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本报A1版刊发了我省通报200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的消息,文章就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和部分相关数据作了报道。为使读者全面了解我省2004年度审计工作,本报今日再次推出审计工作报告所通报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主要问题和漏洞。近日,省审计厅厅长张力学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报了《关于200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2004年度省级预算审计对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
城建资金出现“四大漏洞”
在省审计厅对2004年度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显示,兰州市财政局及市建委和其他使用城建资金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投资计划安排基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使用范围和重点基本符合国家和省上总体精神和有关规定,但在资金安排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一是大量资金闲置,未能发挥效益。兰州市城投公司筹集建设资金14.96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4亿元,加年初银行存款余额7.93亿元,当年可用建设资金总量为22.89亿元。而2004年工程实际支出为4.23亿元,仅占存量资金的18.49%,年末结余资金高达18.66亿元,每年需支付利息1.14亿元。
二是扩大资金安排范围,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安排用于机关信息港建设办公楼装修等。兰州市财政局将城市维护费安排用于市计委信息港建设250万元,市旅游局旅游宣传、购车等经费70万元。
三是违规提取管理费。兰州市城投公司违规提取建设管理费581.66万元,支出393.5万元,年终结余188.16万元,未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形成虚列建设成本。
四是挤占挪用及虚报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兰州市七里河区财政局将城维费安排的“小西湖小街巷整治”经费60万元用于财政局办公楼修缮;安宁区市政工程管理所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107.25万元用于家属楼工程支出和罚款支出;兰州市建委及西固区市政管理所虚报城维费支出289.52万元。
超标准收费问题“盯上”学校
据审计报告显示,一些单位特别是部分大中专院校及重点中小学越权擅自出台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如兰州一中、师大附中违反政策规定收费583.40万元;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超范围、超标准收费337.53万元。
经济责任查出七大问题
2004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查处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事业费。有的单位挪用专项资金和事业费给职工发放奖励补助,有的给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和垫支职工购房款。
二是账外资金。如省科协1999年至2003年将收取的房租收入及下属单位上交款等未纳入机关财务统一核算,形成账外资金764.15万元;原省体改办1996年至2002年通过借财政性资金收取利息及咨询费收入等,形成账外资金162.83万元。
三是收入、结余不实。如省工商局2002年收入不实、虚列支出190.08万元。
四是财务管理不善,违规出借资金等。如省科协基建办2000年至2003年不合规格发票报销37.80万元;省科协科技中心1999年白条报销6.39万元;原省体改办1996年至1997年违规出借资金158万元;兰州市工商局截止2004年出借资金有1320万元未收回。
五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如省科协截止2003年的账外固定资产92.43万元。
六是违规购买小汽车及设备。如省科协2000年未经审批和政府采购,以下属单位名义购买桑塔纳、沙漠王、猎豹等3辆小轿车,价值107.54万元。
七是建设项目投资超概算。如省工商局办公培训楼批准核定工程概算为5118.5万元,而实际投资完成6221.09万元,超投资概算1102.56万元。(记者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