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国内>>正文
经济半小时:北方大旱可能造成比冰灾更严重后果
(2009-2-6 8:17:17)  来源:人民网(北京)  打印本页

  核心提示:和去年春天南方的冻灾相比,今年北方的灾情延续的时间可能更长,范围可能更广,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截至到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55亿亩

河南全省小麦受旱面积4150多万亩,严重受旱700万亩

人民网2月6日电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立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然而眼下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却正在威胁着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小麦主产省份。很多地方甚至从去年10月下旬以来,连续100多天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雪,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灾情蔓延的情况。

河南最近110多天以来全省有效降水不超过十五毫米,小麦受旱面积达4150多万亩

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出现了严重干旱,旱灾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小麦受旱面积之大为历史罕见。在河南,全省小麦受旱面积4150多万亩,严重受旱700万亩,山丘区已有13万多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在安徽,全省受旱面积达到2591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1074万亩。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已近十六亿元人民币。在陕西,关中、渭北地区旱情仍在加剧,15万人面临临时饮水困难。在山东,今年以来全省降水仅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九成,全省六成麦田受旱,面积已达3328万亩。在江西,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已连续创下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湖区大面积干涸,当地群众出现一定程度用水困难。在甘肃,重旱面积达到4.6万平方公里。在河北,40万人饮水困难,省会石家庄遭遇50年来少见秋旱。在湖南,长沙旱情已达特大旱标准。除此之外,山西、青海、湖北等全国共15个省、市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大规模干旱。截至到2月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55亿亩,比常年同期增加5448万亩,增幅达35%,已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在受灾的七个小麦主产省份中间,河南的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然而,它今年的灾情也最为严重。最近110多天以来,河南全省有效降水不超过十五毫米,小麦受旱面积达4150多万亩,其中严重受旱700万亩,有50万亩出现麦苗枯死现象。我们的记者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河南。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但是在过去的107天时间里,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全省7000万亩农田, 4519万亩农田受旱,其中50万亩麦田不同程度地出现麦苗枯死的现象。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刘现祯:“虽然说也长出须子了,但是须子不是那么大,对这类麦田必须马上浇水,马上施肥,进行管理。”

罕见的旱情很快引起了小麦交易晴雨表的期货市场的变化,今天上午,记者在郑州市商品交易所看到,一开盘,红色的数字就闪个不停。

在郑州万达期货公司,崔坡告诉记者,春节前后6个交易日,小麦的期货交易量不断攀升,2月4日,也就是昨天,闭市时,强麦的价格以涨停结束。

郑州万达期货公司粮油研究小组组长崔坡:“短期内来讲,干旱的炒作题材仍然是影响行情的主要因素,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干旱的影响因素占的比重并不是太大。”

今年的旱情,无疑对冬麦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小麦减产,但是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过去的几年,由于河南连续小麦大丰收,特别是2008年国家给出的每50公斤87元的最低收购价,吸引了众多农民把手里的粮食卖到粮库。在新乡新华国家粮食储备库,鲍耀滨告诉记者,即使旱情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也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河南省新乡新华国家粮食储备库党支部书记鲍耀滨:“从我们新乡地区来说,无论是大旱之年,还是丰收之年或者是受灾之年,粮食出入库的问题不是很大。”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场旱灾没有像地震那样的山崩地裂,没有像洪灾那样的惊涛骇浪,但它却直接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群众生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历史上第一次启动了I级抗旱应急响应,河南当地的农民也自发行动起来,抗旱救灾。但是,他们却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

记者:“我现在是在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的这一块土地上,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就是用于农业灌溉的一条水渠,有意思的是,在我的右手边是范屯村的土地,大概有300多亩,在我的左手边是高村村的土地,大概有将近100亩,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高村村的农田里土地是非常非常的松软,我踩下去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土地的弹力,这边是范屯村的土地,他们最后的一次灌溉是在去年的十月份,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土地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裂缝,踩下去的时候非常的坚硬,没有一点点的弹性。”

高村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子,不仅自己修了一个水渠,而且浇地用的水全部免费,电费集体和村民各出一半,入冬以来,高村的村民已经浇过3次地,所以,这次旱情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而一渠之隔的范屯村,从去年十月份这片农田在塌墒时浇过一次水后,由于没有水渠,也没有水井,近4个月的时间就再也无人问津。村民们日复一日期待老天爷能恩赐下雨的日子里,农田裂开了手指宽的口子。

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刘现祯:“现在到了泛青的时期了,现在还不浇水,到了晚期再不浇水,这个产量肯定会(每亩)下降100-200斤。”

