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胃”,胃造瘘术让患者不再“饭”难
——市四院成功开展天水地区首例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PRG)

近日,天水市四院收治了一名因食管癌造成食道梗阻不能进食进水一月有余的患者。其胃镜检查显示距门齿约26cm处见食管环周肿物引起食管管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不能放置胃管。因患者无法进食导致身体日益消瘦,重度营养不良。
经肿瘤内科、普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多学科会诊讨论后,由放射科介入团队在CT引导下开展胃造瘘术,此手术局部微创,无疼痛,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进食状态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术后24小时可正常经胃导管打注食物。
放射科主任林军生介绍: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表现为恶病质,营养状态差,水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下降,感染机会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通过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可以改善身体营养状况,帮助患者解决生存必须的“吃饭问题”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CT引导下胃造瘘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此类手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在消化道介入治疗技术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何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RG)”?
X线引导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RG)是在X线引导下,利用胃壁固定器、穿刺针等介入器材,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以解决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其目的是进行肠内营养。
哪些人可以做胃造瘘?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
2.脑卒中、脑外伤、植物人;
3.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
4.呼吸功能障碍作气管切开者;
5.食管穿孔、食道吻合口漏;
6.腹部手术后胃瘫、胃肠郁积者;
7.重症胰腺炎、胰腺囊肿、胃排空障碍者;
8.胃肠减压的同时经空肠营养管供给营养。
胃造瘘的益处:
胃造瘘与以前的经鼻胃管营养法以及经静脉营养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1.胃造瘘是经腹部的胃造瘘导管进行营养补充,没有插在鼻中的导管,可大大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经鼻插入导管会给患者造成很强的不适感,有时会造成患者自行拔管。胃造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少,胃造瘘导管也不易拔出;
3.患者无需对胃造瘘导管进行特别保护即可进行日常的沐浴。如果在穿衣的情况下,不会被人看出,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外出。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CT引导下行经皮胃造瘘术优点:
1.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适合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进食障碍。该手术操作简单,痛苦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目前非常先进的手术方法。
2.相比外科手术胃造瘘,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更为微创,只需要局部浸润麻醉,创伤范围小,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相比内镜下胃造瘘,减少了内镜进入胃腔的步骤,减轻了患者不适,对于严重的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无法进入的患者提供了行胃造瘘的可能。(放射科 林军生)
(来源:天水市四院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