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带雨的梨花,枕着唐时的遗梦,携着十六国时的风雨,盛开在西凉国历史的天空下,风致而婉约,忧伤而美丽。在一树树梨花的辉映下,穿过时光的薄雾,隔着那道不算太长的雨线,尹夫人,今日我仿佛又一次看到你梨花般清丽的面容、端庄的品质和巾帼英雄的豪气。黄沙漠漠,大漠孤烟,掩不住你如花似玉的美丽容颜;岁月轮回,千年流水,带不走你起承转合的人生故事。你那大起大落的戏剧人生,悲欢离合的传奇经历,穿越西域空远的古道,穿越唐宋舒卷的烟云,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遥记、惦念。
公元363年,你出生于天水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尹家,虽非名门之后,亦是陇西望族。少女时的你,纯贞秀美,天真烂漫,宛如梨花带雨,恰似空谷幽兰;天资聪颖,慧质兰心,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纯洁似玉,芬芳如兰,花间荡秋千,倚门嗅青梅。虽是女儿身,却有男子气。淡扫娥媚,流露的却是儒家的翰墨清香;秋水盈盈,闪烁的却是理性的智慧之光。家族寄予厚望,才名远播陇右。自比汉之班昭、晋之左芬。花苞待绽之时,情窦初开之际,曾私下对闺中蜜友云:“非公侯不嫁。”
李暠,字玄盛﹐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裔孙,聪明好学,年轻有为,文武双全,胸怀抱负,史书上说他“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学。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英雄美人,惺惺相惜,曾经错过,今又萍聚,于是在那个一地梨花香的季节,你和李暠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从此,夫唱妇随,相亲相爱,同心同德,共创大业。红销帐里,纵论天下大势,鸳衾枕边,谈论西凉局势。
公元400年11月,在你的支持襄助下,李暠建立西凉政权,定都敦煌,是为西凉。称王后,他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立你为王后,共同参与朝政。你分析时局,见解深刻,藏否人物,入木三分,你劝李暠抓住时机,及早完成统一河西的大业,他由衷地说:“我不止是得一西施王嫱,还得一诸葛耳!”当时谚云:“李尹王敦煌”,尊敬的称你为尹夫人。
西凉政权建立后,你不断显示出了你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你以一个女人特有的细腻和温柔,包容和母性,敏感和理性为西凉国的发展和强大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公元405年,为了抵御北凉,你建议迁都酒泉,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你深厚的儒学修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你治国的理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你提出了“兴儒重农”,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18年间,西凉“年谷频登,百姓乐业”,成为河西走廊西部割据政权的政治中心之一,势力远及西域,李暠也被奉为兴圣皇帝。对外,你向往大一统,对国家分裂痛心疾首,心怀深沉的爱国情怀。你劝李暠奉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为正统,期望祖国的统一。你善良的心地,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你提出的每一项治国措施都散发着动人的人性光辉,那些在你的建议下修筑的 “靖堂”,修建的泮宫,设立的县学、州学和医学,成为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议论朝政、检阅武事的重要场所,为弘扬汉族文化,传播汉族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你以你的智慧和胆识,协助李暠重武功,抓文治,把西凉国治理得“兵无血刃,坐定千里”,真是功莫大焉。所以时人尊敬地称你为尹夫人,把西凉政权称为“李尹政权”,这绝非溢美之词,更非姑忘之言,而是历史的实情,真实的写照。
公元417年,是你生命中的又一个拐点,又一道坎。那一年的冬天似乎来得特别的早,漫天飞舞的雪花,犹如纷纷凋谢的梨花,映照着你苍白的面颊,一生一世的雪仿佛都在那一年下尽了。那一年,西凉国的开国皇帝,你的丈夫李暠因病逝世,你心灵的天空顿时黙然失色,你情感的世界血雨横飞,你那颗刚刚血色丰满的灵魂,再度跌入到万丈深渊之中,你仿佛被人抽去了脊梁骨,内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和无助。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小灾祸往往勾引着大灾祸,结伴而来,直至把你推向命运的深渊。李暠去世后,儿子李歆即位,但你深知,你这个儿子志大才疏,好大喜功,不修内政,不恤民力,一味恃强呈勇,毫无权谋机变。在那个群雄逐鹿,草寇并出的乱世年间,你对儿子不无担扰,更对国是深感忧虑。果然李歆即位不久,便欲攻打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在这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你忍受着巨大的丧夫之悲,以国事为重,以太后和母亲的双重身份,苦口婆心的规劝儿子,国家初创,财力困乏,万不可轻举妄动。且先父尸骨未寒,临终前再三叮嘱,要审时度势,审慎兵事,完成统一河西大业。但刚愎自用的李歆不听你的忠告,依然我行我素,攻打北凉,结果中了沮渠蒙逊圈套,全军覆没,李歆本人也战死于蓼宗(今酒泉东)。公元421年,北凉军队以党河水冲淹酒泉城,西凉国亡。你也成为沮渠蒙逊的阶下囚,掳于姑藏(今武威),囚于武威北郊的窦融台上。但你尊贵优雅的气质,刚强坚烈的气节,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震摄了沮渠蒙逊。他景仰你的人品,敬重你的为人,折服你的节操,赞赏你的忠贞,因此他并没有加害于你,还特地在窦融台上为你建造了一座“夫人台”, 亦称皇娘娘台,供你居住。
岁月随你无声的滑落,你虽然离开了那个战乱频生的人世,也没有看到大一统的凉州,但你善良的心地,高贵的灵魂,仁爱的宽广胸襟,深沉的爱国情怀,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赞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自称是西凉国王李暠的“十六世子孙”, 为纪念先祖,在此修建寺院以祀,取名“尹台寺”。唐肃宗时,边塞诗人岑参登临此台,还专门写了一首怀念你的诗:“胡地三月半,犁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岁月辗转,四季轮回,而你就像尹台寺院内那株清绝的梨花,千百年来,盛开在人生况味的背景里,辗转在四季交替的轮回里。那挺拔的身影,亭亭的芳姿,不失绽放的凌励,无意谢去的从容,生前在气节中美丽,死后在纯洁中永生。你用你的聪明和智慧,才识和胆略,在十六国那个混乱的年代,划出了一道温柔优雅的美学弧线,把自己永远定格在西凉国历史的天空中,定格在爱好和平的人的心目中。刊发时有删节。
(王琪,甘肃省作协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甘肃日报》、《天津日报》、《读者。乡土人文版》、《丝绸之路》、《华夏散文》、《散文选刊》等100余种报刊发表历史文化类散文200余篇,荣获第27届全国地市报新闻奖、第五届黄河文学奖等奖项,多篇作品收录各类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