记者看到,农田里的小麦苗有的已经开始枯萎变黄,但是即便如此,整整一下午的时间,也没有看见有人为这片农田浇水。

刘现祯:“从目前来看,维持一星期还问题不太大,但是一星期以后,还持续干旱,慢慢地旱情对这个麦苗的影响会逐渐增大。”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根不上导致无法灌溉的远不止范屯村,在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东水洞村记者看到,渭河沿着村庄流过,但是仅有3米之隔的农田去饱受着旱灾之苦。

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东水洞村村民尚华田:“旱的太狠了。”

64岁的尚华田共有5亩地,尽管距离渭河很近,但是河边的水井年久失修,水泵坏了几个月没人管。5亩麦田就这样一天天旱起来。

4日上午,村民们想出来一个办法,自己安装了水泵,从渭河取水浇地。老尚喜出望外,赶紧去买氮肥,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氮肥竟然卖起了高价。

尚华田:“不一样了,去年买的22元/袋,今天买就32元/袋,高出了10元钱/袋。”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河南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应对旱情

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立春之后,正是冬小麦抽苗返青的关键时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年的收成。面对持续100多天几乎滴雨未下的特大旱情,抗旱浇麦成为了河南眼下春耕的重中之重。现在河南全省每天投入167万人力,争取10天时间把全省7000多万亩小麦再浇灌一遍,小浪底水利枢纽也打开闸门,加大了泄流量。而这场紧急行动对河南的农田水利设施也带来了一场考验。

记者在开封地区采访时,见到了正在用井水灌溉麦田的老王,他告诉记者,由于成本很高,采用这种方式灌溉也是他无奈的选择。

农民老王:“四十来块,一亩地得3,4元钱。”

现在已经进入了“立春”,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由于灌溉的不及时,老王的麦田保守估计也要减产30%,那么,就守在井水旁边的麦田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的浇灌呢?

农民老王:“因为电远没电源。”

记者:“那你现在怎么解决啊?”

农民老王:“就是从那边,那个农场里面过来的,这都是线缆。”

记者:“就打了井,没电源啊。”

农民老王:“主要是没电,”

同样在麦田的旁边,还有一条原本用于灌溉的水渠,可是老王现在无法从水渠里面得到一滴水。望着如今干涸的水渠,老王显得很无奈。

记者:“记得什么时候有这个沟啊?”

农民老王:“我都50多了(我小时候),我都记得有这个沟,那个时侯还没那么大。”

记者:“这里是开封市一处用于灌溉用的水渠,我们可以注意到,我身后的这些桥原本都是一些拱形桥,可以使得这个水渠的水流比较顺畅,但是由于近些年来资金的严重匮乏,使得这些桥年久失修,这些桥都已经被夯实,这也使得这个用于灌溉的水流无法通畅,同时我们也知道,现在这个河床已经干枯了。”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资金短缺对于这个灌溉设施的恢复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各级各部门应该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

在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着中国经济的时候,这场旱灾也河南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个人口大省的一大支柱产业就是食品工业,而食品工业又离不开河南丰富的农产品。如果今年的小麦产量因为大旱而大幅下降,不仅直接影响到河南全省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还会影响很多食品的价格。现在河南全省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应对旱情。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此次河南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程度之重,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河南省已经投入了抗旱资金5.55亿元,同时,各部门也都在积极地想办法来应对这次旱情。

记者:“这里是黄河兰考段,我身边的这条水渠就是河南省水利部门为了抗旱开挖的一条引水渠。”

这条刚刚挖掘的水渠,是三义寨灌溉水渠的黄河引水渠,三义寨水渠对于开封、商丘两地市生活、灌溉用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李世月:“(覆盖)商丘、开封的两市的九个县区。”

记者:“灌溉面积大概有多少?”

李世月:“340万亩(灌溉面积)”

李世明告诉记者,如果这条临时水渠没用及时开掘的话,这些地区将会无水可用。

李世月:“原有引渠引不出黄河水,如果不开挖引渠肯定是满足不了抗旱用水的需求。”

随后,记者又赶到了位于新乡境内的,另外一条重要的水渠——人民胜利水渠了解情况。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副局长岳国:“现在的流量是21个(立方米)流量。”

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前黄河流量小,引水口门淤积严重 ,前两天通过水渠的水流量非常有限。

岳国:“前一段是13个(立方米)到15个流量。”

为了增加流量,河南省政府积极应对,与黄河委不断的沟通,争取保证黄河能够达到相对一个理想的水位。

岳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要想真正的能够满足我们人民胜利渠灌区的需要大概需要35到40个流量。”

记者:“现在还是不够?”

