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甘肃副省长刘永富:共谱陇台交流合作新篇(图)
(2009-9-23 22:47: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打印本页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前排中)在台资企业调研(资料图片)

    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举世闻名,甘肃千姿百态、博大精深的丝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眼光,每年有成百万游客到甘肃观光旅游,在丝绸之路上触摸历史、品位文化,其中台湾同胞十之有一。敦煌莫高窟文物、天水麦积山石窟文物先后在岛内展览,《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敦煌歌舞相继赴台湾演出,给广大台湾同胞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台湾同胞向往甘肃、到甘肃观光旅游已经蔚然成风。

    在国庆六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台湾网记者专访了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畅谈甘肃发展以及陇台交流合作情况。

  记者:甘肃地处西北地区,很多台湾同胞对甘肃的了解不是很全面,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甘肃的概况。

    刘永富:首先,感谢中国台湾网给我这次机会,向广大网友和台湾同胞介绍甘肃的情况。

    甘肃是西北地区连接中、东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贯通东亚与中亚、西亚及欧洲之间的陆上通道。甘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早在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的秦安大地湾遗址,最早的遗存距今已有近8000年的历史。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看三千年文明到北京,看五千年文明到西安,看八千年文明到天水。所谓八千年文明,指的就是天水的秦安大地湾遗址。甘肃的陇东、陇东南是周文化和秦文化的发祥地。两汉时期,贯穿东西、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开通,甘肃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隋唐时代,甘肃更是富庶天下,《资治通鉴》盛赞:“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和海上交通的发展,甘肃经济文化逐渐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甘肃人民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使甘肃旧貌换新颜。今天,甘肃人民弘扬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满怀豪情地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甘肃资源丰富,不仅有适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更有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镍、铜等有色金属储量居全国首位,水力、风力、太阳能、煤炭等能源资源丰沛,农业资源多种多样,其中牛羊肉、马铃薯和瓜果蔬菜最为丰富且为绿色食品。以石化、有色、冶金、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经济和特色农业、生物制药等特色经济、高科技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记者:甘肃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省,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甘肃是如何向台湾同胞介绍和推广特色文化的?

    刘永富:甘肃具有灿烂的文化,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鲜明。传说伏羲、女娲都诞生在甘肃,而伏羲文化、丝路文化包括彩陶、青铜、汉简、石窟、长城等文化,以及西王母文化、黄河文化等都是甘肃历史文化的代表。其中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西王母文化、大地湾文化、李氏文化等等,都是台湾同胞所熟悉的。甘肃民族众多,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礼仪,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更多民间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等,让人目不暇接。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台湾同胞来甘肃参访,除参观敦煌莫高窟、拜谒伏羲外,还考察西王母文化,到陇西李氏祠堂寻根问祖。

    为了向台湾同胞介绍、推广甘肃特色文化,我们近年来每年邀请台湾新闻媒体来甘肃开展采访报道活动,先后举办了“情系敦煌—两岸文化联谊行”、“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海峡两岸易文化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研讨会”等,并且组织敦煌莫高窟文物、天水麦积山石窟文物赴台展览,组织歌舞、戏曲、杂技赴台演出。这些举措带动了台湾同胞到甘肃观光旅游的热潮。据统计,近5年间,台湾同胞来甘旅游、探亲、访问、考察以及从事各项交流达24万多人,使陇台交流交往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

    记者:伴随着改革开放,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那么,在甘肃经济社会建设中陇台经贸合作情况如何?

    刘永富: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与东南沿海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民生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古老的甘肃正在成长为古丝绸之路上发展潜力巨大的一片热土。连续多年来,甘肃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都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台商投资甘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甘肃以来,累计登记的台资企业有300多家,吸引台资6亿多美元,投资项目涉及到农业、化工、建材、医药、食品、生物制品等领域。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积极利用各种节会,邀请台商和台资企业来甘参观考察,台湾大型企业集团如台塑集团、旺旺集团、统一集团等对甘肃的相关产业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们切实加强对台资企业的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积极帮助台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在甘台资企业的发展壮大。

  记者: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去年“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台湾同胞给予受灾地区群众极大地关注,积极捐款支援灾后重建。目前甘肃灾区重建工作进展如何?

