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焦点>>正文

中日关系迎来敏感一年 三大纪念日先后到来
(2007-1-25 18:27:13)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环球时报  打印本页

  中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2007年是中日关系敏感而关键的一年。卢沟桥事变70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将先后来临。21日,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中日两国已经确认将互派共计超过2万人的访问团进行互访;同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针对中美两国将分别推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日本一些右翼分子竟然准备拍一部“南京大屠杀是阴谋”的“纪录片”。有迹象表明,在中日双方高层互访排上日程,中日关系打破五年僵局,朝向正常轨道迈进之时,日本国内一小撮右翼分子蠢蠢欲动,试图扼制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对安倍形成压力,进而迫使其参拜靖国神社并回归鹰派立场。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局面,中日关系将如何平稳度过这关键一年?

  中日交流今年将进入高峰期

  自从去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访华以来,中日关系开始逐渐升温,曾经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阴影下陷入僵局的中日交流活动也开始复苏,并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21日纷纷报道称,正在北京访问的日本自民、公明两党国会对策委员长二阶俊博和漆原良夫,日前与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进行了会谈,双方正式确认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将互派共计超过2万人的访问交流团。据报道,日方准备于今年八九月间向北京、上海等19个城市分别派遣千人规模的访华团,主要进行青少年交流和举行研讨会。为加快中国游客办理赴日签证手续,二阶表示,将在日本驻北京的大使馆和驻上海、沈阳、广州及重庆的4个总领馆设置“推进交流总括官”。据称,中日2006年共有400万人次的相互往来,今年两国政府计划把规模提升至500万人次。

  对此,中国国际旅行社日本部总经理张国成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已经听说了中日今年要相互组织访问团的事情。他说,这次中国赴日本访问团每人只需人民币6000元至8000元,访问3个日本城市,行程为4夜5天。

  《朝日新闻》报道称,“当前执政党内正在掀起一股访华热潮,目的是为显示日中关系的冰融气氛”。报道统计称,自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包括自民党原干事长加藤纮一、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和公明党党首太田昭宏等十几位党政高层已经或即将访华。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中双方正就双方领导人以及军方高层今年互访进行协调,另外,日中军舰也将于8月互访。

  对于这股访华热潮,《朝日新闻》援引一位即将访华的执政党官员的话称,“日中有必要建立起各种沟通渠道”,“执政党内的主流意见认为,不应把日中关系逆转到小泉时代的状态”。

  不过,《产经新闻》22日却撰文批评近来日本政党高官访华是“参拜北京”,“中方意图通过‘友好演出’来封堵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报道称,“如果日本政府和政党钻进了中国设计的路线,虽然好像能解决眼下的问题,但会对将来留下祸根”。

  日右翼想否认南京大屠杀

  虽然中日两国各个层面的交往将掀起一波高潮,但中日关系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其中两国如何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显得尤其重要。中日是两个都比较重视“纪念文化”的国家,如何理性健康地纪念这些历史事件,将成为对中日两国关系的一个考验。

  1月21日,《产经新闻》刊登“独家”新闻称:“为了对抗美国拍摄的《南京》,以及中美英等国以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为脚本联合拍摄的其他相关影片,日本保守势力准备制作一部名为《南京的真实》纪录片,借以表明‘南京大屠杀是有政治阴谋的凭空捏造’。”

  《产经新闻》援引日本卫星电视台“日本文化樱花频道”社长、电影导演水岛的话宣称,“把根本不存在的南京大屠杀作为真实历史,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其调门之无耻令人吃惊。这位导演还很“爱国”地称,“如果对此置之不理,就会导致日本的国际形象恶化”。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名妄图歪曲历史的右翼分子大言不惭地表示,他“希望由此开创纠正错误历史认识的道路”。据报道,该纪录片制作委员会将于本月24日成立,水岛呼吁各方进行“资金援助”。

  《产经新闻》特别提到,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中、美、英等国准备在年内共推出5部左右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或电影。该报道并没有说有哪5部电影或纪录片。不过,显然日本媒体最重视的一部电影是美国时代华纳的副总裁、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泰德·莱恩塞斯拍摄的《南京》。日本共同社21日专门报道说,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纪录片20日已经在美国犹他州举行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映,首次正式与公众见面。曾获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奖的比尔·古登塔格和丹·斯塔曼担任此片导演,影片主要描写了欧美商人及宗教人士为保护南京市民免受日军暴行而建立避难区的活动。

  另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导演陆川执导的影片《南京!南京!》以及由周润发、杨紫琼、迈尔斯和米切尔合作的中澳大片《黄石的孩子》等两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正在拍摄或筹拍中。《南京!南京!》是一部全景式展现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影片。《黄石的孩子》是根据英国记者乔治·霍格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描述了当年霍格为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被日军俘虏,后被新四军解救,他们带领在黄石偶遇的60多名孤儿跋涉千余公里,最终到达甘肃。

