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月4日讯2023年,秦州区充分发挥地域资源和工业基础优势,奋力推进“强工业”行动,通过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加大企业创新力度,促进企业延链条、增动能、聚活力、扩市场,助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秦州区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争取市级科技项目11项,落实项目资金160万元,下达区级项目74项,落实资金726.5万元,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三和数码无人机研制中心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自成立以来,秦州区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无人机被大量应用于航测教育教学、地质灾害监测、应急救援、农业生产等领域。
“我们将在无人机产业继续发挥良好的作用,努力研发出更优质的产品。同时,继续做好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工作,向更先进的技术靠拢,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理信息测绘产业。”三和数码无人机研制中心副经理马星宇说。

在加大科技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秦州区还加强院地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三和数码、睿阳科技等23家单位与西交大、兰州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31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2个,产出科技成果17个。在甘肃睿阳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正在对一项数字乡村项目进行技术研发,探讨引入数据湖仓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用户层面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及数据上报效率。
“我们现有的成熟方案已经拿到1000+,并且服务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客户已经达到3000余家。现在我们已经有260多个软件制作权,包括产品认证已经超过50项。”甘肃睿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副总监马季说。

在积极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方面,秦州区加快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积极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2023年2月13日,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数字能源与数字控制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成为企业攻克数字技术应用领域发展瓶颈、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高水平科技转型的“新赛道”。同年,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低压电器元件车间经区工信局推荐,被成功认定为甘肃省第三批数字化车间。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1250的智能接触器,就设置了智能控制器,能够满足宽电压、低电压穿越智能化的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另外还有智能化的水表、电表还有智能化断路器的研究,整体都是为了提升基础的低压电器元件的智能化水平。”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员姬华说。

此外,秦州区充分发挥在电子信息、电工电气、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基础优势,精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着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2023年以来,全区共签约17个工业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11.13亿元,到位资金25.86亿元。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绿色高压开关用触头制备产业工艺化、秦州区生物降解材料环保餐具生产基地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建立全区现代工业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聚焦‘强工业’主体思路,加力奋起、跳起摸高,努力成为电工合金行业高精尖技术服务型企业,实现天水西电行业‘隐形冠军’的目标。”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军强说。

2024年,秦州区将紧紧围绕“工业主导型、城市服务型”发展定位,持续抓好“强工业”行动,深挖优势、优化结构、延伸链条,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长远规划,宣传科技惠企政策、谋划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全面搞好科技服务,并及时解决企业科技创新需求,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原则,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秦州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孙洁说。 (编辑:陈每阳 责编:罗祺扬 审核:莫晓燕)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