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聚焦:
甘谷:科学规划 规模开发 搭建农业增效平台
初冬季节,当您进入磐安镇五坪。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笔直的机耕路,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一块块精耕细作的良田和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农田防护林,散发出现代农业的浓浓气息。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为该县描绘出了一幅幅“田成方、渠成网、林成带”的精美画卷。

近年来,该县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择优立项、规模开发”的原则,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中心,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不断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展小流域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磐安镇小流域治理项目是该县2013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该项目区涉及磐安镇的谢家坪、李家坪、裴家坪、五甲坪、十甲坪5个村,生态治理总面积1.05万亩,项目计划总投资1050万元。项目共完成以机电井和高位水池为主的水利提灌工程5处,新修和改造机耕路13条39公里,营造生态林7900亩,新建果椒园2300亩,项目区内灌渠相连、农路相通、树林成网、农田成方,无论是川道区设施蔬菜,还是山地区果椒种植,高效农业的发展雏形已经成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让这片广袤大地充满希望,“现在路修通了,我们的农资能上山了、农产品可以外运了;水引上山了,使这片山荒地重焕生机有了保障,万亩生态林和经济林的种植,又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十甲坪村民张方武说。

天灾无情人有情。记者来到张家沟段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工现场:到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场面,有的在备土垫路基,有的在铺砌U型防渗渠……机声隆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今年入夏以来,甘谷县境内接连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磐安镇张家沟段农业综合开发机耕路、护堤和灌溉渠道损毁严重,该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先后投入水毁维修资金120多万元,其中争取省农综办自然灾害损毁工程维修资金80万元,全面组织开展了水毁维修工作。共组织抢修道路38.6公里,维修U型渠道15.2公里,维修道路和渠系建筑物32座(处),修复进水口3座,维修提灌工程5座,从而保证了农综项目工程的正常运转。甘谷县农综办副主任程小武说道。凑到我们跟前的施工方负责人石小虎在谈到施工技术规范时有板有眼“我们将在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加班加点,力争在封冻前全面完成护堤和渠首工程,保障两岸反季节蔬菜的冬灌需求”。

乘车行驶在磐安镇五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田间的柏油马路上,一条条笔直的灌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县农综办主任王文禄告诉记者:“这是县农综办筹措30多万元承建的U型渠衬砌及配套建筑物工程,截止目前,共完成U型渠道衬砌2800米,渠系配套建筑物6处,超额完成了项目承建任务。该项目为蔬菜育苗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据了解,今年甘谷县共组织实施了以小流域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和农综部门项目为主的三种类型六个项目,涉及六个乡镇12个村,总投资1760万元。该县紧紧围绕全县“43633”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加大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搞好田、林、路、水综合配套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实施一批种、养殖和加工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