  日本欲影响美国亚洲历史观

  《产经新闻》还报道称,“水岛准备亲自出马,纪录片将在今年夏天完成制作,并拟于攻陷南京70周年的12月上映并在世界范围内播放”。有分析认为,日本右翼准备制作这一歪曲历史的影片,主要目的是想影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亚洲历史观。去年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以及日国内错误的战争观及历史观进行了批判,美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前主席海德批起小泉和日本右翼来更是毫不客气。如果说美国主流媒体和海德的批判只影响着一小部分精英阶层的话,那么近年来美国好莱坞对二战亚太战场的关注,则使美国大众开始了解当年那段“远离美国”的历史,影响着日本的“国际形象”。近年来,好莱坞拍摄了《大偷袭》(《卡巴那图大营救》)、《风语者》、《硫磺岛浴血战》等二战亚洲战场的影片,现在又出现了《南京》这类令日本右翼如鲠在喉的史实纪录片。为了抵消这些影片对日本“国际形象”的负面影响,日本也拍摄了《男人们的大和》等电影,并通过参加各种影展等方式进行推广,试图借此改变外界对二战期间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形象。日前一名日本同行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拍摄的这些影片主要聚焦单个人物,用感情描写来赚取观众眼泪,看完让人感觉“很可怜”,却回避战争背景等大的主题,刻意模糊战争性质及责任。

  对此,不久前曾自费拍摄有关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南京梦魇》的美国人约瑟夫说,由于美国历史教科书对当年中国战场的情况仅一笔带过,因此大多数美国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就连他也是偶然得知这一历史的。约瑟夫认为,二战期间,中国人与犹太人受到的迫害与虐待几乎不相上下,但犹太人受纳粹压迫的历史被全世界所知晓,相关题材的电影就有上百部,而南京大屠杀却“像是不曾发生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善于利用全球尤其是美国的媒体,而中国与全球媒体的合作相当少,这导致了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传播效果”不佳。

  中国搞纪念不是为了仇恨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金熙德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的一小撮右翼势力经常闹事,不过,在中日关系进入改善轨道的大背景下,日本右翼势力竟敢逆流而动,要拍纪录片否认南京大屠杀,让人感到震惊。他认为,日本右翼妄图掀起新一轮否认历史的浪潮,实际上只会使日本右翼的丑恶目的昭然若揭,也将进一步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

  金熙德认为,对付日本右翼,一方面要警惕,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历史研究,对其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击,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孤立右翼分子,也有利于争取日本友好势力。

  金熙德表示,今年对于中日两国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中日关系打破了5年来的僵局,在这个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已经驶入改善的轨道。他说,今年是重要的一个年份——纪念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7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两国发展关系是基于对历史问题的认真总结,尤其是日方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这样历史事实的基本认识。否则,就不会有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目前,错误的历史观在日本是有市场的,日本右翼势力影响力也不小,他们鼓噪在否认历史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中日关系。因此,应该做到几个“纪念”活动的统一,否则会被日本右翼利用。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头 条 推 荐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

·[天水]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马志忠
·[天水]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肖胜利
·[天水] 天水市非公企业活力增强 效益明显
·[天水] 天水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麦积] 共青团麦积区委和驻区部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天水]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杨林
·[天水] 访市四届人大代表 永生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张以诺
·[秦州] 关于藉河北岸二期拆迁及天河家园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天水] 1月23日,全市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在天水迎宾馆正式开
·[天水] 全市组织、人才、老干部工作会议1月22日召开
更多>>>
最 新 图 片

中国力推官员年轻化 60年代人进省 侯耀华为“跪着教学38年”教师下 台军预置“爱国者3”导弹地点首度 外交部就中国有关外空试验、六方 古巴称卡斯特罗正在康复 美颠覆政 韩国新币印上中国浑天仪 官方称提


相 关 新 闻

·中日8月起海军舰队互访 商定互派两万人访问团
·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不断动作 目标直指中国
·日学者首倡日本回归中国 称日应与中国结盟
·日本外相提出对华包围圈 干涉周边事态成任务
·中日恢复中断三年国防会谈 曹刚川防长明年访日
·中日举行防务安全磋商 日方表示坚持专守防卫
·安倍访华特意在北京过夜 海外媒体关注中日关系
·中日联合公报:加快东海磋商 中方原则同意回访
·改善中日关系大势所趋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马志忠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肖胜利
台军认为歼10航程较短 称台飞行员胜过解放军

最新新闻

·中日关系迎来敏感一年 三大纪念日先后到来
·郑筱萸主政国家药监局七年 02年曾被检举受贿
·载有130余人客机发动机失效 迫降西双版纳机场
·“天河春2006天水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杨林
·国家文物局长称六安汉墓是重大考古发现(组图)
·青海人大常委会批准对人大代表李生成取保候审
·周正毅案牵扯范围扩大 曾在狱中获官员特殊关照
·刘淇:全方位监督一把手 以刘志华案作警示教育
·伊朗秘密演练打航母 西方称其在搞“战争游戏”
·上海百年教堂失火 专家惋惜保护建筑难复原(图)
·郴州回应舆论监督奖:对系列腐败案痛定思痛
·国家药监局原局长案定性:严重渎职以权谋私
·工商银行天水分行发展纪实
·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韩正:坚决依法严办周正毅等不法分子(图)
·中国力推官员年轻化 60年代人进省部级决策层
·张荣坤秦裕等全国青联常委和委员资格被撤消
·国税总局将征收土地增值税 中小房产商可能降价
·英国媒体称朝鲜帮助伊朗进行地下核试验
·上海女学者指出统计方法纰漏使中国离婚率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