岳国:“现在应该还差一半(流量)”

为了应对本次旱情,记者在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一系列的应急措施都已经在实施之中。

杨汴通:“现在延黄(河)的各个市县正在组织群众,利用机器和人力清淤疏浚,引黄的口门,增加引黄的水量。”

面对58年来遭受的最大旱情,杨汴通同时表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也成为当务之急。

杨汴通:“应该说我们全省的所有部门,涉及到抗旱浇麦的都已经动了起来。”

那么,河南省政府又将如何解决由于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水利设施的遗留问题?

杨汴通:“靠中央给予必要的支持,粮食和经济建设,灌区的配套,灌区的节水改造都是需要中央给予支援的,把我们省里面,包括各个市县,包括受益的群众也都要筹措相当量的资金,在今后几年的时间内,能够尽快使我们的灌溉设施能够完善起来。”

这场旱灾还会持续多久?各个受灾省份又该如何应对?

眼下发生在北方小麦主产区的这场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秋冬连旱,降水比常年同期减少7到9成,部分地区干旱程度已经接近或者突破历史记录。现在,我们是真正有了种“春雨贵如油”的感觉。那么,这场旱灾还会持续多久?各个受灾省份又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也采访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

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田以堂副主任告诉记者,这次旱灾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灾情重、危害大的特点,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困难突出。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田以堂:“主要原因是主要从去年入冬以来没有雨雪天气和没有降雨引起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记者了解到,这次中国多省市遭遇大规模干旱并不是孤例。亚洲地区,包括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的越南、缅甸等地,从11月、12月开始降水都比较少,都属于比较干旱的地区。这是由于来自于南海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以及从印度洋、孟加拉湾过来的水汽输送比较弱,造成了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出现比较严重的少雨和干旱情况。而相反,在西半球、北美等地暴风雨比较强。

田以堂:“气候变化异常,我们国家包括世界上都是公认的,气候异常给我们国家以后增加会极端气候事件,就是说洪涝可能多,干旱也可能多,频次会增加。”

面对持续发展的严重旱情,党中央、国务院对冬麦区抗旱保苗、保夏粮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去年冬天以来,多次对抗旱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着力抓好当前抗旱保苗工作,千方百计减轻旱情损失。

田以堂:“回良玉总理在一个月内有四次抗旱重要批示,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国家防总、水利部等部门在元旦前夕发出了《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对抗旱工作进行了部署;随后在1月上旬,召开了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冬春抗旱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1月20日,又召开了北方冬麦主产区7省异地抗旱会商会;春节前财政部下拨了1亿元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支持重旱区开展抗旱工作。

田以堂:“过了节以后我们派出四个工作组分赴八个省区,最近又有两位部级领导带队再到旱区去,协助地方做好抗旱工作,同时我们最近还要上财政部再安排一批特大抗旱经费,支持旱区抗旱工作,同时我们加强水量的调度,确保开辟水源,确保抗旱用水。”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各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526万人、开动机电井75万眼,泵站4934处、抗旱机动设备71.1万台套,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3.8亿元,提水引水40多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浇灌面积7460万亩。与此同时,5000多支县乡抗旱服务队从去年冬天以来每天活跃在田间地头,累计投入抗旱机动运水车3.5万辆次,帮助群众完成抗旱浇地500多万亩次,解决了50多万人次和2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2月4日启动II级抗旱应急响应,而就在一天后,今天国家防总拉响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

田以堂:“今天上午国务院开会,我们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已经确定国家防总启动一级响应,抗旱启动在历史上是首次。”

半小时观察:抗旱也要讲“科学”

红色警报已经拉响,大半个中国已经处在史上少有的春旱威胁之中!我们看到,在中央政府的紧急动员和布暑之下,各地政府机关和广大农民正在集中力量与旱情进行着争分夺秒的抗争。

和去年春天南方的冻灾相比,今年北方的灾情延续的时间可能更长,范围可能更广,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和水灾,冻灾一出现就来势汹汹不同的是,旱灾的发生是悄无声息的,但它却有可能愈演愈烈。所以,我们必须对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首先要保障人和生畜的饮用水,其次农业用水也要在科学合理的时间内到达。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科学预测气候变化,对随后的天气情况要有及时准确的预测,并做好最充分的预案准备。只有科学应对灾情,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避免粮食大幅减产的危险。

灾情发生了,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和主动,工作重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调整到位,这的确令人欣慰。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目前中央投入巨资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必需抓住这个机会,还清历史上的水利建设欠账,完善抗击旱涝灾害的水利设施,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周人杰 记者:王亚丹、姜龙飞、李想 摄像:徐胜、李慧) 江小a


