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欧阳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这轮改革的大原则、总盘子。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谋划推进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省委把推进改革作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关键举措,聚焦省情,统筹谋划,形成了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去年改革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紧跟中央部署,紧贴甘肃实际,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实施规划》,绘制了改革的“施工图”;统筹协调推进,完成改革方案、试点实施等重点改革任务309项;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取向,从小处着眼、细处发力,着力推进惠民生的各项改革,广大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健全完善机制,形成了既统一领导、合力推进,又分工负责、分兵把守的工作格局;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及时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各领域改革呈现“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局面,不仅有谋划、有进展、有突破,而且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取得了一系列利当前、管长远的改革成果。
二、今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和攻坚期。要紧紧抓住影响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规划好各项改革出台的时机、方式和节奏,推出一批群众认可,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硬招实招,不断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点要从六个方面发力。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理顺市场和政府关系为核心,突出转变政府职能、国资国企、土地确权颁证、精准扶贫、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等改革重点,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努力在民主制度建设、丰富民主形式、推进依法治省、加强城乡治理等方面迈出新步伐。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四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拓宽就业渠道、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遵循“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原则,织密编牢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兜底保障网。五是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夯实管党治党的制度基础。六是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3783”主体责任体系,健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常严的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各项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准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是为改革立的“规矩”。也就是,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有权不可任性”;改革不能平均用力,必须集中火力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改革不能玩虚的,必须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要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坚定改革必胜的信心。中央有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广大人民群众是热切期盼、坚定拥护,加上30多年积累的改革经验,只要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实现改革的目标。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以敢于革自己的命的魄力和担当、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面对问题不退缩,遇到矛盾不回避,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对看准了的事情、必须改的问题,坚定不移落实到位。善于攻坚克难。把最关键的环节、最大的险关“理出来、标明白”,精准把脉、精准制导,下大气力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点和焦点问题。
要体现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这轮改革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全方位改革,不能仅仅搞单个领域的调整和修补。这轮改革也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之间协调联动的改革,是改革的集成与互动,不是某一领域的单兵突进。实践中,要妥善处理好遵循规律与开拓创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确保改革任务相互协调、改革进程前后衔接、改革成果彼此配套。
要建立推进改革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管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增强自觉投身改革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容错机制,解决“不敢改”的问题,鼓励在改革中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建立激励机制,解决“不会改”的问题,提高广大干部推进改革的主动性和执行力。建立惩处机制,解决“不愿改”的问题,破除改革的“中梗阻”和“肠梗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改革部署,趁热打铁、乘势而上,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扎实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跟进解决,以改革的新气象、新成效,为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连辑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条件下的战略抉择,对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也是甘肃必须抓住的最大战略机遇。
一、深刻认识“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地缘政治上的中亚“棋眼”论。中亚地处欧亚交通咽喉,是大国博弈的“棋眼”,是我国国际战略中的必争必保必稳之地。二是地缘经济上的“腹地”外溢论。经济活跃的东亚和经济发达的西欧之间,有着广阔的待发展腹地,这正是我国资本外溢、产能外溢的理想空间。三是地缘文化上的“丝路精神”论。针对中国周边环境日趋复杂的实际,在“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指导下,首先经略好周边,成为“一带一路”外交的出发点。“一带一路”战略所秉持的正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是其要义。
二、全面把握“一带一路”的经济特征
“一带一路”的核心是经济,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重拾陆路经济。“一带一路”战略双管齐下,在加强海洋大国建设的同时,通过陆路全面向西开放,这势必让世界性的陆路经济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二是大国牵引经济。“一带一路”由中国这样的大国倡议和主导,中国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意一经推出,短时间内就有超过50个国家响应,大国引领的特征十分明显。三是外溢型经济。外溢型经济是传统外向型经济的升级版。“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流向主要是中国巨额资本和过剩产能的溢出。四是新秩序经济。“一带一路”经济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旨在以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为愿景,重构新的经济秩序。五是现代文明经济。“一带一路”经济是注重科技、注重环保、注重诚信、注重规划、注重和平的现代文明经济。
三、辩证看待甘肃的优势劣势
按照“一带一路”布局和对甘肃的定位,综合甘肃条件,甘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优势,也存在劣势,关键是洞察规律、把握机遇,主观能动、创造性应对。
关于战略通道:通道是优势,但只有通道没有其他,通道可能会变成劣势。只有将商贸物流枢纽、产业基地、人文交流基地等功能附着在通道上,通道才能真正成为优势。关于商贸物流枢纽:兰州作为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的地理优势远不及口岸优势。只有开辟货邮航空口岸,大力发展国际航空陆港经济,打开“天窗”,才能使地理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关于人文交流基地: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但文化产业过度依靠资源。只有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融合等新型业态,强化内容制作和资本运作,文化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关于能源资源:甘肃传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但传统能源资源型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处于劣势。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资源替代产业,并且形成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才能在传统领域建立新优势。关于政策支持:“三大平台”是甘肃特有的政策优势,但与新疆、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省区相比,甘肃仍缺少政策的含金量。如何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仍然是问题。
四、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
我们要围绕“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的国家定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13685”总体部署,努力将甘肃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黄金段。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一要既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也参与国内经济小循环。“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大循环”是中国经济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小循环”是指经济要素在国内各省区的流动。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眼睛既要向外看,更要向内看,全力吸收发达省份的科技、金融、资本和人才等要素,争取在国内经济“小循环”中多受益。
