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讯(记者严存义)记者8月19日从全省劳务统计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几年我省各级劳动保障和统计部门,围绕农村总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输转人数、劳务收入、有组织输出比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表明,我省劳务输出呈现出“走西不走东,走近不走远;分散输出多,有组织输出少;兼业性和季节性多,长期在外务工人数较少;投亲靠友输出多,政府有组织输出少”等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从2000年起,省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就专门设立了《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与外出从业情况》调查表,每年以季报的形式,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2000年至2004年,通过对全省30个县、180个行政村的1800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测算,我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200万人,每年净增15万多人,年均增长8%左右。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我省劳务输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外出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33岁左右;二是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只占22.7%;三是在西部地区务工人数比重较大,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务工者比重分别为85%、11.8%、3.2%;四是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中小城镇,人数占到一半以上;五是外出务工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在建筑、采矿、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务工者占50.4%,在餐饮、家政、保安等第三产业务工者占39.7%;六是农民外出务工有明显的兼业性和季节性,长期在外务工人数较少;七是分散输出的多,有组织输出的少。通过自发外出务工的占6.8%,靠亲友介绍外出的高达86.7%,而政府有组织输出只占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