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防控措施 努力维护妇幼健康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侧记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实际,针对妇女儿童服务特点,坚持科学态度,严格标准规范,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严控疫情传播,严格保护医护,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医疗保健需求,努力保护妇女儿童健康。
成立职责明确的领导小组
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协调领导小组,职责明确,各负其责。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分管工作,对疫情防控进行专门分工,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班子成员靠前指挥,管理科室及时监督检查指导,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建立有效运行的工作机构
成立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的妇产科、儿科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专家组,负责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对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的院内会诊、隔离和转诊。抽调20名医护人员,设立预检分诊点,负责对所有入院患者及家属和院内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对发热患者详细登记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抽调12名医护人员组建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负责对发热患者提供服务,规范开展筛查诊疗,有效落实”四早“措施。设立党员先锋岗7个、成立青年突击队和志愿服务团,广大党员和青年团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冲在一线,走在前列,积极示范带动。
设置流程规范的工作场所
严格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原则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建设流程规范的疫情防控工作场所,配置相应的防控设施。全院只设一个入口,在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点。将原儿科门诊改建成结构、分区符合标准的发热门诊。在发热门诊设置隔离室,在住院部各病区、手术室、产房设置相应的应急隔离病房,配置相应防护设施,保证应急所用。在相对独立的楼层预设10间隔离病房,做好应急储备。
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措施
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及存在问题,逐条制定防控措施并及时下发严格执行,查漏补缺。采取措施严防输入性传染,对外来车辆限行,无关人员限入,所有入院人员测体温、戴口罩,停止病人探视,限制陪员数量。暂停部分康复、保健服务项目。就诊人员均填写《就诊人员新冠肺炎相关信息采集表》。医务人员由科室每日强制进行健康监测,掌握健康状况,严防医务人员感染和医源性传播。住院患者和陪员凭临时发放的《就诊陪员卡》出入。医院入口、门诊导诊、住院楼入口、诊室等处,均要进行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资料的进一步采集,多层筛查。对值班排班进行必要调整,重点岗位、重点科室实行24小时值班,全面落实”先预检、后门诊、再住院“、”一医一患一室“、凭表就诊、凭卡出入、凭条挂号等工作措施。严密筛查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划分科室诊疗区域,设置等候区域,合理疏导,减少人员聚集。院领导、中层干部坚持24小时带班,每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强化安全生产的责任机制
运行安全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在防护物资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做好医务人员标准防护,严防医务人员感染。投入100多万元,购置红外线体温测试仪等设备。调剂检验设备到发热门诊,专供发热门诊使用。全面加强消毒、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每天对工作场所和院内环境进行规范化消毒。医疗废物、污水处理达标运行。空调维保单位全天值班,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空调停用,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安全、有效。
加强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
采取多种方式开展防控知识的社会群众宣传,增强大众防控意识和能力。开设网上孕妇学校、咨询问诊平台,开展远程培训咨询。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时发送国家、省级最新诊疗方案、防控方案、技术指南等。安排科室开展全员培训,努力使全体医务人员准确掌握技术规范要求,促进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