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助伤员现场

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在看望伤病员
中国甘肃网5月18日讯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获悉,据陇南市政府新闻办通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MS7.8级地震,使陇南市九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地震持续时间约2分钟,据初步测定,武都区地震破坏烈度为7.5度,之后共发生余震2000多次,其中4级以上46次。是1879年(130)以来震级最高、破坏性最强的一次地震。经甘肃地震台网测定,5月13日13时、20时,文县境内又发生两起Ms4.1级以上地震。
陇南市是甘肃受灾最重的地区,也是全国的重灾区。根据各县初步报告,这次地震涉及到陇南市195乡镇、2343村、42.58万户174.76万人口,全市需转移安置人口89万人。截止5月17日20时,全市死亡人数275人,其中武都99人, 文县93人, 康县23人,徽县11人, 成县16人,西和10人,宕昌9人,礼县9人;市医院收治群众死亡5人。受伤人数6073人,其中武都457人,文县601人,康县412人,徽县1266人,成县127人,西和2670人,礼县85人,宕昌291人,两当12人, 市医院收治受伤群众152人。各县区受伤人员已被就近迅速送往附近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初步估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57亿元。根据这次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和灾情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地震造成陇南市九个县区城乡通讯、通电、通水中断,各县县城与外界交通、通信全部中断。截止5月16日15时,各县区统计上报,全市倒塌房屋408944间,受损房屋749005间9868600平方米,有些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全市死亡大牲畜3176头、小牲畜22416头。
地震使公路设施受损严重,国道212线甘川段、省道206线大姚路、省道205线江武公路、省道307线白望路等段多处滑坡、塌方,县乡道路受损更为严重。地震造成电网电力设施受损严重,陇南南部电网(文县碧口地区)由于电网设备故障与大电网解裂,无法供电。地震还导致电信通讯设施严重受损,中国电信陇南分公司交换局站受损房屋229间,受损通信机房40间,5个农话交换局房屋倒塌。
地震造成全市九县(区)1492项(处)水利工程设施遭到破坏,其中:河堤工程205处,人饮工程589处,28.814万人饮水困难;毁坏水文监测站2座。文县汉坪嘴电站水库大坝右肩(外墙)有裂缝,大坝下游侧框架护坡发生位移,部分地方下陷,机房下陷,办公楼裂缝较严重;西和黄江水库下游坝脚渗流量加大;碧口大坝受损,坝体发生位移。
地震导致全市共发生损失较大的各类次生性地质灾害2077处,其中:滑坡242处,崩塌1019处,地面塌陷11处,地裂缝805处,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82人,受伤186人,有近10万人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徽县嘉陵镇山体滑坡,导致宝成铁路徽县段铁路轨道变形,宝鸡开往成都方向的21043次40节货车(其中13节装汽油)脱轨,火车头起火,13节汽油灌被埋,造成嘉陵江截流和道路堵塞。
地震造成全市学校严重受损,死亡学生10人,重伤26人,轻伤67人,受伤教师5人。受损学校2964所,严重受灾学校1977所,受灾校舍23178间,其中倒塌校舍2305间,损坏课桌凳1350套,损坏实验仪器设备39173件套。
地震使旅游基础设施受损严重,25个旅游景区(点)和四家宾馆受灾,各县区景区(点)道路塌方210万立方。
地震造成全市60户企业受灾,55户停产,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
这些灾情,仅仅是各县区初步的核查统计,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一次自然灾害。

