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党政代表团在和田考察
皮墨灌区自压微灌系统引起关注
本报和田10月28日讯(记者苟保平)正在新疆考察学习的我省党政代表团今天来到和田地区,考察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皮墨灌区、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等项目和和田地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压微灌系统,皮墨灌区自压式高新节水灌溉系统引起代表团的关注。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属于干旱荒漠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对于这样一个干旱少雨的农业地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成为必然选择。200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划拨土地30万亩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进行开发建设。2004年3月,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垦区在亘古荒原上建成。垦区灌溉土地全部采用两级过滤的自压式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技术设备较为先进的集中连片、自压式高新节水灌溉区。
代表团一行来到灌区,实地考察了灌区总过滤器项目,并深入红枣示范园,仔细了解了灌区生产建设情况。据当地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灌区以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有机农业为起点,以特色林果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来自河南商丘的农户李业玲高兴地说,来到灌区4年来,收入年年增长,去年家庭收入超过了4万元。
代表团成员对垦区的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我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和田地区的经验,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和田地毯有限责任公司是在1950年成立的和田地区外贸地毯厂的基础上经过改制成立的民营企业。公司生产的和田地毯以其用料讲究、织工精细闻名中外,曾为人民大会堂、怀仁堂编制了各种地毯和挂毯。目前,和田地毯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考察了生产车间和库存产品后,代表团成员一致认为,和田地区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的路子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甘肃应当学习和田经验,努力把民族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