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 方显无私大爱 彰显赤子之情
——记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一病区主任高正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甘当“逆行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分赴抗击疫情一线,用医者仁心的工作态度,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一病区主任高正明就是其中一员。
高正明,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一病区主任,共产党员,兰州医学院本科毕业,今年54岁,在临床一线工作34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的团队在首届医师节被甘肃省卫健委评为“省级优秀医师团队”,他个人则被天水市卫健委评为“市级优秀医师”。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有高度的责任心、业务扎实、医疗水平高,更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同志,高正明同志义不容辞承担起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第一救治组组长之任。
大年三十,这天本是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给全国带来了阴霾。而从这一天开始全院取消休假,战“疫”就是战役。除夕夜,本是团圆之时,虽然单位离家不到1公里,但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在单位加班整理材料,确保了第二天各疫情防控卡点防控工作迅速展开。作为单位的一病区主任,他第一时间到岗加班,马上组织做好病区卫生清洁工作,紧急培训学习应急预案、国家出台的诊疗方案,重新建立值班表、梳理汇总物资情况、手把手教年轻大夫防护用具的穿脱、后勤保障等一项项工作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被作为定点救治医院之一,承担着集中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任务。天水市两区的确诊病例都送往这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许多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默默付出!他说:“这是关键时刻,党员应该站出来!我愿尽自己绵薄之力,同战友们并肩作战,直到击退疫情。”
虽然没有动员,作为共产党员,高正明第一个写好了《请战书》,他写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坚决服从医院安排,做好随时参加救治新冠患者的准备,抗击在前,无论生死。请战书后面是他签名和鲜红手印。
自医院动员部署以来他没有请过一天的假,每天仍然工作在医院防控第一线。每天根据上级指令调整医院工作方案,布置医院工作流程。
疫情爆发以来,因为任务紧急,自2月3日收治新冠患者以来高正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他家里岳父岳母都已经90多岁,爱人因为要照顾岳父岳母,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在娘家照顾老人。他83岁的老母亲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既希望能团聚、又盼他平安,更支持他担起治病救人的重任,“比起照顾母亲,这里更需要我”。深知疫情紧迫,高正明只能一再拜托弟弟、弟媳照料好老母亲,毅然走上战场。
在病区同事眼中,高正明是一个正直的人,敢于说真话,往往因此得罪不少人。而在病人眼中,高正明却是一个非常贴心,细致,耐心的人。据同事介绍,疫情前他对待结核病人是真的好,他不仅对病人经常嘘寒问暖,还给病人穿袜子、穿鞋,扶年龄大、行动不便的病人上厕所。有时候医院会转来患有结核病的三无人员,没钱吃饭,他就自掏腰包给病人买饭吃。
2月3日晚11时,集中转运到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冠患者全部接收完毕,他马上投入到紧张救治工作中,虽然此前做过演练,但穿上隔离服、防护服、手术服,戴上N95口罩,初入隔离病房的他仍有些喘不上气来。护目镜雾气太大,还来不及适应,病人已经被送到病房,高正明和同事们立即投入到工作之中:常规检查、流行性疾病调查、采集血样、向专家组汇报。其中有位94岁的老太太,在全国来说也是年龄最大的患者之一,血压比较高,有房颤,轻微呼吸衰竭。作为主管医生的他,重点关注这位患者,连续奋战到第二天早八点才从隔离病房出来,高正明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有着10多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随后,他和第一班的同事们被送进了医院安排的宾馆隔离区。从此刻起,他作为潜在的感染者也被隔离起来了,直到下一个班次继续进入隔离病房。
第一天有些忙乱,第二天就比较整齐了,每天值班4小时,然后返回隔离区,如此循环。“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做的。”高正明强调着。
危难时刻,方显无私大爱,彰显赤子之情。
挥别亲人、坚守岗位、守护健康、驱走病魔,作为共产党员,高正明是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英雄,也是全天水市人的英雄。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