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振奋人心的是,2005年,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还争取到了世界银行4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6个市14个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总投资额将达到4.7亿人民币。
旅游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
在市场促销方面,省旅游局针对变化了的市场形势和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市场走势,不断调整促销方式,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自发促销与联合促销相结合,参展参会与多渠道出击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的扩大促销范围和市场营销。在宣传形式上不断创新,利用各大媒体展示甘肃旅游形象,宣传产品线路,提供实用信息。同时,各市县还结合当地的各类节会,加大旅游宣传,扩大了甘肃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甘肃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整体形象进一步树立。
记者了解到,省旅游局今年调整了市场开发战略,将过去的“我认为什么好就推介什么”的传统市场开发模式,彻底转变为“游客喜欢什么,市场认可什么,我们就包装介绍什么”,确定市场开发的具体工作。
为此,省旅游局已经开始对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深层次开发,从明确市场定位,注重目标市场开发等八个方面加强工作,实现六方面的突破。
今年,全省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紧紧围绕“精品旅游多彩甘肃”这一主题,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包装推出了一批新产品、新线路,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十二大王牌景点、六条精品旅游线路日趋成熟,“文化甘肃、山水甘肃、民俗甘肃、现代甘肃”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甘肃旅游“触摸历史、品味文化、游历山水、感受风情”的特色得到充分体现。
旅游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化
省旅游局针对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服务项目明显增多、游客需求不断增长、服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技能不高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不断加大行业内部管理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力度,严格各项法规、条例和制度的执行,严厉查处旅游服务中的违规操作行为,严厉查处黑社、黑店、黑车、黑导,突出整顿出境游市场秩序等,使得旅游安全形势转好,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据了解,“十五”期间,旅游部门接到的旅游服务质量投诉都能得到及时受理,连续三年结案率达到100%。到2005年年底,全省星级宾馆饭店总数达到208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57家,二星级124家,一星级11家。“十五”期间,共培训旅游专业服务人员10100人次。从2006年开始,随着一系列整治措施的实施,旅游市场秩序将更加规范。
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甘肃旅游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各相关行业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全省旅游行业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同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邓志涛说。
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加快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苏荣、陆浩、韩忠信、徐守盛、孙小系以及省人大、省政协的领导多次就甘肃旅游业发展作了明确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12月9日,省政府召开第75次常务会,专门听取旅游工作汇报,并且原则通过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决定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旅游发展会议,陆浩省长在会上强调,要齐心协力进一步加快全省旅游业发展,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草拟好省政府这个政策性文件,孙小系副省长先后几次亲自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并且亲笔修改把关,力求政策有针对性,有操作性。去年,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人大法工委、财经委还帮助省旅游局完成了《甘肃省旅游条例》的修订草案,并列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计划项目。省委宣传部、省外宣办、省政府新闻中心以及各新闻媒体,也加大了对甘肃旅游的宣传力度,给予了社会舆论上的支持。
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共识已经形成,全社会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局面已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