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永远不会休止。近年来,数码相机凭借直接取景、直接拍摄、直接回放、直接输出的优势逐渐改变着人们延续百年的传统摄影观念,并逐渐取代传统胶片相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虽然,在中画幅或者大画幅的领域,胶片相机依然还有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这也仅仅限于专业的摄影家和高端用户。而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的普及,数码影像解决方案已经走入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数码相机的销量在2003年和2004年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让众多年轻用户抛弃传统 银盐彩扩的影像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而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里,数码相机的发展依然在延续,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并且进行直接打印或者冲印。这一方面和电脑在城市家庭中的高普及率是密不可分的,另外和家用数码相机价格的不断探底以及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的普及也不无关系。毕竟,对于那些上了些年级的中年家庭用户来说,几千元的数码单反相机更像一台照相机,而不是一台带着大号液晶屏的玩具。
缺乏像素英雄的2005
数码相机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但其技术发展之快,丝毫不逊于其它IT产品,以致有人根据经典的摩尔定律提出了数码相机的也将飞速发展的“摩尔定律”。
确实,数码相机的性能和功能在前几年几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用户非常关心的数码相机像素方面,可以说是高速前进,在去年可能还是1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当道,而到了今年可能已经是200万或者是300万像素的天下了。
不过这个发展趋势从2004年开始就似乎停滞不前了,自从SONY推出800万像素的 数码相机怪兽DSC-F828其它厂商纷纷跟进之后,两年多以来,除了不久之前富士推出的FinePix S9500和SONY刚刚发布的采用APS画幅影像传感器的DSC-R1之外一直到现在都几乎没有消费级产品能够再次达到新高。而在数码单反领域,暂时也没有能够超过2004年的辉煌,2004年佳能1670万像素的EOS 1Ds Mark2、尼康1200万像素的D2X都辉煌一时,比前年都有几百万像素的提升。
而在中端和低端数码单反相机中也都有800万像素的产品出现,而在2003年,这一级别的产品的像素都是600万像素左右。但在2005年,佳能和尼康顶极旗舰的最高像素都没有被打破之前的像素记录,而中端和低端数码单反相机也都在600万像素和800万像素之间徘徊。
这一方面体现出数码相机成像元件半导体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目前技术限制的一个瓶颈,想要再增加像素(意味着更小体积的像素)并不那么容易。虽然也有许多厂商在向这个方向不停的努力,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也宣布向客户供应其面向高端数码相机(DSC)的新型9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但是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什么产品方面的反馈。
而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这些厂商都在憋住力量冲刺2006年的数码相机两会(年初的PMA 2006和下半年的PhotoKina2006),希望能够到时候有个更好的表现,现在就急于把新产品拿出来还为时过早。
另外一个方面,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目前数码相机市场中主流的400万至800万像素产品已经足够日常使用,而盲目的选择高像素产品并不一定拍摄效果就更好。在数码相机行业,能够生产出高像素相机只能证明厂商在技术上的领先,并不能表明高像素相机拍摄的效果就更好。
厂商所推崇的高像素数码相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根本没有理会的必要,因为只有综合考察了CCD、镜头以及图像处理技术,才能比较客观地判断一台数码相机的好坏。如果只是想选一款平时家用数码相机,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在确定了需要的实用像素和功能后,选择一款更轻薄的产品,最好是能够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的,因为这样在外出时会省不少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