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5月5日讯(记者施秀萍)“风雨同舟舟曲不屈——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主题展”自4月28日在省博物馆开展以来,吸引了各界人士踊跃参观,社会反响强烈。截至目前,有近2万名观众参观了展览。
今天上午,省博物馆刚开馆,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1600多米的展线上,230余幅照片全景式地展现了舟曲抢险救灾中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在一张张图片前,人们驻足、沉思、眼眶悄然湿润。曾在舟曲工作20多年的晏书进夫妇注视着露出“城关桥”标志的图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太惨了!”晏书进难掩伤心,满含泪水地说。“以后的舟曲会更好,等建设好了咱们回去看看,再到城关桥上走一走。”老伴满怀信心地说。来自甘南民族师范学院的靳强,拿着相机仔细拍下每一张图片。“看到这些图片,感同身受,心情很沉重。”靳强打算将图片刻成光碟,做个电子相册保存下来。在“党中央心系舟曲”展览单元前,旅美画家李自健看得格外认真,他感慨地说:“中国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兰州军区装备部干部王利军在党旗高高飘扬的图片前驻留许久,他说,“灾难证明了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两本厚厚的留言簿上,写满了观众的留言。“震撼”、“大爱无疆”、“明天会更好”等词句频频出现。70多岁的老人张兴义留言道:“深感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观众李腾、包育飞留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坚韧、勇敢、友爱的精神成为世界民族之典范!”七里河小学学生曾文睿表达了美好的祝愿:“愿舟曲同胞早日重建家园,灾区小朋友快乐成长。”
据悉,自开展以来,平均每天有2500多名观众进馆参观,最多一天达3300多人。参观者中,有学生、部队官兵、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也有外地来兰游客。其中,普通兰州市民参观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1.3%。展览将于5月12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