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甘谷县委书记贾忠慧主持召开大像山六号窟抢救性保护性构筑物建设方案研讨会。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总建筑师、大像山六号窟抢救性保护性构筑物建设项目主任、教授杨帆,天水市文物局副局长、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市博物馆陈展部部长王来全;甘谷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王金慎,政协甘谷县委员会原主席李爱菊,甘谷一中原校长雒翼;县委副书记、县长申君明,县政协主席王玺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马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珺,县人大副主任韩金鼎,副县长潘慧琴,县政协副主席蒋小琴,县住建、规划、林业、环保、宗教、旅游及大像山镇主要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会议。
贾忠慧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杨帆就项目设计方案做了详细介绍,与会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做了发言,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强调,大佛保护楼阁复原是一项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优先保护的原则,力促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文物保护、旅游观赏为目的。在设计方案时,文化部门要按照国家文物局有关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的要求,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对大佛窟龛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论证,做到历史资料翔实,文本资料齐全,保护路线合理,力争提出确实可行的方案。

会议要求,相关部门、相关单位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稳扎稳打,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六号窟抢救性保护性构筑物。要在尊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尽量按照文献记载的资料、图片,复原大像山楼阁原貌。整体建筑应以汉唐风格为主,兼顾现代佛龛主流发展趋势及景区整体环境效果,做到建筑物既美观又与山体和谐一致、融为一体。

(市文物局副局长、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发言)

(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总建筑师、大像山六号窟抢救性保护性构筑物建设项目主任、教授杨帆介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