入夜,群众在户外避震

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

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

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
采取的措施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甘肃特别是陇南的地震灾情给予高度重视,在四川一线指挥救灾的温家宝总是亲自打电话询问受灾情况并对救灾工作做了指示,李克强、回良玉副总理多次对甘肃特别是陇南的救灾工作亲自过问,并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亲临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抗震救灾。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带国家有关部委的同志到我市指导抗震救灾,解决实际问题。省委陆书记、省政府徐省长带领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陇南,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并安排省直有关部门为我市紧急调运抗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商务厅、省粮食厅、中石油甘肃销售分公司向我市紧急调运下拨资金、帐蓬、衣被、药品、面粉、医疗设备、照明用具、柴油汽油等物资,兰州军区紧急调运直升飞机空投帐蓬、衣被、药品、食品、饮用水等物资,用直升机转送受伤人员,省直相关部门领导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帮助开展抗震救灾。
截止5月17时15时,已有63位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有关部门、兄弟市州的领导到陇南市指导帮助开展抗震救灾。3636名官兵赶赴陇南市开展抗震救灾。截止5月17日18时,市委、市政府共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捐款1515.1997万元(不含各县区接受捐赠),接受了大量的衣被、矿泉水、彩条布、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和群众生活必需品。
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陇南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5·12”地震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王义同志任总指挥。设立了救灾安置、医疗救治、交通抢险、通讯保障、水电抢险、宣传报道、震情测报、学校防震抢险救灾、安全保卫、灾情收集组、市场监督、纪律监督等1 2个抗震救灾工作组,及时开展抗震救灾。
各县区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抗震救灾。宝成铁路发生列车脱轨、车体燃烧、嘉陵江因山体滑坡截流后,消防及火车站全体职工立即组织抢救灭火,燃火于5月14日上午扑灭,嘉陵江水截流处已挖出导流口排水,险情有所缓解。市直地震、气象、公安等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全部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地震部门继续开展震情监测;消防部门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卫生部门成立了市级医疗救治指挥部,及时开展医疗救治、环境消毒、食品及生活饮用水安全供给工作,建立了医疗机构联系人制度;市教育局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已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已在第一时间全部被家长领回,寄宿生在第一时间被集中安置在学校操场,均有老师在现场值班,相关县区和学校对受伤学生及时进行救治,对死亡学生,学校与学生家长及时联系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由于全市中小学校舍受灾面大,受灾程度高,我们决定全市中小学在安全空地搭建帐蓬作为临时教室,尽快恢复上课;市气象局及时向全市发布气象预报。针对公路交通设施严重受损情况,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抢险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抢修,修建便道。截止17日上午,全市已投入各类机械8600台次,抢险人员30万人次,抢修农村公路,目前全市国、省、县道已基本恢复,农村公路244条1940公里已基本恢复,有13个乡镇公路未恢复。市电信分公司及时开展通信抢险,全市安装180余部电话保障人民群众应急通信。目前全市各县区分公司全部恢复通信,恢复受阻基站529个,恢复小灵通用房4.3万户,村通用户4.8万户,恢复中断光缆两处;截止5月17日18时,全市中断通信的94个乡镇已全部恢复与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联系,全市受地震影响的用户总数已由最初的22.3万户下降到1.2万户。市电力局派出人员分赴各县区排查抢修受损设备和电力线路,目前4座110千伏变电站,34座35千伏变电站先后恢复供电; 7条110千伏输电线路,40条35千伏输电线路,162条10千伏配电线路恢复供电;陇南南部电网(文县碧口地区)恢复对文县县城和碧口镇供电,北部电网基本恢复正常,各县县城相继全部恢复供电。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争分夺秒解救被困群众、救治受伤人员,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目前,抗震救灾正在紧张进行。全市已临时转移安置人口37万人,除受灾较重的文县供电、供水还没有恢复,正在抢修外,其他县区供电、供水基本恢复正常,九县区固定电话恢复通讯,国道、省道、县道基本恢复畅通,群众生活得到较好安置,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良好。
在全力组织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对涉及灾后居民生活所必需的粮油、蔬菜、副食品、雨篷布、液化气等日用生活物品的价格实行限价管制,要求市内经营户对上述各类物品价格必须维持在震前水平。市上组织市物价、工商等部门抽调55名工作人员在全市展开市场物价大检查活动,严格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目前,陇南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目前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灾民安置,需要大量的帐蓬、饮用水、衣被等物资和群众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