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体量 做多数量 做优质量
全省新建项目观摩活动启示之酒泉篇

(8月15日,王三运、刘伟平带领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团在酒泉市进行项目观摩活动。这是观摩瓜州三新硅业高纯硅材料精细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情况。本报记者高樯)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沿G30连霍高速公路西行,载着风机叶片的卡车不时闯入眼帘。
8月22日,碧空无云,阳光没有遮拦地倾泻在大地上。经过太阳的炙烤,茫茫戈壁滩一片灼热。从玉门到瓜州,从北大桥到干河口,沿途风机塔架林立,一片片巨大的太阳能板光辉灿烂。巨大的叶片,成片的硅片,将无尽的绿色清洁能源传输到四面八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着风的力量,光的辉煌,作为酒泉首位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风光无限,为我们带来了值得深思的经验和启示。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在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酒泉市点评会上指出,酒泉市项目的主导性好、循环性好、成长性好。一是领导的示范作用到位,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相关地区和企业招商引资,实行精确招商、坚韧招商,注重实效;二是产业的导向作用到位,主要体现在政策聚焦、园区聚集,沿着产业链去争取项目,引来的项目跟主导产业密切相关,很好地处理了项目数量和经济总量的关系。
领导的示范作用到位,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相关地区和企业招商引资,实行精确招商、坚韧招商,注重实效
打开酒泉市项目建设的“账本”,成绩斐然。
今年1-7月,酒泉市开工建设各类项目1776个,同比增加67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94个,同比增加707个。在新开工项目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57个,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37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2.9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年度任务的77%。
成绩来之不易。在酒泉,人人都是招商者。
酒泉市商务局一位负责人21日晚间刚刚从天津市考察归来。他告诉记者,为了能够招上大项目、好项目,酒泉市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自带队到相关地区和企业招商引资。
这不,这位酒泉市商务局负责同志前脚刚跨进办公室,陕西省的客人已经来到了酒泉市。“在酒泉市,没有闲人,从领导干部到普通职工,肩上都有担子。”他说。
他为记者细数了今年以来的主要招商经贸活动。
春节刚过,酒泉市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党政领导干部组团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开展经贸协作交流活动。通过这次活动,酒泉市能源局与合肥4家光伏制造企业签订了8个光伏产业项目,拿回了签约投资额达108.5亿元的“大单”。
5月5日,酒泉市主要领导组团赴长三角地区举办大型经贸协作洽谈活动,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客商共签约投资合作项目34个,签约金额380亿元。
7月6日到10日,酒泉市率团参加第十八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在酒泉市成功举办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产品技术展览会和酒泉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三会”共为酒泉市奉献招商引资合同项目83个,签约总额690.45亿元。
8月15日到21日,酒泉市党政代表团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天津,一路南下福建、广东,就园区建设、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对接等展开考察和项目合作前期工作,为下一轮进行实质性项目签约“打前站”。
除组团考察洽谈之外,各县区的“小分队”外出招商经贸活动亦是此起彼伏,精彩纷呈。
一个个项目,一笔笔资金,通过一次次坚韧的招商经贸活动,精确地“吸”入酒泉这个“聚宝盆”,从而支撑起了整个地区高速运转的相关产业这台机器,并带动了一些地理条件较差县区的发展。
产业的导向作用明显,主要体现在政策聚焦、园区聚集,沿着产业链去争取项目,引来的项目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
表面上看,酒泉市招商经贸活动繁多,项目繁多,似乎有点杂乱。其实不然。细细考究,酒泉市频繁举办的经贸活动和引入的项目,都是沿着产业链去做,引来的项目跟主导产业密切相关,都是精心谋划,有的放矢。
在《酒泉投资指南》优惠政策一栏中,就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对当年建设投产,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能源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项目;风电、光伏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分别给予奖励。
另外,在土地政策上,酒泉市对于新能源建设项目更是关爱有加。譬如说,太阳能发电项目用地,可根据项目业主的意愿,采取划拨或出让两种方式供地,项目业主若想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土地出让价格可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
酒泉市的“吸金术”还有很多。通过这些政策和策略,围绕主导产业的建设项目就会自觉地、自然地汇集在一起。
另外,产业园区的聚集作用也非常明显。可以说,一个产业园区,就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摇钱树”。
在酒泉市,市级层面的园区就有3家——酒泉工业园区、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酒泉现代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且各具特色。殊不知,这3个园区过去曾经是肃州区、玉门市、瓜州县的“地盘”,各自为政。为了整合园区资源,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聚集作用,酒泉将3处园区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产业园区的“主角”招引“配角”,使首位产业在这里既有上游材料,又有下游产品,在园区内部就可以搞定一切。相应的,项目姓甚名谁,也会依着自己属性进城入园,寻找自己的恰当位置。
在酒泉工业园区,目前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煤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生化制药、商贸物流、建筑建材等六大产业体系。园区专门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这里入驻的35家企业,已形成不同规格总机、叶片和风机、光伏组件、塔架塔筒等生产能力,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产品型号最多、配套能力最强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专门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电力资源就地转化而建设的高载能循环经济园区及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这里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硫酸—钛白粉—硫酸余热发电—矿冶—固体废弃物采选回收加工—建材”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有小循环,园区有中循环,区域有大循环。
辩证地看,“三个不相适应”既是阻碍酒泉当前发展的瓶颈,也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
酒泉市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投资主体的投资和扩张愿望强烈,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难得机遇。要抓住、抓好、抓牢历史发展机遇,酒泉必须正视在转型跨越中面临的不足。
王三运书记指出,酒泉市在项目建设上存在“三个不相适应”。一是新能源就地消纳的能力与新能源继续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二是丰厚的文化资源与放大文化效应、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与建设特色鲜明城市群的目标不相适应。
在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酒泉市点评会结束后,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立即主持召开有关干部会议,传达王三运书记讲话精神,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奋进取,戒骄戒躁,做到不负众望,勇于担当,弥补短板,创造与酒泉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相称的工作业绩,并第一时间制定了酒泉市委、市政府关于学习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点评精神的贯彻意见。
贯彻意见提出,要解决新能源就地消纳的能力与新能源继续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就必须在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上求得突破。一是组织实施发展现代高载能产业行动,以富集的新能源和矿产资源为支撑,大力发展冶金、石化、煤化工、硅材料、新型建材五大优势产业;二是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打造冶金、石化、煤化工和建材等非金属4个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加快推进电力局域网建设,探索直购电试点和差别电价制度;四是研究落实相关政策,强化对现代高载能产业的财税、金融、科技、电价、人才、环评、土地支持。
针对丰厚的文化资源与放大文化效应、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酒泉市着力创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核心区,切实打响“敦煌飞天、酒泉航天”两大文化旅游品牌。
与此同时,为解决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与建设特色鲜明城市群的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酒泉市决定在国际明星城和戈壁明珠城建设上求得突破,力争用3年时间,把敦煌等县市基本建成国际明星城、戈壁明珠城。
根据王三运书记提出的“三个要求”,贯彻意见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重新审视市情县情,选择培育符合市情特点、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的首位产业;全力以赴做大项目体量、做多项目数量、做优项目质量;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据透露,为贯彻落实这次观摩活动的重要精神,今年9月份,酒泉市将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团赴珠三角进行考察洽谈,揭开与广东等珠三角发达省市深度合作的序幕。
本报记者 张鹤 张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