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霍松林先生谈书法艺术(图)
(2020/12/8 15:52:56)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水贮一钵涵日月 墨分五色绘山河

——霍松林先生谈书法艺术

霍有光

  提要:1993年李正峰教授酝酿创办《书法教育报》,聘请霍松林先生担任艺术顾问并为创刊号题诗。霍先生在所作长篇“论书诗”中,较系统地阐述了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书法欣赏与创作的基本规律、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以及如何看待书坛丑书(符箓)等问题,言约旨深,堪称诗体书论。

  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书法在中国艺术家族乃至整个文化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学书法,不仅是学写字,更是学文化。书法教育不单单是书写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书写文化水平,必须立足长远,从青少年抓起。2013年2月7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制定《纲要》的“基本理念”是: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制定本纲要。

  霍松林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唐诗研究一代宗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教育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大家。霍先生是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实践者,而且是关注书法理论研究与书法教育的专家。

  2006年,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在《霍松林诗文词联书法选》扉页上题诗云:“一卷能涵世纪心,岂惟韵语接唐音。森然筋骨闲暇事,物态情思笔屈金。”诗后注释说:“霍松林先生书诗文词联‘物态’句,先生自谓书法化物态为情思。”在沈先生看来,霍先生“诗文词联”与书法俱佳,不仅是“一卷”浓缩了“世纪心”的长篇史诗,具有博大的爱国襟怀,韵语继承了唐音;而且所作“诗文词联”能够用书法“化物态为情思”,作品具有“森然筋骨”。“笔屈金”是称赞霍先生的笔法,铁画银钩,刚键柔美。“屈”:使弯曲;“金”:金铁。典故出于北宋朱长文《续书断》赞颜真卿书法为神品:“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为《霍松林诗文词联书法选》题诗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岫为《霍松林诗文词联书法选》题签

  2006年12月5日,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省诗词协会主办的《霍松林诗文词联书法选》座谈会在陕西省政府黄楼举行。屈应超、茹桂、吴三大,雷珍民、赵熊、李成海、高峡、雷树田、武复兴、赵安志等省内文史界、书画界、诗词界知名人士4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炳武主持。“著名书法家茹桂、吴三大、雷珍民及雷树田、赵安志先后发言,对霍老在治学、育人及诗词创作和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造诣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先生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高古的书法和卓著的教学,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事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堪称‘德艺双楷模,诗书两辉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先生的书法作品多为自作诗词和楹联,诗魂铸字,文心点化。其书风雍和大度,通达磊落,张弛有度,展现出儒雅风流的气质之美、人性之美,表现了先生潇洒的气质和对人生深刻的体悟与博大的胸襟。与会人士认为,霍先生书法作品集的出版给全国书法界送来一缕清风,润泽了当前书法家浮躁的风气,为书法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了正确导向。”

  提起霍先生的书法,中国书协原副主席、顾问钟明善先生曾专门著文介绍:“从书法形式美的角度讲,霍松林先生有他深厚的由父辈手把手教出的基本功,更有青年求学时期极好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他的字也像他的诗一样‘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笔法严谨而笔势活泼多变。纵笔挥洒,波澜起伏,留笔敛气,蓄势画末,方圆兼备,疾涩得体,寓刚于柔,潇洒自若。结字中宫紧收而舒放其笔,斜侧取势而中心平稳,险绝而归于平正,直率而不拘成规。在当今学者书家中已形成自己独具的面目。欣赏霍老的书法作品,我总觉得有一种和读他的诗一样的感觉:清新、明丽、自然、冲淡、典雅、舒放中时时透出刚健、豪放、浑厚之气。对一位闻名遐迩的学者、诗人、教授霍松林先生来说,书法也不过是‘余事’而已。然而他的书法也像他的诗一样‘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观霍翁的诗文、书法确是得了当代草圣于髯翁等老一辈学者、书家、诗人的薪传,而成了当今文坛、艺坛的翘楚。”

