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冬日的肃州区泉湖乡,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排列有序,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农户宅前屋后干净整洁,家家屋顶上的热水器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泉湖乡四坝村党支部书记梅社高兴地介绍说:“我们村现在是家家用上了沼气,户户架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户有垃圾桶,社有垃圾回收箱,村有垃圾处理站,生活、生产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肃州区农牧局局长周志明告诉记者,在肃州区,面貌焕然一新的不只是四坝村,肃州区实施的乡村清洁示范工程,让全区农村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干净、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正在肃州区变成现实。
近年来,肃州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钱包鼓起来了。但农村垃圾随意堆放、生活垃圾遍布宅前地头的状况却到处可见,与漂亮的小康住宅和现代化生活设施形成了巨大反差。针对农村环境差的状况,肃州区委、区政府决定,破解农村环境差难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全区开展乡村清洁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他们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日光温室、沼气池、太阳能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此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总结推广了以沼气为纽带的人畜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以青贮氨化、食用菌为主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以渗水井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以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为主的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以保护耕作为主的秸秆就地还田资源化利用模式,以节肥、节约、节水、节种、节能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为主的农田清洁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和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方式的转变。
为确保乡村清洁工程常态长效,肃州区在每个村设立了物业管理站,修建了垃圾分拣场,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和回收车,聘用了专兼职物业管理人员和卫生保洁员,落实了报酬,负责全村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和清运,并负责对村上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检查监督及管理服务。四坝村保洁员赵明华告诉记者,现在四坝村每户都有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可回收垃圾,一个放不可回收垃圾,每周一、四上午由保洁员统一清运,村上还在街道摆放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桶,村民们都养成了自觉将垃圾丢入垃圾桶的习惯。村党支部书记梅社深有感触地说:“小小垃圾桶,改变了四坝村群众多年来根深蒂固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了村民们文明生活的意识。”
原来“一年烟熏火燎,四季不洗全身”,现在是“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家有热水器、天天喜洋洋(洗痒痒)。”乡村清洁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肃州区农民的生活质量,全区100%的农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61%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46%的农户架设了太阳能热水器,20%的农户开始用沼气做饭。乱堆、乱弃生活垃圾和露天排放生活污水的现象得到了改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85%以上的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等废弃物得到了集中回收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通过推广侧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亩均化肥用量减少了20%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基本上做到了禁用。经济效益显著,农户增收节支均在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