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之四十四
天水中医人的援鄂征程(十二)
2020年2月26日 武汉 阴雨
今天是我进入武汉中心医院病区的第一个工作日。由队长带队,组长牵头,我们的护理工作开展井然有序。从住处出发到结束一天的护理工作要近12个小时,防护、消杀、床边交接班、日常护理,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大意。我虽然有着17年的心内科护理经验,但穿防护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还是头一次,多少有点儿不习惯,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严谨细致地工作。

这里的危重病人大约都是80岁以上的高龄,没有家属陪护。这就要护士全权负责一切生活与治疗,我们不仅要保证各个管道与设备正常运行,还要掌握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巡视病房,做好心理安抚,努力为患者缓解病痛,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早日回归家庭。只要病人饿了就帮助进餐,脏了就给擦洗,床上排尿排便,协助翻身等等……根本来不及看时间的工作日,反倒觉得过得很快,看着病人平稳我们也算是安心了。

脱去隔离衣,防护口罩的那一刻我才敢松一口气。对着镜子向自己说一声:加油!是啊,十几个小时无法进食,鼻梁上也有了压痕、水泡,穿着汗渍浸透的隔离衣,可当我们面对垂危的生命,在国家特殊的危难时期,正是我们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时刻!那些患者也许只能记住战士的身影,胸前的名字,模糊的眼睛,但我相信这份爱将会铭刻在我们彼此心中,祖国没有忘记他们,白衣也没有抛弃敬畏生命的誓言。请相信,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防疫战!(聂晶鑫)
2020年2月26日 武汉 阴雨

今天是我们3个正式接触病人的第一天,早上起来,大家心里都有点小紧张,但谁也没表现出来,反而相互鼓励,相互加油……
早上11点,我们的“兼职奶妈”聂晶鑫为我们准备了香喷喷的牛肉,嘱咐我们一定要吃,12点准时在酒店门口坐专车去医院,临上车时,“奶妈”又塞给我们一颗巧克力,又“唠叨”了一大堆注意事项。大约4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18病区,在进入隔离病房前要在15楼清洁区换好防护服,穿好后,我们相互检查,看哪里不到位,相互在隔离服上写上地区名字,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心理,宣传员给大家拍了照片。由于特殊时期,所有的通道都设置了门禁卡,每次只允许两人通过,等待的过程中,大家为了缓解紧张的心理,就互相”隔空抱“。

1点50分,我们准时到达病区,分配任务,按照各自的班次进行交接班,因病区患者年龄普遍较大,有病危、病重患者,我们认真询问,生怕哪里做不到位,由于隔离病房不允许有家属陪护,我们除去专业技术上的操作,患者的所有生活护理都由我们承担,在这里,我们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每做一项工作,患者对我们感谢地话语不断,说我们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这群人是最可爱的人。

由于没有家属的陪伴,他们显的很不安,面对疾病,他们又很恐惧。我们就增加了语言和情感上的交流,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战胜病情的信心,在交谈过程中,我为7床的阿姨教了我们天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独门”技术——手指操,阿姨学会后,一再的感谢,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因穿着防护服,我们干活很不方便,所有的事都要小心翼翼地做,走路不能太快,转头时要整个身子跟着转,慢慢的我们就会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不适感会逐渐加重,但大家都在坚持着,小组成员互相支持,互相慰问,慢慢的又忘记了不舒服,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来自不同地区,却是战友,是一家人,虽然身体疲惫,但大家心里却很充实。
等到晚上8点,接班的队友来了,大家又都活跃起来了,个个精神抖擞,交接完班,等待脱隔离衣,等回到酒店已经23点55分了,收拾完毕,零晨1点了,整12个小时,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进入了梦乡。
从心底里佩服身边的这群姑娘,真的是新时代的战士,是最可爱的白衣天使,待疫情结束,等我们回家,春暖花开时,我们平安相见。(陈明明)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