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抓好“八个着力点”
——进一步推动我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 刘永富
招商引资无论对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就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省经济总量小、自身投资能力弱,但发展又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招商引资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也时刻催促着我们要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2008年以来更是把它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结构调整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陆浩书记、徐守盛省长多次作出指示,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及时给予指示和提出要求。通过全省上下群策群力,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思想观念明显转变。各地各部门向市场要资金的认识更加明确,不仅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更要向市场要投资,向国内外要投资,从开放中找资金。“你赚钱、我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在招商引资中各地各部门舍得拿出好项目。招商引资更加理性,不再饥不择食,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二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力度,实施了一批交通、通信、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倡导“招商为荣,护商为本”的社会风尚,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努力为投资者营造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健全可靠的法制环境、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三是工作力度明显加大。2008年,省政府提出“三年翻番”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实行了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项目督查通报制度,通过建立比学赶超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共同抓招商的工作格局。四是工作成效明显提高。2009年,全省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392个,投资总额1874.24亿元,当年实际到位资金468.64亿元,同比增长58.28%,提前一年超额实现了“三年翻番”的目标。招商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明显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差距。目前,我省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不仅与发达省区难以相比,就是在西部地区也是比较少的。现实需要我们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000亿元,实现再翻番。因此,在提前实现翻番目标之后,我们需要从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找准新的目标定位。要深入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招商引资计划,要制定目标,加强考核管理,还要拓宽领域、创新方式,狠抓招商引资的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紧紧围绕“八个着力点”,加大工作力度,把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抓招商引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招商引资不仅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引进项目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为此,我们要结合甘肃实际,围绕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重点产业开发、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要围绕六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重大产业化升级项目、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开展招商引资;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围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与有色金属相关的新材料、与现代医药相关的新产品、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新项目开展招商引资;要围绕扎实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业、积极发展民生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开展招商引资。
第二,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抓招商引资。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安排部署,以优化区域布局为目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围绕构建兰白都市经济圈,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及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生物制药及中藏药现代化基地,建设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开展招商引资;要围绕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以煤电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要围绕各地的主导产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强联合协作,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实现组团发展和整体推进。
第三,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要服务于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金昌镍钴新材料、白银有色化工新材料、武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兰州新型铝工业和天水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等6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我们要围绕这些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招商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实现新技术的就地转化应用。要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进行项目组团招商,开发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第四,围绕国内外大企业和知名品牌抓招商引资。目前我省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发展较快,但引进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多。因此,我们要着眼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作用,注重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到甘肃落户。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战略意图和投资意向的研究,为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创造条件,既要发挥好我省的资源、产业和市场优势,更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尤其是要全力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逐步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元发展的格局。
第五,围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不仅要盯住国内市场,还要盯住国际市场。不但要参与国内经济交流,更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要鼓励支持我省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资源和人才,全方位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要有效利用我省与国外友好城市、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外企等的交流渠道,推动政府、组织、民间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广泛宣传甘肃,推介招商引资项目。
第六,围绕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抓招商引资。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招商引资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还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我们要着眼东部充裕的民间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抢抓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依托当地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落户甘肃。
第七,围绕项目和资金落实抓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和到位资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二级指标已经列入省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今后要把统计考核重点放在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资贡献率上。每年年初要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名录,加强对招商引资的引导。每年年底要根据落实情况汇总统计实现的招商引资项目名录,对签约项目数、签约金额、开工情况、建设周期、当年到位资金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落地项目资金到位的核查监督、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引得来,资金能到位,效益有保障。
第八,围绕改善投资环境抓招商引资。投资环境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投资服务工作,重视引进项目的后续管理和跟踪服务。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进项目要讲诚信,承诺的条件必须兑现。要大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实现投资商和地方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招商引资工作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进步,必将有力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