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谷讯【通讯员 李杰】“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谷县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方针政策。按照乡镇“七有”和村(社区)“五有”总要求,强举措,筑牢安全防线、出实招,提升应急能力、求实效,确保稳步发展,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水平,稳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来指导教育应急队伍,凝聚共识,为加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成立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各分管领导分别负责联系乡镇基层应急管理和能力建设工作。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列出具体工作项目,落实工作责任,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协调推进工作,形成齐抓共管推进工作格局。二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注重教育引导队伍牢固树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利用主题党日、党建活动、学习强国APP等多种方式,将思想政治学习融入应急管理全过程,确保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印发《甘谷县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深化“定责、履责、考责、问责”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建设。各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队员信息档案资料,定期开展综合应急训练演练,开展本辖区灾害事故紧急避险、人员疏散、控制危险源等先期处置工作,协助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有关应急处置工作,按照拉网排查不遗漏,铁腕除患不留情的原则,全力以赴抓好应急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应急能力。打造高素质应急队伍,切实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水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急力量。一是针对应急管理特点,建立素质优良、结构优化、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专兼并存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各乡镇整合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部门职能,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在行政村设立应急管理站,承担应急处突工作。全县15个乡镇均明确了工作机构,各乡镇落实专职人员30人,兼职工作人员42人。二是按照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要求,各乡镇统筹社会救援、企业救援力量和民间公益组织、退役军人、机关干部、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可调动应急力量,组建乡不少于30人,镇不少于4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足量的救援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明确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各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共15支641人,405个行政村,10个社区组建不少于10人的应急突击队,全县共组建应急突击队415支4896人,应急突击队员均按照“六个一”标准进行装备配备。三是建立由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负责人、相关工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应急指挥体系,统一指挥队伍力量、调配装备物资,统筹灾害事故信息接收、会商研判和应急处置。积极推进乡镇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系统建设,实现灾害事故应对“四个统一”(统一监测预警、统一信息发布上报、统一抢险救援组织、统一应急指挥)。今年以来,各乡镇共修订各类应急预案90余个,组织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620余场次,基层现场处置和应急实战水平显著提升。
聚焦主责主业,落实责任担当。坚定清晰明责,高质量构建责任体系。一是责任到底,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并履行组织制定应急责任清单、年度任务清单等4项领导责任,着力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二是建设信息化平台,以党建为统领,依托“甘肃党建”视频系统,推动全县基层党建信息化指挥平台与应急管理工作融合,实现点对点视频连线基层党组织,有效将预报预警、转移避险、救灾救助、宣传教育等延伸至村级党组织。三是网格共治,整合现有灾害信息员、护林员等网格资源,加强与综治、消防网格员融合,一体化推进“多员合一”的综合性应急管理网格队伍建设。全县乡镇、行政村(社区)两级共有应急管理网格员460名、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1名,打造基层应急管理格局。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