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2月18日
今天上午10点,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安排防控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质控中心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主委吴安华教授来给未进舱的同事们讲课,他讲的很生动,也很幽默,还给大家进行了心理疏导,听完心里放松多了。
课后在总护士长张晓玲的管理下,迅速分组,护理分为8个组,我是第七组队员,被安排第三批进舱。

下午三点我们就出发了,在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情况下,我还是心里有点忐忑,同时我队的院感组成员和其他没进舱的同事们在酒店做好后勤工作:搭建帐篷、划分区域、粘粘衣架,保证下班回来的同事们的外层衣服和鞋子全部在这里消毒及存放,外层衣服和鞋子放在帐篷中,不得穿入酒店,为大家的安全保驾护航。

大约40分钟路程,下午四点左右就到了“战场”——武汉开发区沌口方舱医院,大家迅速穿齐防护装备相互检查,因为穿了防护服我们都不认识谁是谁了,就在背后写了:甘肃,天水,姓名,医护,加油等字样,确保无误后进入了舱内。

方舱医院收治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轻症和普通型患者,我被分到病区上责任班,主要职责是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安抚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准确评估患者,发药,做治疗及生活护理,餐食发放,空闲的时候带领患者做运动。

虽然是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但是穿着不怎么透气的防护服,隔满雾气的护目镜,戴着厚厚的手套和口罩,呼吸难免会变得困难,动作也会变的笨拙。

我们一共接管了194张床位,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A.B.C三个,我被分到C区域。由于第一天开舱,新入患者的情绪有些急躁,工作衔接也不怎么完善,所以工作量显得很大,我们工作了10个小时才结束。从病区出来,大家早已精疲力尽了,护目镜的水珠挡住了每一位队友的视线,但还是非常谨慎的脱防护服。

早晨五点,我们终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住处,房间我在上班之前已经分为三个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严格按照标准进入淋浴间,冲完热水澡,已是6点了,强忍着吃了点早点就躺在床上,感觉非常充实。

疫情面前,我们不会放慢脚步,也不会忘记使命与担当。短短的几天,战友之间的团结,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配合,志愿者和宾馆工作人员热心服务,每天都有感动的事和人,我们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感动着,艰难的前行,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义不容辞。

支援武汉,一定会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成千上万的援鄂医护人员,心存感恩的人们,一定会成为这个英雄城市中最美的风景,这个曾经无比繁华的城市真的像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真的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还这个城市往日的热闹和繁华,天水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护士 李彦霞 于湖北 武汉)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