    刘永富:是的,两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文同语,血脉相连,亲如一家,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遭遇灾难都会牵动两岸同胞的心,两岸同胞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去年“5·12”特大地震,波及到我省10个市州52个县区,其中陇南市、甘南州、天水市的灾情尤为严重。甘肃是仅次于四川的重灾区。

    震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甘肃给予了有力的支援。全省人民众志成城,奋起抗灾,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壮丽凯歌。去年冬天就使90%的灾民搬进了新房,三年灾后重建工作将提前到明年9月底即两年完成。台湾同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给甘肃人民奉献了真诚的爱心,通过多种渠道向我省捐款捐物累计18,000万元,体现了陇台人民血浓于水、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谊。

    这里我想提到的是,台湾发生“莫拉克”台风水灾后,甘肃人民对台湾受灾同胞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爱。省台办和省红十字会及时发出通知,号召社会各界踊跃向台湾受灾同胞捐款捐物,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尽管甘肃经济欠发达,捐款数量不多,但反映了甘肃老百姓对台湾同胞难能可贵的同胞情谊。

  记者:甘肃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对台湾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请您介绍一下甘肃的旅游产品。

    刘永富:甘肃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甘肃省旅游局与台湾旅行业品质保障协会联手,连续6年举办“心手相连—陇台旅游联谊会”,向台湾游客推介甘肃旅游,对台湾民众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和中国邮政图标驿使图就出土在甘肃。今年,在国家旅游局推出的12条国家旅游线路产品中,与甘肃有关的就有丝绸之路、黄河风情、万里长城、红军长征4条线路,表明甘肃精品旅游线路众多。其中,丝绸之路位居这12条国线产品之首,是我们对台湾市场主推的产品,也将是未来台湾同胞出游的黄金旅游目的地。这一线路横贯甘肃1600多公里,从东到西连接了平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8座优秀旅游城市,具有众多的丝路文化遗存、雄浑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也具备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条件。

    除丝绸之路外,以兰州、天水和平凉市为中心的东部地区,是我省近年重点打造的又一旅游目的地。这里山势雄奇,风光独特,植被丰富,属于亚高原地区,夏天不出汗,冬天不冻手,是天然的避暑度假休闲胜地。目前,从西安经天水或平凉到兰州的两条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交通便捷。因此,甘肃东部地区将是理想的文化观光、避暑休闲的度假地。

  记者:当前,两岸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请您谈一谈在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陇台的交流往来将有怎样的前景?

    刘永富:当前,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态势,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前景。甘肃与台湾相距较远,但双方经济文化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甘肃是有色金属之乡、石油化工摇篮,是老工业基地,航天工业、重离子加速器、核工业、风力发电等高科技产业走在前列,节水农业、绿色农业独具特色,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后发优势非常明显。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这些特色和优势为陇台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强劲动力。另外,随着两岸关系发展,陆资入台投资已成为现实,甘肃有优势、有实力的企业也必将赴台投资。这样,陇台交流合作将由原来台胞在甘肃捐资助学扶贫、投资兴业的单向行为,发展为互相交流、互惠互利的双向行为。

    在人员往来方面,长期以来,台湾来甘人多,甘肃赴台人少。现在甘肃民众热切期盼赴台旅游尽早实现,将会有大批游客赴台观光旅游。同时,近年来甘肃旅游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便捷,甘肃与台湾旅游业界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台湾民众来甘旅游的人数将会激增。可以预见,陇台双向交流一定会十分热络。

    我们将大力推动与台湾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市、州举办重点交流项目,不断拓展与台湾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为来甘旅游、观光、兴业的台湾同胞,以及赴台旅游、探亲、交流的甘肃民众,提供优质服务,为陇台双向交流创造良好条件。在此,我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欢迎广大台湾同胞来甘肃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谱陇台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李振印 崔鹏冲 李徽 李桂英)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刘永富:运用新理念新举措 发展大项目大产业(图)·刘永富视察天水人力资源市场新址(图)
·刘永富会见国家烟草局副局长何泽华一行·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到兰州理工大学调研
·做大做强甘肃旅游业——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5月24日,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在嘉峪关调研
·刘永富到兰州、定西等地的储备粮库调研·刘永富会见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
·刘永富调研指导武山联系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调研中华始祖文化园项目(图)

