 哈尔滨全市公休一天

  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火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这座城市。哈尔滨回馈给这些游客的是一系列“宠粉”行为,不管是热气球还是人造月亮,不管是网红“淘学企鹅”还是鄂伦春族驯鹿,统统安排,东北特产冻梨不会吃也没关系,可以切好摆盘再上桌,怕挨冻就给建“温暖驿站”……“尔滨”成了网友对哈尔滨的昵称。

  元旦假期迎来超300万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近60亿元。哈尔滨旅游为什么这么火?专家认为,哈尔滨的冰雪产业已有60多年历史,本身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再加上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标准,哈尔滨走红并不让人意外。再加上网上热点话题的新媒体传播力非常强,哈尔滨旅游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口碑。

   真诚直面问题不回避是走红的密码之一

  真诚直面问题,不回避,正是哈尔滨旅游走红的密码之一。去年12月18日,冰雪大世界开园第一天迎来了4万游客,有游客由于排队时间过长,没有玩到想玩的热门项目,现场有人大喊“退票”。现场视频被传到网上后上了热搜。哈尔滨市文旅局及时介入督促景区优化接待安排,园区连夜进行整改,并向游客致歉、退票。

  此次事件非但没有减弱哈尔滨旅游的热度,反而让网友看到了哈尔滨的真诚。有些哈尔滨市民也担心此次事件影响游客对哈尔滨的印象,于是,自发组织用私家车免费接送游客。

  其中一名组织者光叔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12月21日晚他看到“退票事件”的相关报道,有游客对哈尔滨印象不好,心里不是滋味,但也看到有游客评论说“哈尔滨都挺好,就是车不好打”。“作为哈尔滨人,我也想证明自己的家乡,让大家对哈尔滨和东北人有个好印象,当晚就联系朋友组织车队,12月22日开始到冰雪大世界等各个景区免费接送游客。”

  起初,游客戒备心强,不敢上车,光叔和同伴只能耐心解释,甚至还找交警帮忙作证。但几天下来,光叔发现,游客对他们更信任了。“现在我们车开在路上,有的游客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下车时有的还主动要求合影。为别人提供方便,让大家对我的家乡有个好印象,我心里也很开心,有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12月24日前后,“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等话题接连上热搜,哈尔滨依旧是南方人旅游的热门城市。

  12月25日,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哈尔滨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发出《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号召市民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想游客所想、尽自己所能,一次悉心引路、一番热情解答、一碗姜水热茶、一段顺路搭载,尽量错峰出行,减少扎堆拥堵,用爱心装点城市,用行动温暖他人,让路让景让利给远道而来的朋友,充分展示冰城人的地道“人情味儿”。

   什么好东西都往外掏“尔滨”让本地人“感到陌生”

  12月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万人蹦迪”上了热搜。随后,哈尔滨一系列“宠粉”操作持续引发关注,“南方人来东北冻梨都开始摆盘了”“哈尔滨什么好东西都往外掏”等话题又接连上了热搜。

  松花江上放起了热气球,还搬出了冰上气垫船;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圣索菲亚大教堂用无人机升起了直径5米、高40米的人造月亮;游客想看企鹅,网红“淘学企鹅”都出来迎客了;元旦前,太平国际机场空姐跳舞迎客;作为“音乐之都”,哈尔滨的商场也在元旦假期安排了交响乐演奏;跨年夜想要有节日气氛,哈尔滨的广场就给游客安排了打铁花;连鸵鸟也上中央大街巡游了,小孩还能骑,鄂伦春族也被邀请出来表演驯鹿了;游客想看雪狐,近日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景区,三只雪狐也安排上了;南方游客面对东北特产冻梨不知道怎么吃,哈尔滨的餐馆就给切好摆盘再上桌;想去哈工大,参观攻略给游客安排了,想在哈尔滨来一场City walk,文旅部门还给规划路线;怕游客冷,广场上建起了“温暖驿站”……

  除了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哈尔滨对游客的“宠”也包括出行保障。因冰雪旅游旺季往返于冰雪大世界与太阳岛之间的乘客增多,为了方便游客出行,从去年12月25日13时30分起,地铁2号线在太阳岛站与冰雪大世界站之间开通双向免费通行通道,公众可以在两个站点的智能客服中心领取免费通行票。

