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共建和谐铸丰碑──甘肃省双拥创建工作综述
(2006-8-28 9:10:39)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甘肃日报 > 一版  打印本页

  广袤的陇原大地,历来是一片蕴育军民真情的热土,在长期的双拥工作实践中,各族人民与子弟兵结下了深厚情谊。如今,从异彩纷呈的繁华城市到人迹罕至的边防一线,从巍峨壮观的六盘山腹地到江南秀色的陇南山地,从沃野千里的河西走廊到美丽富饶的陇中黄土高原,从农村、城镇到军营,处处盛开着永不凋谢的双拥之花。

  营造氛围注重实效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驻甘各部队,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作为推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来抓,不管形势怎样发展,任务多么繁重,环境如何变化,抓教育、抓宣传的决心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做到年年打基础,反复抓落实,常讲常新,常抓不懈。各地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不断创新宣传活动,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色、有助于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发展的好形式,把双拥工作的各项任务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成为广大军民的自觉行动。

  各地各部队坚持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全民教育总体规划和部队政治教育计划,各新闻媒体通过开设“双拥之声”、“国防天地”、“共建园地”、“第二故乡”等专栏,宣传歌颂双拥的动人事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交通要道和城乡繁华地带设置了9000多块双拥标志和标牌,在上万个服务行业、商业网点、旅游景点挂出了“军人优先”、“军人军车免费”的服务标志。全省共建宣传教育阵地和双拥展室1500多个,少年军校600多个,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050所,700多所党校开设了国防教育课,干部受训率达到90%以上。许多地方还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传统教育和双拥宣传,使广大军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每年“八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都要率团走访慰问边防连队和重点优抚对象,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专题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3年来,全省共开展各类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5万多场次,受教育军民达3万多人次,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创建氛围,使双拥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涌现出了像嘉峪关市峪泉镇断山口村20年支持部队驻村训练不间断、肃州区尚武街“老妈妈”拥军服务队37年献爱心、“爱民模范军医”解放军第七医院院长朱云才、诚心拥军办实事的甘州区双拥办主任陶静、落实政策办实事、排忧解难献真情的华池县民政干部刘生龙、10年救助孤寡老人的消防标兵张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带动和促进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发展。

  抓住重点舍得投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支持驻甘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新形势下拥军的一个重点,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以大手笔、大投入支持部队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基层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

  大力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将搞好部队训练场地、军事设施、营区建设和国防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乡整体规划,实行政策支持、资金扶持。3年来,全省共投入资金3.6亿元,无偿划拨土地3000多亩,帮助部队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作战、通信、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资助修建训练场地60多个,助军办实事2400多件。

  积极为部队开展科技强军活动。省上出台了《科技拥军决定》,广泛开展了驻甘肃部队“科技拥军进军营”活动,帮助各部队建起了电脑室、电化教育室、数字化远程执勤监控值班室,深入开展科技强军“四渗透”活动,即渗透到部队的教育、训练、执勤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兰州、酒泉、天水、金昌、嘉峪关等地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的优势,主动把最新技术“嫁接”到科技练兵领域,热情为部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训各类人才9000多人次,赠送电脑460台,文体器材4000多件,图书15万余册,使驻地部队的科技强军工作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积极为部队战备训练提供有力保障。近3年来,驻甘部队先后进行了城市民兵调整改革、民兵应急救护演练、民兵预备役营(连)部建设、各级首长机关“保畅通”室内演练、预备役高炮实弹演习、民兵应急动员力量集结动员点验和武警部队长途拉练演习等20余项重大军事活动。此外,每逢部队有大的训练任务,各级领导都能赶赴训练场地看望、慰问参演部队,鼓舞了官兵的士气。

  立足创新勇于突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双拥工作的新亮点,是甘肃省军民开展双拥工作的一大特色、一大创举。近年来,甘肃省军民坚持把推进联片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双拥层次、发展特色双拥的重要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的军民共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河西五市和驻军紧紧围绕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和创建团结稳定、富裕文明的“千里双拥模范走廊”为目标,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千里文明线上双拥氛围更加浓厚,群众性的共建活动更加广泛,军地之间的团结协作进一步加强,创建成果和发展态势令人鼓舞。全线已建成5000亩以上的大型生态绿化基地10多处,初步建成宽裕型小康村50多个,双拥文明小区125个,双拥文化活动和交流场所160多处。“千里双拥模范走廊”已成为河西军民团结奋斗、同创共建、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也是军民共建“三个文明”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兰州、定西、临夏、甘南4市州和沿线驻军在“兰郎”双拥文明线创建活动中,坚持以创建军政军民团结线、民族经济发展线、城乡社会稳定线为目标,以“讲文明、树新风”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双拥一条线”、“双拥一条街”、“百里双拥长廊”等区域性联片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面向基层、便民利军的服务实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兰州、定西、天水及兰州铁路局和驻军部队积极投身“天兰”双拥文明线创建工作,始终把“绿色通道”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先后投入资金上千万元,出动兵力9000多人次,机械车辆1300余台次,在“天兰”铁路沿线和公路两侧植树200多亩,两条军民共建绿色长廊初具规模,实现了重大的生态效应。


最 新 图 片
民勤沙逼人退 绿洲逐年消亡(图) 缺水害了月牙泉 敦煌陷生態危機 周恩来总理侄女“怒斥”甘肃某县 甘肃古浪县:公车送葬队冲卡耍“ 组图: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甘肃国家级贫困县通过摊派举办明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秦安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武威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纪实
·白银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纪实
·图文:甘肃省双拥模范城验收组赴麦积区考核
·省双拥模范城验收组来我市考核
·麦积区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三连冠”纪实
·武山提升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兰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巡礼
·金昌市冲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纪略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共建和谐铸丰碑──甘肃省双拥创建工作综述
·甘肃省委组织部召开学习《江泽民文选》座谈会
·2006兰州·全国浙商论坛侧记
·兰州首届科技电脑节开幕
·3.7的高收视点 《黄河浪》收视位居央视首位
·“请到天涯海角来” 兰州三亚缔结友好城市
·地方特色工艺品汇集兰州水车文化节
·民勤沙逼人退 绿洲逐年消亡(图)
·昨夜 UFO造访兰州上空?
·甘肃省委省政府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困难工作综述
·天津市考察团到甘肃考察
·2006 兰州·全国浙商论坛开幕
·小县涌动发展潮──崇信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纪实
·寻找新的机遇──甘肃企业代表团赴京考察记事
·兰州将成为西藏采购中心
·三架木头车 转活古兰州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建设进入尾声
·火树银花水车节 400浙商看商机
·省委副书记王宪魁8月23日至24日在定西调研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甘肃省调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