最 新 图 片
甘肃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图) 甘肃省隆重庆祝第25个教师节 陆浩颁奖(组图) 《甘肃日报》创刊六十周年庆祝大会召开(组图) 甘肃省党政代表团在珠海考察(图) 9月4日,甘肃省党政代表团赴粤考察(组图) 甘肃·香港合作发展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图)

 甘肃新闻
·甘肃副省长刘永富:共谱陇台交流合作新篇(图)
·兰州饭店将被拆除 金川公司介入改造改制(图)
·甘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60年(组图)
·甘肃省直机关“歌唱祖国”文艺汇演颁奖晚会举行
·陆浩徐守盛会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
·甘肃省委举行庆祝“尔德节”餐叙会
·甘肃铁路建设将出大手笔
·甘肃文化建设六十年发展历程(组图)
·嘉峪关首届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访中共西和县委书记佘东鹏(图)
·陆浩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座谈
·“九粮液杯”感动甘肃人物评选活动揭晓(附名单)
·新中国60年甘肃省建设成就展”侧记(图)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会见秘鲁客人
·甘肃省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文化历史
·海明威曾广州考察抗日前线 随中国部队冒险(图)
·蒋介石是如何斗倒汪精卫的:一山不容二虎(图)
·最早发现毛泽东有雄才伟略的人是谁(图)
·蒋经国在台湾对毛人凤的最后一击
·1979年中美建交 邓小平旋风席卷美国(图)
·1977年恢复高考:国家命运的转变(组图)
·兰州解放60周年纪念特刊(组图)
·解秘:谁劫走了秦俑坑内的巨量兵器(图)
·李先念:从乡村木匠到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兰州战役电文完整公布(图)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毛泽东没有想到的胜利(图)
·激战珍宝岛:中国勇士浴血拼斗坦克群(组图)
·鲜为人知的尼克松下台后1976年访华内幕
·1967年中国首颗氢弹爆炸:大胆采用轰炸机空投
·中国不惜代价援越抗美 32万军队陆续参战
 博 客
·老交通看天宝高速公路(一)
·景色美艳的宝天高速(组图)
·牧云:一叶而知秋(组图)
·陈勤生:龟凤山赞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
·大学生的地摊(组图)
·即将通车的宝天高速
·雄风摄影:宝天高速公路
 播 客

·视频:净土寺(赵忠祥配音)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新
·韩国裸露新闻制作现场
·天上人间——天之水
·白歆惠薄纱短裙现身
·春晚魔术露陷一幕
·赵本山隆重登场《不差钱》
·纵贯线经典老歌串烧(视频)
 娱 乐

·杨欣拖家带口庆生 蹲路边细心照顾爱子(组图)
·刘晓庆任亚姐选美评审 风骚抵台极度抢镜(组图)
·《实话实说》国庆后退出荧屏 央视改版大调整
·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落幕 网络赛区选手摘冠 
·候选亚姐展火辣身材 泳装轻薄仪态尽失(组图)
·四大名著翻拍潮席卷而来 造型诡异情节大变(图)
·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在即 候选中国小姐亮相(图)
·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拉开帷幕(组图)
·《建国大业》今日全国上映 上电影院去数星星(图)
·薛凯琪性感舞衣扭动蛇腰 酥胸半露否认加垫(图)

 社 会
·煤老板醉驾被抓 提议罚款代替拘留(图)
·女警半小时微笑敬礼13次 “温柔一刀”走红网络
·白领定期写遗书成潮流 担心遭不测提前安排(图)
·王宝强代言电脑学校涉嫌欺诈 警方展开调查(图)
·男子用18张照片汇成求婚表白 女朋友被打动(图)
·长沙性博会首日人数突破2万 女性占六成五(图)
·“开胸验肺”农民工张海超获赔60余万元(图)
·打工妹斑马线上被车撞飞 抗震英雄冒雨保护现场
·售票员“刁难”乘客喝退贼 公交车打暗语防小偷
·高校洗澡按时间收费 学生称心理压力大(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