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毋庸讳言,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是一些部门的特权,没有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权力,有关部门的权力和地位就会被削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完成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任务,必须要中央和国务院牵头,下定决心,因为这会触动部门的核心利益,等于把部门的利益进行调整,“减少部门利益,本身就是一种改革,也是一种割肉”。
自主权下放到省级后,如何在省区内统筹考虑专项转移支付的项目和资金,将是一个新课题。有人甚至建议,把资金投入的重心进一步下移至市县一级。
然而,不管是下放到省、下放到市,仍会产生“跑省钱进”、“跑市钱进”等新问题。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基础理论室副主任韩凤芹表示,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减少、合并、下放”,最根本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减下去、放下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政策的调整,专项转移支付的种类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
因此,要遏制“跑部钱进”、“跑省钱进”等风气,各级政府都亟待继续转变职能,逐步弱化财政分配职能,从一些具体繁琐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层层审批中解脱出来。
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简政放权动作频频,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解决转移支付问题的对策建议也被纳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
国务院下决心较大幅度减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为地方政府更好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有权必有责,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统筹资金使用的责任,把钱用到中央要求的方向上来,用到科学发展上来。
开弓没有回头箭,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简政放权改革显然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记者 张涛 郭远明 王勉 段羡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