  “尔滨”成了网友对这座城市的昵称,有网友说,只要游客想要,哈尔滨都能给整出来,甚至借也能借来,比如向沈阳借了两只凤凰。对此,一些哈尔滨本地人也感到陌生。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从12月5日前后到元旦,我们景区确实游客量增多了,在元旦假期达到高峰。最近出现的很多新东西,作为哈尔滨人,我也有没见过、没玩过、没吃过的。”

   要求景区、酒店不得旺季涨价对违规“黑车”处罚不手软

  相比对于游客的“宠”,哈尔滨对一些破坏营商环境的监管却用的是“硬要求”,要是违反要求,处理起来也是毫不手软。

  元旦前,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对市县发展改革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旺季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景区有关价格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景区门票价格及景区配套交通服务价格管理,不得借旅游旺季上调门票价格。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景区门票价格的,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核定。

  12月29日,哈尔滨市旅游协会倡议,全市宾馆酒店行业经营者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定价,明码实价,不欺诈消费、不价外加价、不随意涨价、不变相涨价、不哄抬价格,认真履行价格承诺。1月1日,哈尔滨市旅游协会及部分宾馆、饭店发出《关于加强价格自律 提升服务质量的倡议书》,再次对此进行强调。

  近日有外地游客发帖称,在亚布力西站下火车后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并未按照要求的路线行驶,反而将二人拉到一个农家乐,然后将订单强制结束。游客表示不想去农家乐,可司机却以其他理由推脱,表示过一会儿才能送游客回酒店。根据游客描述,过程中司机态度明显很不友好。获悉该情况后,相关部门核实发现,事发地点在尚志市。

  尚志市已连夜对反映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经查,这两名游客乘坐的车辆没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属于未取得道路运输(客运)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非法营运车辆。1月3日,尚志市交通运输局已对涉事车辆依法实施行政管控措施,对驾驶员进行立案调查,依法做出对非法营运车辆责令停止违法经营,并处三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给哈市整个出租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哈尔滨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事业发展中心就此事做出表态,在冰雪季来临前,已召集哈市74家出租汽车企业负责人参与行业文明优质服务动员大会,明确提出: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快查快处,对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出租车企业或个人,一律上限处罚,绝不姑息迁就。

   专家分析

   哈尔滨旅游的热度可能会延续到明年

  据《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4年哈尔滨市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日公休1天。第4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哈尔滨旅游的热度还在持续中。

  哈尔滨旅游为什么能这么火?北青报记者采访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他认为,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带动更多人加入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冰雪运动,其实冰雪消费的基础就已经非常雄厚了。今年是疫情防控转段之后的第一个完整的冰雪季,大家冰雪旅游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哈尔滨本身发展冰雪产业已有60多年的历史,拥有非常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同时,其冰雪产品很丰富,例如冰雪大世界、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景区本来都很火,还有热雪奇迹、极地公园以及网红“淘学企鹅”,同时还有雪博会、东北虎园等元素,“在冰雪产品上,哈尔滨很多元素在全国具有唯一性”。

  哈尔滨能爆火,韩元军一点不意外。他说,哈尔滨整个城市的打造上有种欧陆风情,比如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再加上冰雪元素,让哈尔滨更具吸引力。“其实哈尔滨一直在做准备。此次的爆火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比如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哈尔滨处理得很好,当地政府部门转危为机的能力非常强,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南方小土豆’的新媒体传播力非常强,包括极地公园的‘淘学企鹅’相关视频的点击量也都是亿级别的。多种元素结合之下,加上新媒体的传播助力,造就了哈尔滨越来越火。”

  韩元军认为,大家从追求美丽风景到美好生活的转变后,加上新媒体传播,让大家对一个城市的了解有更多途径,大家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哈尔滨的爆火其实还是要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去一个城市旅游,除了要有旅游吸引物,还要这个目的地的生活是美好生活才够。哈尔滨旅游的热度我觉得会延续下去,但可能没有现在这么火爆。加上2025年哈尔滨要举办亚洲冬季运动会,也是一个吸引大家眼球的事件,所以哈尔滨旅游的热度可能会延续到明年。”(本组文/记者 戴幼卿)


相 关 新 闻

·“火爆并非偶然”——哈尔滨冰雪旅游一线观察·哈尔滨私拆承重墙4名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承重墙被砸!1.68亿损失之“重”,谁来“承”?·哈尔滨新增6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
·哈尔滨对疫情防控履职不力11名党员干部追责问责·哈尔滨一地降级,目前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
·哈尔滨启动3区、9县(市)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哈尔滨:所有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 所有大专院校封
·黑龙江哈尔滨公布7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详情·哈尔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新 闻 推 荐

