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素有“中国薯都”之誉,马铃薯产业链条在这里不断延伸,并向医药和化工领域拓展。
中医药加工和现代制药是打造“中国药都”的产业引擎。定西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了96家,并实现了从“切片到药片”的转变。
定西的铝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定西的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充分体现了依托农业办工业的思维,工业园区显示出了一片生机勃发的气象。
这一些给全省新建项目观摩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谋实施重大项目 奋力实现后发赶超
——全省新建项目观摩活动启示之定西篇

本报记者牛彦君王雨
定西市项目建设起点较高、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
9月23日至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率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团在定西市进行了观摩考察。
在现场观摩时,刘伟平指出,定西市项目建设起点较高、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西北铝加工分公司板带箔及特殊挤压材加工项目,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文峰药材交易城作为大型中医药商业集合体,入驻企业多、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对于经济总量在全省相对靠后的定西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刘伟平强调,定西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十年扶贫开发、支持甘肃发展若干意见以及省政府支持定西加快发展的意见等重大机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认真谋划实施了一批发展后劲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大项目,为定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9月24日上午,在现场观摩结束后,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主持召开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定西市点评会。欧阳坚指出,通过观摩,总体感到定西市在抓建设、抓项目上思路清、措施实、建设快、变化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的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走出了一条依靠大力发展马铃薯、中医药产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成功路子。
“引大入定”、“引强入定”,推进“三化”互动发展
今年以来,定西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跨越发展。1-8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1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新建项目完成152.7亿元,同比增长82.3%。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在项目推进中,定西市不断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建设环境,靠实领导责任,突出“三化”并进,坚持不懈“引大入定”、“引强入定”,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
工业化在做大园区中集群推进。2008年以来,定西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了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3个工业集中区(园区),并以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为主抓手,扶持本地企业出城入园改造,招引市外企业入驻发展,全市园区已入驻企业886户,其中工业企业282户。马铃薯精深加工、现代制药、铝冶炼及深加工、矿产建材等7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集群。
城镇化在打造“五宜”城市中高起点推进。围绕宜居、宜投、宜商、宜会、宜游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选择上海同济城规院、北京清华城规院及法国杜博斯克建筑设计院、英国彼特公司等国内外17家著名机构竞标开展城市规划设计,以高水平规划保证高品位建设。
农业现代化在打造“两都”中循环推进。通过引进大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和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向高端迈进。“中国薯都”建设依托马铃薯产业园,引进江苏融卓投资公司在甘设立的国丰科技公司,近5年内投资25亿元,打造育繁推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马铃薯龙头企业,并组建了甘肃马铃薯工程研究院,联合国家马铃薯产业首席专家金利平博士、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代表谢开云博士及省内知名专家共同建设。全市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年内将达到5亿粒,其生产水平和规模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定西马铃薯今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安定区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陇薯期货交割基准地;马铃薯加工能力发展到40万吨,占全省的66.6%,产品由精淀粉发展到高档休闲食品和新型工业产品。
据了解,清吉淀粉公司年产3亿桶的马铃薯淀粉无矾方便面粉丝产品,填补了我国无矾粉丝生产空白,并运用机器人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方便面生产企业;圣大方舟7.6万吨的变性淀粉生产线,其生产规模及研发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同行第一,部分产品替代同类进口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药都”建设依托中医药产业园,引进一方、丽珠、千金、奇正、神威等20家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入园集中开展切片、中间提取物、中成药及废渣有机肥生产,特别是引进康美公司投资15亿元的现代仓储物流项目明年建成后,可一次性储存中药材5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储藏物流中心;惠森公司投资近3亿元的中药材交易城项目,今年交易额将突破60亿元,2015年突破300亿元,并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为强化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环节,还建立了中药材工厂化育苗制种院士工作站,已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签订了建站协议。
围绕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深谋和实施重大项目
“在这次观摩中,兄弟市州抓项目的扎实举措令我们备受鼓舞,同时更使我们看到了工作差距,增强了大抓项目、力促发展的紧迫感。”定西市市委书记杨子兴说,全市要认真贯彻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完善各类发展规划,深谋和实施重大项目,特别是提早抓好明年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十二五”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
下一步,定西将以打造产业集群为主导,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陇西热电联产项目,使铝产业总产能在近5年增加到200万吨以上。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十二五”完成工业投资400亿元以上,同时把定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500亿元开发区,把陇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1000亿元开发区,并力争将这两个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同时,以建设“五宜”城市为主导,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年内抓好总投资40亿元的新城区建设项目及总投资60亿元的其他城建项目。“十二五”完成城建投资800亿元以上。
定西还将以打造中国“两都”为主导,依托马铃薯、中医药产业园,每年完成全产业链项目投资80亿元以上,推动马铃薯、中医药产业两个千亿元发展规划及畜草、蔬菜产业两个500亿元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并将全市马铃薯、中医药产业的所有项目,全部挂马铃薯、中医药两个产业园牌子,纳入这两个园区统一管理,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总量,使之尽早升格为国家级产业园。
文化旅游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定西抓项目的重点。以增强发展活力为主导,加快建设总投资73.8亿元的临洮马家窑彩陶文化、陇西李氏文化、通渭书画文化、岷县洮砚文化及漳县盐川古镇文化产业园,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以上。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主导,充分利用引洮工程水资源,加快实施林业发展10年规划,推动以文冠果为主的经济生态林在近5年内发展到200万亩,推动通渭、漳县等适宜区尽快形成1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推动渭河源区生态治理项目尽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