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甘谷县委把这项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工作、最大的任务,紧紧围绕省市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强化领导,统筹谋划,创新载体,狠抓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6位省市领导,37个省市部门,122个县直及驻县单位,共5085名干部,对接帮扶全县296个贫困村,8409户特困户,通过主动作为,倾心帮扶,帮办了一大批惠民实事,真正使双联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深入人心。即日起,本网特推出“联村联户”系列专题报道,旨在总结成绩,寻找不足,助力“双联”行动向纵深推进。
甘谷县民政局做实做优十件实事

今年以来,甘谷县民政局针对联系村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基础条件差、群众观念落后等现状,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加快脱贫致富,通过夯基础、兴产业、建机制、强班子,做实做优十件实事。
县民政局联系村为古坡乡古坡村、上店子村、下店子村,三个联系村共694户3053人,我局50名干部联系困难户62户(古坡村375户1679人,干部联系23户;上店子村191户823人,干部联系21户;下店子村128户551人,干部联系18户)。

夯基础,改善“四个条件”。一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筹资12万元为下店子村新建90平方米的村委会阵地(含卫生所);为上店子村村活动场所配套修建围墙、大门和进门台阶,并硬化了院内;筹资1.28万元硬化古坡村村活动场所院内。二是解决吃水问题,实施生命线工程。联系财政部门支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在下店子村实施人饮工程,已铺设部分管道;争取水利部门支持,实施生命线工程,投资100万元,为古坡村新建1000米河堤。三是解决行路难问题。与交通部门联系,筹资150万元,拓宽改造并实施硬化下店子村过村道路3公里;筹资130万元,拓宽改造并实施硬化上店子村过村道路2.8公里;采取扶助单位资助一点、乡镇投资一点、群众筹资一点的办法,筹资3万元,为古坡村新建便民桥1座,解决了该村通往对面沟300亩耕地的行路难问题。四是改变环境面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了庄间、院落环境卫生清洁活动,解决村边、路边、院边、房边等“四边”的“脏乱差”问题;年内安排危房改造共49户62.72万元,其中古坡村25户,下店子村16户,上店子村8户,每户补助资金12800元。解决“双联”贷款22户110万元,其中古坡村13户65万元,下店子村3户15万元,上店子村6户30万元。

兴产业,培育“三大板块”。一是架豆王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在上店子村连片种植架豆王350亩,在上店子村连片种植架豆王400亩,亩收入3000元,户均收入5000元,捐助化肥6.2吨,帮助解决地膜3吨。二是种植马铃薯。帮助联系村农户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籽种3万公斤,解决粉锈宁10箱。三是规模养牛。充分调动群众的养牛积极性,不断扩大牛饲养量,发展5头以上养殖大户10户,形成以肉牛繁育为主、繁育与育肥相结合,“马铃薯种植——薯秆转化——过腹还田”的内部循环。

建机制,搞活“两项经营”。一是搞好实用技能培训。与扶贫部门联系,200多人参加了架豆王种植、养殖防疫、栽植果树等实用技术培训班,为联系户联系劳务输出28人,介绍就业18人。二是组建扶贫互助社。从制约村里主导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入手,与扶贫部门联系,为下店子村组建扶贫互助组织1个,基金10万元,扶持贫困户160户。
强班子,加强“一个保证”。一是提升发展经济的能力,做脱贫致富的“主心骨”。针对村“两委”班子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的问题,帮助、指导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并修订近3年产业及公益事业发展规划,形成班子成员带头富、带动党员富、带领群众富的致富带富格局。联系村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了100%,困难户全部纳入了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在联系村开展重大疾病普查活动,为3户患重大疾病农户解决大病救助费用14000多元。二是提升凝聚人心的能力,做宣传政策的“扩音器”。在联系村开展了3次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伦理道德,宣传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省市县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社会管理宣传活动,参与群众300多人,印发宣传资料500多份。干部职工集资资金4300元,为联系村0-3岁儿童捐赠营养包。三是提升促进和谐的能力,做维护稳定的“减震器”。调查排摸出矛盾纠纷6件,其中:土地纠纷2件,邻里纠纷4件,我局帮扶干部通过上门劝说、协调解决等方法和措施,解决矛盾纠纷;给联系村首次入学的6名孤儿、单亲家庭、低保边缘户大学生按标准发放救助金1.4万元,为9名特困家庭子女每人资助了1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