天水李子公司主题教育添动力,奋力开创企业

·省统计局调研督导麦积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图)
·2023年秦州区商贸流通工作综述(图)
·天水市慈善总会关于向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捐赠情况的公
·清水公安交警持续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图)
·清水:“食”不相瞒 守护群众“舌尖安全”(图)
·清水着力提升农民培训水平(图)
·【乡村行 看振兴】秦州:兰花产业绽放“美丽经济”(
·秦州区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开展冬季养护 让城
·【回眸2023 展望2024】秦州:奋力推进“强工业”行动
·中国少年先锋队麦积区第二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图)
最 新 图 片
“火爆并非偶然”——哈尔滨冰雪旅游一线观察 2023年上海旅游节活动将全面回归线下 避暑游“走俏” 体验游重融入——暑期旅游新动向观察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四季村晚”活动 鼓励各地“村晚 文旅部门多举措促进冬季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寻美中国·2022天水再出发丨天水在线打卡吴砦古城 (

 资讯快递
·哈尔滨旅游 为何能火出圈?
·“火爆并非偶然”——哈尔滨冰雪旅游一线观察
·53家单位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元旦、春节假期出游提示
·“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活动在洛杉矶举行
·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发布
·国际文旅界人士看好中国旅游市场前景
·我国新增4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7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参展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第34届上海旅游节拉动旅游消费超886亿元
·40个项目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称赞中国乡村旅游引领风潮
·“你好!中国”旅游推广标识亮相罗马尼亚
·上海旅游节折射旅游市场新变化
·“双节合一”超长假期在即 避开人山人海 错峰寻找小
 文化历史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冬至的小知识:为何被称为“亚岁”?为啥吃饺子?
·节令之美·冬至丨冬至,如约而至
·漫话节气丨为何“冬至大如年”?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纪录片《何以中国》将播 讲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节令之美·小雪丨22日22时03分小雪:等待冬雪落肩头
·节令之美·寒露丨8日21时16分寒露:兰衰花始白,荷破
·甲午海战沉舰来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启动
·节令之美·处暑|未觉夏已尽,时至入新秋
·这个节,在中华文化星河中分外耀眼
·节令之美丨出伏了,还要热多久?
·节令之美·大暑丨大暑三伏天,细嗅荷花香
·节令之美丨6日立夏:燕子衔春去,薰风带夏来
·节令之美·春分丨春色正中分,莫负好时光
 博 客
·“尉迟敬德”祭拜伏羲
·“西汉张骞”祭拜伏羲
·“苏蕙”祭拜伏羲
·“朔宁王隗嚣”祭拜伏羲
·“西汉名将赵充国”祭拜伏羲
·李白拜伏羲
·诸葛亮拜拜祖
·姜维拜伏羲
 播 客

·“尉迟敬德”祭拜伏羲
·“西汉张骞”祭拜伏羲
·“苏蕙”祭拜伏羲
·“朔宁王隗嚣”祭拜伏羲
·“西汉名将赵充国”祭拜伏羲
·李白拜伏羲
·诸葛亮拜拜祖
·姜维拜伏羲
 娱 乐

·国庆档新片总票房破10亿元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图)
·北京电影节:展现文化多元与包容的魅力
·权威快报丨我国2023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
·张艺谋等主创独家“揭秘”:从《满江红》到“满堂红
·破40亿元!中国电影春节档整装再出发
·票房口碑双丰收 “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
·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破20亿!6部已上映新片票房全部破亿
·兔年春晚: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年夜饭”
·2023大年初一电影票房突破13亿元

 社 会
·北京市朝阳区电动自行车起火致4人死亡 5人正在全力救
·“萝卜刀”火爆校园,背后有哪些法律风险
·吴亦凡案二审维持原判
·官方通报“女童被狗咬伤”:罗威纳犬主人被采取刑事
·通信公司高管充当“内鬼”,为境外赌博网站引流
·套路翻新!骗子竟盯上了“反诈中心”
·占道、逆行、口号声扰民……如何引导“暴走团”有序
·“她那么爱笑,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
·涉案近亿元,上海警方侦破一起利用网络直播“打赏”
·露脸了!“丫丫”入封闭隔离检疫区(图)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