二要使战略通道既能通得畅,又能聚得住。作为国家战略通道,首要任务是保畅通,同时要想方设法在通道上聚集更多的经济要素,包括节点、平台、枢纽、基地,在通道枝干上“嫁接果实”,扩大通道的经济功能。
三要集中力量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国家将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写入“一带一路”规划,我们应该在国家各部委支持下,举全省之力将其办成体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意图,体现国际性、高端性、专业性,体现甘肃特色的常态化文化盛事。
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带一路”是我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就是:甘肃整体上成为“一带一路”布局中的重点省份,在国家向西开放的大战略中,甘肃由开放的后方变成了开放的前沿。因此,甘肃更有条件既借助国内发达地区力量,又借助丝路沿线国家的力量发展自己。挑战就是:“一带一路”带来的是全国性的机遇,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发达省区是轻装上阵,落后省区却要“负重”参赛,比如甘肃,还要同时集中精力解决自身的贫困问题。这是对我们智慧、决心、能力和作风的严峻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面对“一带一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必须在国家大战略中找到自己的小切口,把更多的具体项目牢牢地抓在手上。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践行群众路线
和双联行动中锻造好干部
吴德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建工作的主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这是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指南。
一、深入领会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我们要重点领会好三个方面。一是领会建设好班子的五项目标任务。中央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班子建设的目标要求,共有五个方面:建设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的领导班子,努力使领导干部在政治信念、党性修养、遵纪守规、道德情操等方面有大的提升;建设严守党规、依法执政的领导班子,努力解决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设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着力解决一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为官不廉、为官不为等问题;建设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领导班子,努力做到开拓创新、积极作为、破解难题,不安于现状、不囿于眼前、不掩盖矛盾;建设能力过硬、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着力提高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二是领会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好干部的五条具体标准:第一是信念坚定。关键看对党忠诚不忠诚,对党忠诚的最高境界是绝对忠诚。第二是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是全心全意。第三是勤政务实。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第四是敢于担当。敢于担当的最高境界是“铁肩担道义”,泰山压顶不弯腰。第五是清正廉洁。关键在于敬畏权力、管好权力,坚持权权、权钱、权色“零交易”,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三是领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充分认识政治生态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重点是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认真遵守党章,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坚决防止“七个有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防范和查处不良从政行为;领导干部带头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和促进者。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奖优罚劣的用人导向,重视在扶贫攻坚主战场、改革发展第一线培养选拔干部,重视选拔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努力为富民兴陇大业配好班子、选好干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一是要认真落实好新《条例》确立的选人用人制度规范。通过提高干部工作民主的质量、科学衡量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等措施,切实解决“四唯”问题。同时,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干部考察的内容和程序,坚决执行“十不准”纪律等。二是要认真落实好重点整治任务和日常管理措施。下功夫整治“带病提拔”问题,坚持挖病根、除病害,坚决不让带有硬伤的人蒙混过关;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三超两乱”现象得到彻底根治;严格抽查核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提高随机抽查比例,对拟提拔人选、后备干部人选及转任重要岗位人选做到“凡提必查”;深入整治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问题,一经发现就要记录在案并按有关规定查处;集中整治档案造假问题,全省将分三批进行审核,根据具体情形综合研判、妥善处理;推进“裸官”专项治理,开展副处级以下“裸官”清理;推进重点岗位干部交流,督促全省各地各单位有计划加大交流力度;实行谈心谈话、提醒、函询等制度,强化巡视成果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三是要认真落实好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凡出现“带病提拔”、突击提拔、违规破格提拔等问题,都要对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倒查。我们将秉持“宽是害、严是爱”的组织工作传统,从各个环节从严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建立常态化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制度,推动全省干部队伍建设风清气正。
三、持之以恒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从干部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为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具体表现在:拧紧了“总开关”,思想更加纯洁;增强了纪律和规矩意识,政治更加坚定;规范了用权行为,服务群众更加主动;矫正了日常生活方式,生活情趣更加健康;纯洁了政治生态,从政环境更加优化。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改落实任重而道远,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要一抓到底,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进行整治,民生问题要格外认真解决,要按照中央部署扎实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四、在深化双联行动中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双联行动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对锻造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拓宽了干部了解村情民意的途径,为干部接受群众观点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大课堂,为干部能力提升搭建了新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改进。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坚持逢提必下制度,坚持在双联和扶贫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真正让那些在基层一线真抓实干、吃苦受累的好干部得到重用,为深化双联行动、推动精准扶贫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泽巴足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了进一步部署。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法治的认识、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建设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前,我省社会矛盾多样多发,既有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社会保障等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性矛盾,也有因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问题引发的特殊性矛盾。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可能还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些矛盾,我们要正确理性地看待,既不能一有矛盾就惊慌失措,不敢作为,也不能听任矛盾发展蔓延,而是要及时有效加以预防化解,防止矛盾积累、激化,影响社会大局稳定。预防化解矛盾,法律始终是最主要的依据和手段。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矛盾,才能使社会关系真正稳定下来,最终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可以说,当前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是由利益诉求引起的,维稳首先要维权。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首先要看是不是我们工作上有问题。如果我们工作不到位或出现失误,导致群众利益受损、蒙受冤屈,那就要赶紧去改正和补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平息事件。但现在的难处在于,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交织在一起、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诉求交织在一起,有的场面复杂,稍有不慎会局面失控,造成大的事端。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守住依法处置这个底线,不能无原则迁就,或者乱开口子,防止埋下更大隐患。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要落实问责制。对实施打砸抢烧等过激行为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处理,维护法治权威,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
