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场与病毒赛跑抢时间的战“疫”中,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人员日以继夜地工作着,践行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的神圣职责。
2月3日,从转运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起,急诊科主任李永吉已经连续10天没有回家了,虽然他家离单位仅有一公里多点。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急诊科被改造成发热门诊,他作为急诊科主任和转运组成员,从发热门诊收治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起,就要两头兼顾。
发热门诊全体同志积极响应院党委“疫情就是命令,旗帜彰显担当”的号召,在预检分诊人员急缺的情况下,全体同志团结一心,自发组织,轮番上岗,时时刻刻冲锋在先,无不体现出一名急诊发热门诊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同志们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战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主阵地。
共产党员三病区主任宋强和二病区主任卢诚,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完成医院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外,还要求科室每一位人员自觉学习和熟练掌握防控知识,做到人人考核,人人过关。
因为发热门诊人员还要兼顾预检分诊工作,人手紧张,宋主任和卢主任主动请缨到发热门诊倒班,战斗在第一线。宋强是我院的副主任医师,2月6日发热门诊收治了一例疑似病例后,毅然走到第一线。李永吉、宋强、卢诚三位主任团结协作,商讨诊疗方案,积极参与专家会诊。有时病人情绪急躁。当遇到患者不理解时,三位主任总是会耐心解释工作流程,以及确诊的条件,安抚他留观时的焦躁情绪。
马宝龙同志是回族,因为最近物资紧张,而食堂的饭他不能吃。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值夜班后只能半夜下班后自己再做饭吃。
窦海平同志是急诊科老同志,干活时任劳任怨,因为防护、隔离需要,为了减少穿脱隔离衣的不方便,他很少走出发热留观区喝水,往往一天工作7、8个小时后,他已经口干舌燥、喉咙生烟,但他不以为意,还说“最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大家一起做好患者健康的守护者。”
周天林原来是艾滋门诊负责人,这次担任发热门诊护士长,平时工作积极主动。在我院接收的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会在发热门诊留观室待检待排。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这就需要为患者采样,而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操作。周天林同志毅然决然主动请战。为了采集到合格的样本,她要花费很长时间。标本采集完后,即使在冬天,汗水也浸湿了隔离衣。

医生丁托兰的孩子只有8个月,还在哺乳期。疫情爆发后,她毅然给孩子断奶,自2月3日以来就没有回过家。
医生杨雪莲,孩子2岁,我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后,告别年幼的孩子,奋战在第一线,每天下班后,只能视频和孩子通通话。
陈香菊是我院临床一线年龄最大的一名护士,工作认真,在这次疫情中,始终坚持发热门诊一线。
漆娟娟是三病区的一名护士,技术过硬,在全院护理部技术操作比赛中是第一名,这次发热门诊收治疑似病例后,她做为精兵强将,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支援一线。
苏彤身体不太好,作为临聘护士,她勇于挑战,主动抗战在最前线。
过一个春节,打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来得太突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但我们有国家做坚强的后盾,有十四亿人民万众一心,有千千万万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我们相信胜利终会来临。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