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天水在线)
新春的钟声还未敲响,罕见的暴雪冰冻,在本该草长莺飞柳绿花红的南方轮番肆虐。铁路中断,车厢里,车站外,数十万旅客滞留,眼巴巴地遥望着故乡……灾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数以亿计的当地群众和打工者,忍受着灾害带来的寒冷和孤寂。
无情的灾难,以其无情的方式又一次锻打着铁路人的筋骨。
无情的灾难,牵动着兰州铁路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兰州铁路局派出了最好的机车、车辆,派出了素质过硬的机车乘务员、车辆乘务员和公安干警,远赴广东、上海、贵州等地,共同抗击暴风雪,保春运、保平安。

109人的10天9夜
1月27日凌晨2时,铁道部紧急命令兰州铁路局:调集内燃机车,组织人员车底,驰援广州。凌晨4时,兰州铁路局领导班子紧急聚集,部署工作。随即,兰州客运段抽调109名经验丰富的乘务职工,组成两个包乘班组,配备支南列车。
28日,兰铁局调拨一辆内燃机车及车体,赶赴兰州。
当晚18时,这组拉着只有109名乘务人员、没有编序车次的支南列车,一头扎进夜幕,沿陇海线向东疾驰而去。5天之后,于2月1日早上6时抵达广州车站。
10小时后,支南列车正式接到命令,这组被编序为L0972次临客列车正式加入输送广州站北上旅客的行动。目标线:广州至襄樊。
兰州客运段副段长李熙珑在铁路系统工作30年了,他说:“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列车是在一种非正常条件下运行的。”如李熙珑所说,当时的情况已经十分紧迫,从兰州出发时,19节车厢,每节车厢的取暖煤准备了400公斤左右,仅够单程到达广州。而此时,本来缺煤的南方城市,通往广州方向的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外面的煤炭运不进来,在广州站加供煤炭、餐料的计划成为泡影。同时,列车取暖成为北上途中最突出的问题。而更可怕的是,广州车站已经无法按照正常的运行线路和时刻发车。李熙珑形容广州车站当时的情景:所有的火车就像大巴一样,人上满了就发车!“我们中途在没到站的情况下,还让400名农民工临时下车回家。”火车途经站点的时刻、哪个站上餐料、哪个站上水、哪个站清理垃圾,这些原本很严格的程序,当时都不明确。而在始发站广州,L0972次临客列车上车旅客就达2246人,超员80%。
正常情况下12个小时的车程,L0972次临客列车却耗费了32个小时。2月3日零时,L0972次临客终于抵达襄樊,圆满完成了第一次支南客运任务。列车在襄樊仅仅停留20分钟后,又编组为L0968次返回广州进行第二趟支援任务。感人的故事,在支南列车上继续发生着。
2月6日大年三十,鏖战了10天9夜的109名乘务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后回到了兰州。
8年的风雨坚守
安徽阜阳是我国最大的农民工输出地,而此时却成了最大的回流地。
1月15日,兰州铁路局派出了8列、152辆客车,57名检车乘务人员和带队干部,火速增援阜阳。
1月23日2时30分,由阜阳开往广州的L227次列车,由于遭遇暴风雪受阻,停靠在中途。添乘干部王建华、检车长孙成华、车电员李庆建虽然一夜没有合眼,仍然踏着没漆的积雪在车下处理故障,在车厢内帮助列车员安抚情绪激动的旅客。
36个小时过去了,1月24日14时30分列车终于开动。但是,由于停留时间过长,许多车辆控制箱的激磁保险被烧损。添乘干部王建华、车电员李庆建顶着严寒,在短短两个小时内更换了96个激磁保险,保证了车辆电力的正常供应。
1月25日,当L110次列车停靠在阜阳车站时,两辆客车的控制箱出现故障。由于停留时间有限,抢修任务很重。
当休班职工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上站台帮助当班乘务员处理故障。
自1月15日第一列援外临客车体出发后的近一个月来,57名检车乘务员和带队干部披星戴月,连乘套跑,发送旅客20多万人次。
今年是兰州铁路局援助上海铁路局春运的第8个年头,也是最为艰苦的一年。援外车辆乘务员和带队干部以春运安全为重,把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情收藏起来。大年三十晚上,列车按命令停运,57名乘务员和带队干部围坐在一起,吃起了水饺,贴起了春联,燃起了鞭炮,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过年方式对援外临时党支部书记孙景洲来说已经经历过8次,连续8年的春节他都是在阜阳度过的。他的平淡超乎想象:“8年了,自己也习惯了,家里的人也习惯了。”
再往南,在风雪中坚守的还有参加贵阳至怀化间电煤抢运和滞留旅客运输任务的兰西、嘉峪关、迎水桥机务段101名机车乘务员、带队干部。他们中有的匆匆告别白发苍苍的老母,有的匆匆告别新婚燕尔的妻子,有的甚至与家人来不及当面告别一声,就踏上了外援的征程。

200个小时的火线救助
1月29日晚,兰州铁路公安局50名特警队员及150多名民警,奉命飞赴广州,加入到增援广州站抗灾保春运的战斗中。
2月2日上午9时45分,正在组织旅客进站的队员薛龙突然听到人群中传来微弱的求救声:不要挤,这里有孕妇!顺着声音,薛龙看到一位穿羽绒服的孕妇在人群中高举双臂。薛龙拼尽全力向孕妇靠拢,很快抓住了孕妇的双手。挤进人群不易,挤出人群更难。薛龙拼命在人潮中开出一道“小口子”,把孕妇小心地传给另一名队员,就这样传下去,直到安全地带。
持续不断的降雨使广州车站广场上的积水越来越多,漫过鞋面灌入人们的鞋内。2月3日下午2时左右,人群中一位中年妇女忽然捂着肚子蹲在地上。周晓俊、王雅俊等队员立即冲过去扶助,将她送到设在广场一角的医疗点,一诊断是急性阑尾炎。医生说,幸亏送得及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晚上11时左右,雨越下越大,队员们想方设法找来500多件雨衣发给了旅客,还有许多旅客没有雨衣。这时不知哪名队员脱下雨衣送给了旅客,转眼间,12名队员齐刷刷地脱下雨衣送给了旅客。
在广州车站维护救助的200个小时里,特警队员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险情,每时每刻都要化险为夷。或许,没有人准确记录他们扶危救助的每一个场景。但是,那些受过救助,平平安安回到家中的旅客却清楚他们的事迹。一位旅客平安回家后,给一位队员发来短信:天灾撼南粤,大爱筑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