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全省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田宝忠
去年以来,省民政厅党组把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有效扩大了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至目前,全省社会组织党组织总数由活动前的614个增加到3400个,整体组建率由活动前的5.3%提高到29%。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明确党组(党委)书记为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党建工作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把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民政部门整体工作中统筹安排,做到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督促指导各市(州)、省属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全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顺利推进。指导各地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推动各级民政部门普遍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武威、定西和玉门率先设立党工委,武威、定西两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已覆盖所有县区。
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努力提升组建率。落实社会组织兼职工作人员中的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专兼职工作人员达到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必须建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建立联合党支部,没有党员的由业务主管单位选派党建指导员帮助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新思路,有效解决了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低的难题。从省属89家业务主管单位中确定15家重点联系单位,签订党建责任书。结合年检,积极推行了“双报双推”工作,要求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严把审批关和年检关,社会组织在成立登记时要报告党员情况,在年检时报告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活动情况,推动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的组织,推动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正常开展。
突出主题,完善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省民政厅指导本厅所属9家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率先设立党组织。市、县两级民政局也按照省厅的做法和要求,成立所属社会组织党组织,起到了带头引领作用。省建设厅把党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党组各成员,所属19家社会团体很快建立了党组织。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措施,组成多路工作组对5个省属业务主管单位、9个市(州)、18个县区和33个乡镇开展督查。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市(州)有810个社会组织党组织、18350名党员向社会公开作出服务承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54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84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530件。
创西部高校发展之先 争全国同类院校之优
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智平
兰州理工大学被确定为教育部领导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以来,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根据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创先争优联系点高校要“在教育改革发展中走在全国本类型单位前列”的要求,学校先后两次召开创先争优活动专题研讨会,两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有效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了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实行创先争优党政领导“双组长负责制”,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并专门设立了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等5个专题工作组,强化分类指导,从组织上保证了创先争优活动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确保了党政齐抓共管,避免活动与工作“两张皮”。
围绕中心,创新方式,创先争优活动主题突出,特色明显。学校党委确定以“创西部高校发展之先,争全国同类院校之优”为主题,以“干部党员带作风,教师党员带教风,学生党员带学风,整体推进学校改革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为载体,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力争使学校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型院校前列。在全校开展标准化党支部、示范性党支部和标兵党支部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动创新项目立项工作,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在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对各学院学生“党员之家”进行了整合,新建了两个校级学生“党员之家”,开通了“网上党校”,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
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挖掘校内先进典型,注重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带动身边的人,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师生、校友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德,激发了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情。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党在我心中”万人红歌会,积极开展广场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品位。
为群众提供优质的道路运输管理服务
武威市运管局局长 李恒元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武威市运管局党总支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创先争优带来的实惠。
优化党组织设置,强化协会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积极推行“总支带行业、支部加协会”的党建工作模式,成立了出租、维修、驾培3个行业协会党支部。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活动,将找出的238名“口袋”党员全部纳入正常管理,并培养发展党员46名,壮大了行业党员队伍。成立行业工会、妇委会及团支部,在企业和班组分层设立工青妇组织,将200多名团员、900多名妇女纳入管理,形成了党群共建共创的局面。
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提升一争创”活动,着力打造行业特色品牌。党总支提出了行业管理规范化、运输服务标准化等10项运输行业为民服务举措。党员围绕如何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文明服务和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分别做出承诺。深入开展安全马、诚信马、卫生马“三马”文明创建活动,每月将考核加分、扣分情况记入驾驶员诚信档案,每季度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年末对各类示范车进行摘牌或授牌,激发了全行业创先争优的主动性、积极性。评选命名了28辆“青年文明号”、101辆“巾帼建功号”、303辆“工人先锋号”示范车,评选树立了152辆“共产党员示范车”。近两年来,出租车驾驶员归还乘客遗忘物品及现金达800多起、价值100余万元,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破解运输发展难题,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运输服务。将估算总投资达10.7亿元的32个项目列入了《甘肃省道路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年争取省上项目投资2818万元,续建和新建5个客运枢纽项目、21个乡镇客运站、184个候车亭项目。开通金武快速公交,拓宽乡村公交三、四级网络,在重点乡镇探索发展镇区出租,解决了道路客运通达深度不够、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开运邮合作先河,互惠互利、资源共享,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能。在全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服务”百日竞赛活动,解决了安全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各车站加强安检、车检、门检及GPS监控,实行划区作业、封闭管理,解决了站外发车、兜圈揽客、乱停乱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