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审议快讯
甘谷代表团
第3期
大会秘书处 2015年1月15日
适应经济新常态 促进全市大发展

1月15日,甘谷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计划、财政三个工作报告。

杨维俊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得比较扎实,先后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总的出发点一是谈工作要“实”,二是拿项目和数字说话,三是不讲大话和空话。
过去的一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一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较好,主要指标增幅在全省的位次都有前移,赶超进位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关于2015年的工作安排,主要考虑了以下六点:一是更加注重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对一些经济指标进行了适当下调;二是更加注重自我加压,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主旋律,努力做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三是更加注重项目工作,认真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的作用;四是更加注重提高综合实力,通过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几个新城的开发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五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把天水的发展放在全省全国的大局中去考量;六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努力使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更多地惠及老百姓。
关于甘谷县的工作,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指标和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前列。下一步,一要在谋划实施大项目上做好工作,特别是要承接好开发区的“扩区增容”,引进实施一些投资体量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二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开发,加快川道地区蔬菜产业和山区林果、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要继续加强城市建设,以310国道改造和麦甘二级公路建设为契机,抓好沿线小城镇和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温利平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客观总结了全市2014年的工作亮点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打算,是一个成熟的报告。201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效,令人鼓舞。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改善成效显著,主要指标位次均有前移。更难能可贵的是,报告直面矛盾,不回避问题。只有找准问题,才能找准全市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报告对2015年的重点工作从九个方面作了安排,重点突出,积极可行,符合天水实际,顺应了全国经济发展大局,切合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新变化的发展理念。通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对于甘谷县的工作,我建议:一是大力加强非公经济发展;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不断强化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四是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马忠福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文风朴实,是一个实在的报告,令人耳目一新。2014年的政府工作,一是政府敢作敢当,勇于作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形势,天水经济指标实现了赶超,来之不易;二是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总结全面、透彻,为2015年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切实可行,发展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值得期待,我完全赞同这个报告。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

贾忠慧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客观全面、实事求是,2015年工作安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工作思路完全符合中央和省上的大政方针,也符合天水实际。今年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略有下调,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既积极又实在。报告鲜明的特点是对县区工作说得多、说得细,对于一些重点项目点得多,其中与甘谷有关的达22处,说明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我们对做好2015年工作有信心,更有动力。
2015年甘谷的发展有很好的机遇,一是城建交通项目多。全市的大项目有5个涉及甘谷,对甘谷工商业发展、拓展城市规模有很大的支撑;二是工业方面全市扩区增容布局在甘谷,2015年要启动10平方公里工业区,为甘谷工业发展增加了强大后劲;三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实施渭河川道20万亩蔬菜大棚改造,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四是商贸流通业有很好的前景,其中浙江商贸城二期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汽配城、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试点等项目的建设,对于甘谷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历史机遇,这些机遇,使我们信心倍增。我们要把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再梳理、再研究,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一定把各项任务完成好、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