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秦岭 笔墨寻踪
——我的秋日写生之旅
写生是用画笔对话自然,将眼中景、心中感凝于纸面的修行。秋天是写生的黄金时节,层林尽染的斑斓色彩、清透干爽的空气、沉淀下来的静谧氛围,让每一处风景都化作天然画框,静静等候笔尖描摹。

每年深秋,我总会循着秋的脚步,赴一场秦岭之约。从天水市麦积区党川镇出发,沿着陇南市两当县往云屏的公路缓缓驶入,秋意便顺着车窗漫了进来。道路两侧的山岗似被打翻了调色盘:枫红叠着橘黄,深绿缠着凉褐,连崖壁缝隙里的矮丛,都染透了秋的浓彩。山雾刚漫过峰顶,细碎的阳光便从云隙漏下,揉碎在彩林枝桠间——那些晃动摇曳的斑驳光影,落在画纸上,便是最灵动的笔触。

一路向留坝前行,秋味愈发浓烈。山间的灌木红得热烈、黄得灿烂,与常青的松柏交织成浓墨重彩的画卷。行至太子岭,登高远眺,秦岭的壮阔尽收眼底。连绵的山峦被秋色晕染,深浅不一的红、黄、橙铺满山脊,云雾在山谷间游走,虚实相生间,宛如水墨长卷。我忍不住停车驻足,再次支起画架,将这份雄浑与柔美定格在画布上。

狮子沟的秋则多了几分野趣。草甸褪了葱郁添苍黄,散养的牛羊踱过石隙,草垫上歪歪扭扭的顽石嵌在枯黄里,和远处彩林织成田园画。柔阳漫下来,风裹草木香,我坐在石边调彩,笔下光影里的草木,连石缝间的细茎都随秋风轻晃。

循着这份秋光往纵深前行,一路翻越染透枫红橘黄的层峦,风里裹着松针与野果的清润气息,车轮碾过落叶的沙沙声伴着山路蜿蜒。途径洋县时,恰逢翩跹朱鹮掠过长空,翅尖扫过稻田的金黄,留下几道轻盈的弧线。怀着满心雀跃再沿230省道继续前行,山势渐深,秋意愈浓,待驶入黄柏塬,便一头闯进了秦岭秋意最浓的核心秘境。这里的秋是自然挥毫的丹青:红叶似火灼亮山径,黄叶似金映透溪光,杂以苍绿松枝、赭石崖壁,笔墨淋漓间尽是秋的磅礴。

秦岭的深秋,是写生的绝佳范本。它没有春的娇嫩,夏的繁盛,却有着独有的厚重与斑斓。这里的色彩浓烈而不艳俗,层次丰富却不杂乱,无论是壮阔的山景、静谧的水色,还是不起眼的一草一木,都藏着最动人的画意。

每一次写生都是一场修行,我带着虔诚之心走进自然,用画笔记录秦岭的秋韵,也记录下内心的宁静与感动。这些画作里,有阳光的温度、有秋风的味道、有山河的壮阔,更有我对自然最真挚的热爱。




艺术简历

豆兴军,现为甘肃省中国画研究院画家、甘肃省书画研究院院士、甘肃省美协会员、天水市美协原秘书长、天水书画院特邀画家。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甘肃分院名誉院长等。
擅长写意人物,作品构图灵活、落笔爽利、笔墨豪放、飘逸生动、独创性强、寥寥数笔便神奇宛然,意趣自远,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手法。在多年的写生和实践中,对山水写生有了独特的见解,在选材、构图、运笔和表现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坚持写生和创作时,用画笔把生活中有意味的情景加以记录,从而为以后的画作积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