相 关 新 闻

新 闻 推 荐

甘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

·高度重视旱情 天水市积极采取措施抗旱救灾
·中国红十字总会赴清水县督查灾后重建工作(组图)
·甘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图)
·在秦安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秦安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图)
·组图:麦积区庆新春全民健身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政协清水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组图)
·麦积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开展12大项文体活动
·正月初十,张景辉慰问科技功臣李维谦(组图)
·正月初十,李文卿前往市财政局向干部职工拜年
最 新 图 片
菲律宾立法争夺中国岛屿 划界难获联合国通过 杭州居民用2009颗汤圆拼成一面国旗(组图) 中情局局长将中国列入09年美十大威胁之一(图 太原数百村民田野中摆“福”字祈福祖国(图) 专访温家宝:我们很清醒 中国救不了资本主义 萨科齐对第一夫人千依百顺 承认妻子干预政务

 资讯快递
·经济半小时:北方大旱可能造成比冰灾更严重后果
·日本强硬处理钓鱼岛问题 疑麻生为大选笼络人心
·专家表示公务员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正在讨论
·国家防总首次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中国四成国民财富投向美国 举国之力帮富国埋单
·云南临沧副市长肇事一度消失10天 网友捅出真相
·感动中国年度特别奖破常规 授予全体中国人(图)
·“超囧冥币”现身网络 网友反感称创意恶心(图)
·甘肃受旱面积达1500万亩 20万人发生饮水困难
·外交部就日本加强对钓鱼岛实际控制的举动答问(图)
·杭州居民用2009颗汤圆拼成一面国旗(组图)
·2009春晚获奖名单曝光 赵本山小品落败(组图)
·布朗就温家宝在英国演讲遭干扰亲笔致信道歉(视频)
·赖昌星已获得加拿大工作签证 欲重操房地产旧业
·河南破获涉嫌传播淫秽色情网站“乱伦熟女”案
·全国两会下月召开 李肇星 赵启正将担纲发言人
·印度海军否认其潜艇在索马里遭中国军舰围困(图)
·宣布成功克隆人类胚胎者回应学历造假质疑(图)
·郎昆执导央视元宵晚会 部分春晚被毙节目复活(图)
·美国报告贬低“悍马”军车 称其是“死亡陷阱”
 博 客
·沐春风:家乡新亮点——乡俗文
·李永生摄影:正月里来闹社火(组
·佟家宝摄影:毛选选作品鉴赏(组
·麦积烟雨人:难忘的玉米面撒饭
·杜松涛的个人空间:社火表演(组
·李永生的个人空间:春打六九头
·石门夜月:昨日立春 今日也立春
·风影的个人空间:淡了的年味
 播 客

·春晚魔术露陷一幕
·赵本山隆重登场《不差钱》
·纵贯线经典老歌串烧(视频)
·成龙陈奕迅谭晶献唱《站起来》
·周杰伦宋祖英与神秘男孩合唱
·现代舞蹈《蝶恋花》 (视频)
·多媒体舞蹈《城市变奏曲》
·视频:天河热土(演唱:吕继宏)
 娱 乐

·孙泰英挺大肚拍写真 待产准妈妈光彩照人(图)
·2009春晚获奖名单曝光 赵本山小品落败(组图)
·郎昆执导央视元宵晚会 部分春晚被毙节目复活(图)
·杨钰莹唯一参演电影剧照曝光 穿泳衣再现清纯(图)
·《不差钱》情节成真 小沈阳可能上《星光大道》
·艺人出场费遭泄露 成龙周杰伦过百万(组图)
·网友挖掘春晚魔术玄机 魔术师称尚无人猜中(图)
·熊黛林与男模扮演情侣 疼男友羞谈闺房按摩(图)
·央视春晚收视率公布 “英伦配”成最高收视节目(图)
·新加坡混血模特因人体彩绘一夜爆红(组图)

 社 会
·云南临沧副市长肇事一度消失10天 网友捅出真相
·“超囧冥币”现身网络 网友反感称创意恶心(图)
·英国钢管舞女郎潜心读书想转行当律师(图)
·揭秘租恋人过年众生态:门外是演戏 门内是交易
·“天津新闻联播”内部恶搞视频网上热传(视频)
·天津电视台内部视频热传 真假主播联袂恶搞(图)
·运钞车撞轿车侧翻 村民救人后死守枪支(组图)
·网友曝某公司招聘条件: “能接受成为性伴侣”(图)
·浏阳否认政府燃放50万响鞭炮 称事发地原在山东
·元宵夜将上演“半影月食” 天气晴朗可肉眼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