信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处理信访问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重要考验。近几年,我省“案结事不了”、缠访闹访、赴省进京非正常访等问题比较突出。这里面除了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显现等客观因素外,工作层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简单地“花钱买平安”,在解决信访问题时超出法律政策规定,一味地满足上访人的无理要求,客观上助长了非理性、非正当维权行为。对群众上访,第一位的是依法按政策解决其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党的宗旨的要求,也是彻底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途径。依法处理信访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违法上访要依法依规处置。尤其是对组织、煽动、串联和幕后操纵他人上访,把上访作为捞钱工具,以上访为名聚集滋事、冲击国家机关,或者在重点地区、敏感部位聚集闹事、扰乱公共秩序的,要坚决依法打击。在这一点上,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关键时刻能站出来为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同志说话撑腰。否则,搞具体工作的同志会左右为难、出力不讨好,信访秩序也就难以真正好转。
应当看到,当前许多矛盾的发生,与一些群众不懂法、不守法有很大关系。基层同志反映,这些年我们对群众的教育特别是法治教育放松了,导致一些基层群众法律意识不强,遇事不是找法靠法,而是找人靠闹,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很大困难。有的群众只强调自己有什么权利、应享受国家哪些政策,而对于应该履行的义务和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则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一些当事人打输了官司,只要他认为自己有理就不接受裁判,而不区分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更不管程序、证据方面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氛围。法治宣传教育要创新方式,注意研究基层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用他们“能看懂、听得进、易接受”的方式释理说法,通过身边的案例教育引导群众信仰法治、遵守法律,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教育,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需要强调的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并不是说所有的矛盾都要通过诉讼来解决,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只有一种纠纷解决机制,美国大多数案件都未到达开庭审理的阶段,就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了解决。对于我们这样人口规模如此巨大、国情如此复杂的国家,更不可能凭某一种方式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必须发挥政治优势,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用好调解、仲裁、教育疏导等方式,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但不论通过什么方式,都要依法进行,符合法治精神和法律原则,实现法治思维和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咸辉
近年来,我省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中,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的需求,着力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生存、生产、生活和发展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繁重,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特别是教育发展、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更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重要方面。
一、教育是民生之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动力,按照“三个优先”的原则,不断改善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要着力推动学前教育向贫困地区延伸,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要扎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要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优化城乡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布局合理、多样特色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新格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打通中职、高职到本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要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要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二、就业是民生之本
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挖掘政策潜力,制定出台更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就业。(转3版)
(接2版)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和就近就地就业。要积极拓展服务业吸纳带动就业主渠道,引导各类劳动力到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创业就业。要切实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推动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新创业的氛围。
三、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
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阀”“稳定器”。要深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各项重点任务,不断提高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并轨。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与新农合制度整合,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保障覆盖面。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工作体制机制,探索社保经办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五险合一”征缴,健全合理的社保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各项社保提标任务。适当扩大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积极探索社保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的渠道,确保基金保值增值,更好惠民生、助发展。
四、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要着力增加低收入人群工资性收入,落实新调整后的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套、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全面实施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尽快研究出台并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工作津贴实施办法。实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对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进行调整规范,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强化实用技能培训增加农民收入,使每位有受训意愿的农民都能得到技能培训,使受训的农民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带动家庭收入较快增加。
五、医疗卫生是民生之盼
要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牢牢把握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促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项制度更加紧密衔接,切实缓解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要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工作,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多点执业医疗模式,推动医生、患者、资金“三个下沉”,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推动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成果,降低虚高的药价和医用耗材价格。要深入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变被动医疗服务为主动健康服务,实现未病先防和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要鼓励和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努力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六、食品安全是民生之重
要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确保企业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着力解决人员配备、办公条件改善、执法装备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抓好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完善扶优汰劣的产业政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快省人大立法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的步伐。要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监管无缝衔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违法犯罪分子付出高昂代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健康”,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