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二,离正式开学还有一周时间。
秦安县城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走亲访友,依然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
早上8:50,秦安县兴国四小教师付巧芸夹着一叠书匆忙地穿过繁华的十字路口,径直向学校走去。当付巧芸老师走进会议室时,校长蔡自元热情地上前和她握手拜年。

为了迎接春节后每一位老师的到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早早来到学校,等大家到齐了,召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然后老师们在教研组领到了备课任务,全校的老师们就投入集体备课了。
“万事开头难,从2013年秋季开始我们在开学前一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当初还是有顾虑,怕老师们有意见,但做起来以后老师们都很支持。”校长蔡自元说起集体备课面带笑容,心情有点激动,“这种形式可以让老师提前收心进入工作状态,开学后教学工作自然就井然有序了,老师们不仅备好了开学后一个月的课,教研组长和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也一并做好了,老师们已经习惯了。”

兴国四小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校史的老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得到社会认可。该校把集体备课作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备好课上下功夫,推行所有学科和每一节课都用集体备课导学案的模式。

该校副校长王芳红告诉记者:“集体备课有严格的程序,要经过一次备和二次备两个阶段,实施程序包括分解备课任务、教材分析讨论、编写教案、二次讨论,逐级审阅定稿、复印装订、教师个人二次备课,授课、写教学后记等7个环节。许多导学案要经过好几次打磨,学校领导参加备课组研讨,三级组长审阅签字,最后才能定稿打印。”

青年教师侯彦荣肯钻研,善思考,教学上手快,成长快,先后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课例评选中获一等奖、甘肃省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殊荣,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安排他担任四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这个寒假他也没闲着,赶着编成了县教研室分给他的《四年级英语学本课堂导学案》,他认为开学前一周集体备课的形式非常适合学校的实际,在家也没多少事,朋友圈里还是这些人,备课任务也不是太大,年过了大家在一起既备课又交流过年的心情,老师们开学后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做出更有特色、更有创意的教学设计,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同事之间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自我加压,尽量把课件做成有个性化的精品,提高了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青年数学教师刘来平开学后就要到王尹乡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但他仍和同事们一起备课,他想着把同事们做好的导学案资源带到乡下学校去,和支教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分享,说不定还能派上大用场。

据了解,该校在集体备课中主打 “三结合组合拳”,即集体备课与“师带徒”相结合,集体备课与观摩课公开课结合,集体备课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收到了教法活、学法活、学生思维活、课堂活、课间活的效果。

“集体备课的全面推行,凝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全程优化了教学工作,减轻了教师个体的备课负担,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了,尤其是通过共享优秀教学资源,整体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今年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都把教育质量这个主题提得亮叫得响,我们学校老师抓教学的劲头更足了。”教导主任张文清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