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党员的深情期待
——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仲兆隆
本报记者 张 倩
虽然已离开甘肃领导岗位多年,但对于甘肃的发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政协原主席、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仲兆隆却始终牵挂于心,满怀期待。
“从1968年算起,我在甘肃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了40多年,可以说,亲身经历了甘肃改革开放的各个发展阶段,亲眼目睹了甘肃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说起甘肃,仲兆隆充满深情;谈起发展,他希望尤多。
“当前,我省发展处在落后地位,如何打破常规、突破困境,加快发展、奋起直追,使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让陇原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应当是甘肃百姓最集中、最迫切和最大的愿望。”仲兆隆说,听了王三运同志所作的报告,十分振奋与鼓舞,对实现这个美好愿望充满了信心。他说,报告主题明确、主调突出,工作部署和发展方向清晰系统,工作举措实在有力。特别是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和“十大重点行动”,明确了我省未来发展的中心任务、方向和途径以及具体措施、办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如果让我给这次党代会报告打分,那我打‘优秀’! ”曾主持参与过四次省党代会报告起草工作的仲兆隆笑着说。他认为,报告统揽甘肃全局、围绕中心、谋划未来,是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央对甘肃工作要求,符合甘肃省情实际,符合全省人民愿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好报告。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洋溢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充满了对做好甘肃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革命激情,一定会起到鼓舞士气、温暖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
能否落实好报告精神,是仲兆隆十分关心的问题。他说,要切实把这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克服“宣传一阵子、雨过地皮湿”、空洞无物的表态等形式主义。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出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措施,真正做到全省上下思想认识一致、方向目标一致、行动步调一致。
仲兆隆说,虽然纵向比较,甘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横向比,我们与全国的差距还在拉大。因此,在看发展成绩时,我们应多做横向比较,不能满足于“步子不大年年走,成绩不大年年有”,而是要敢于打破常规,打破固定思维,打破守成有余、创新不足、四平八稳的惰性,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甘肃是穷省,但要做到‘人穷志不短、省穷劲更足’”。仲兆隆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为了发展“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精神状态,克服浮躁情绪,把积极性、创造性真正凝聚到发展上来,踏踏实实地在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
“事情是人干的,人最关键。”仲兆隆希望,大胆改革创新,完善用人机制和办法,发现、培养、起用一大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唯有如此,实现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才有希望。”他说。
仲兆隆深情地说,甘肃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相信以本次党代会为新的转折点,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