  三惜草堂名家画馆、收藏家王宝林先生说:“自古诗书相通,许多大书家都精于诗词,而许多大诗人本身就是书法家。古代的李白、苏轼,当代的夏承焘、程千帆等都是诗书兼擅的典范。而在世的大诗人中擅书者,当属久居长安、诗词界人称‘西北王’的霍松林先生。”“对于像霍松林先生这样一位闻名遐迩的学者、诗人来说,书法也不过是‘余事’而已。然而他的书法也像他的诗一样‘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我总觉得有一种和读他的诗一样的感觉:清新、明丽、自然、冲淡、典雅、舒放中时时透出刚健、豪放、浑厚之气。”又说:“细观霍松林先生的书法作品,点画坚浑开张,运笔舒缓沉着,结体茂密雄秀,章法朴实自然。他擅逆笔涩进,通过笔锋内藏的运动,使点画内部饱满。这样的笔墨自然内劲充盈,血浓骨老,点画沉实不飘浮、紧密不松夸,两端锋不外露,圆浑钝厚,将力量积蓄在点画之内,这是一种向内聚拢的运动,同时是一种向内生发的势,因而能产生一种沉实饱满的内劲,静中寓动,增强了点画的生命意味。我以为,这就是霍松林先生的书法之所以耐看的重要原因所在。”

  霍先生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写字。1945年,当这位自谦为“穷乡僻壤放羊娃”的年轻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后迁至南京)攻读中国文学专业后,曾先后求教于胡小石、柳翼谋、卢冀野、罗根泽、陈匪石、朱东润、汪辟疆等诸先生。老师中的胡小石、朱东润、柳翼谋等既是国学大师又是大书法家。胡小石先生的书论、书法对近代书坛的影响很大。柳翼谋先生的楷书熔北魏楷书与唐楷为一炉,风格特殊,写下了近代中国书法史中光彩夺目的一页,虽不以书法名天下,然其学者书法自有其深厚之功底与书卷气息。后经老师汪辟疆、卢冀野介绍,霍先生结识了国民政府监察院长、“草圣”于右任先生,成为于右任“捐资助学”的对象。整整两年时间,于右任每月伏案写一张条子交给霍松林,要他到财务室从自己的工资中领一些钱,直到1948年,霍松林从中央大学毕业。霍松林先生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说了八个字“其情其景,至今难忘”。于右任先生曾对他讲“有志之士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于右任先生的这段话既道破了诗文书法在人生中的地位,又道破了研习诗文书法应遵循的原则。霍先生曾说:“书法嘛,还是要写自己的。我没有刻意学习于先生的字。”“变化固我在,成家非一蹴”。

  2007年8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为陕西老书法家霍松林、邱星、叶浓先生举办了“三老书法展”。霍先生作为教育界、诗词界、文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一向视书法为余事的他对书法持何态度呢?其书法的渊源在哪里?其才学对书法的影响有多深?本着问鼎求教之心,依照约定,记者赵刚叩开了居于陕师大家属区专家楼霍老家门。记者采访得到的主要收获是:(1)霍先生认为,“书者,抒也。”“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若是只在形体上依傍他人,亦步亦趋,必然难有所成。霍先生虽然得到了于右任先生的亲传,却能够“得鱼忘筌”,不落窠臼,在对北朝碑版进行了一番涉猎之后,领略了其雄健放逸的天趣,而不模拟其形迹,依旧沿着“帖学”的路子前行。这样做,足以证明他对书法艺术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明确的追求。(2)霍先生说,早先为“《书法教育报》创刊”撰写的一首“论书诗”,可以回答记者所提的这些问题。

邱星、霍松林、叶浓书法作品展(2007)

  《书法教育报》是李正峰教授1994年元月创办的一份报纸,被国内读者称为“书法界的教育报,教育界的书法报”,发表了大量的书法论文与书法作品,端正了书坛风气,积极引导与推动了全社会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普及与提高全民书写水平与弘扬书写文化的优秀刊物。李正峰教授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他对霍先生的书法观感悟颇深,曾在霍先生家观赏过珍藏多年并时时摩挲的精拓本《淳化秘阁法帖》,并曾多次向霍先生请教书艺。李教授1992年退休后,开始酝酿创办《书法教育报》。李教授恳请霍先生担任《书法教育报》艺术顾问并为创刊号题诗,霍先生欣然接受,1993年12月,专门为“《书法教育报》创刊”撰写了一首长篇“论书诗”,以四尺整张宣纸写就相赠。诗中较系统的阐述了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书法欣赏与创作的基本规律、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以及如何看待书坛丑书(符箓)等问题,言约旨深,堪称诗体书论。笔者收藏了当时该刊剪报的复印件,尽管比起书法原作大为逊色,但也能够以斑窥豹。这篇贺“《书法教育报》创刊”写道:

六书造文字,八法创艺术。

实用兼审美,神气贯骨肉。

骨健血肉活,神完精气足。

顾盼乃生情,飒爽若新沐。

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

浑厚异墨楮,雄强非武卒。

或翩若惊鸿,或猛若霜鹘。

虎啸助龙骧,风浪起尺幅。

变化固在我,成家非一蹴。

入门切须正,一笔不可忽。

功到自然成,循序毋求速。

文字本工具,诗文载以出。

书写传情意,字随情起伏。

情变字亦变,万变宜可读。

东涂复西抹,信手画符箓。

自炫艺术美,谁能识面目。

觥觥李教授,书道久精熟。

办报传法乳,风行越四渎。

寄语学书者,照夜有明烛。

拾级攀高峰,放眼视正鹄。

买椟要得珠,求鱼勿缘木。

新秀争脱颖,艺苑花芬馥。

芜辞聊祝贺,玉斝泛醽醁。

霍松林撰书《书法教育报》创刊

霍松林撰书《书法教育报》创刊(局部)

  细细品读这篇含蓄蕴藉和内美深长韵味的“论书诗”,关于书法艺术之教益可以有以下几点:

  (1)书法的产生和发展

  “六书造文字,八法创艺术。”

  “六书造文字”之说始见于战国时的《周礼》。《周礼•地官•保氏》中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更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huī)[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用六书的理论,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结构,写成了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使六书的理论得到极大的发挥,成为两千年来研究汉字的准绳。

  “八法”指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永”字共有八画,画画不同,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汉字楷书的点画形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八法创艺术”言简意赅,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说以“永字八法”为代表的中国书法法度,是中国书法艺术继往开来与不断创新的动力。每个人都可以运用中华优秀书写传统的法度,形成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

  霍先生在《谈李成海的书法》一文中曾云:“关于书法的‘书’,许慎在其权威性著作《说文解字》的《序》里下了一个定义:‘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如’什么,他没有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解释道:‘谓如其事物之状也。’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进一步解释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不难看出,段氏是就客体方面立论的,刘氏是从主体方面阐发的。毫无疑义,对于书法来说,主体更起决定作用。”

  (2)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创作的基本规律与欣赏

  书法与语言一样,首先是用来交流的,因此贵在“实用”;语言交流要语言美,书法交流要文字美。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交往中,说话要让人听得懂,听着美;写字要让人看得懂、看着美。所以凡人际交流(语言或文字)都要“实用兼审美”。书法的创作基本规律与欣赏是相辅相成的,创作规律其实也是欣赏的规律与视角。书法作品要色彩美、布局美、笔墨美、线条美,“实用兼审美,神气贯骨肉。骨健血肉活,神完精气足。顾盼乃生情,飒爽若新沐。刚健含婀娜,韶秀寓清淑。浑厚异墨楮,雄强非武卒。或翩若惊鸿,或猛若霜鹘。虎啸助龙骧,风浪起尺幅。”

  霍先生在《书法陶情》一文中曾云:“以方块汉字为依托的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品格。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通过汉字的书写、应用,产生了一整套艺术规律: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密处不犯,疏处不离;顾盼生姿,呼应传神;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意象生动而蕴含深广,法度森严而变化无穷,不愧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不仅为国内广大群众所喜爱,而且早已远播重洋,驰誉五洲,在世界艺林大放异彩。”

  (3)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

  “论书诗”提出了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变化固在我,成家非一蹴。入门切须正,一笔不可忽。功到自然成,循序毋求速。文字本工具,诗文载以出。书写传情意,字随情起伏。情变字亦变,万变宜可读。”

  霍先生在《谈李成海的书法》一文中曾云:“《南史》卷三十三《张融传》有这样一段记载,齐高帝对张融说:‘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张融回答:‘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从强调独创性的角度看,张融的话不无道理。但独创如果建立在兼取众长的基础上,便能获得更圆满的结果。二王是兼取众长的,只可惜他们比张融早生一百多年,不可能从张融那里学到什么‘法’。至于张融,则完全有条件从二王的书法中吸取营养,他却不屑一顾。其书法的艺术生命并不长,这也许是原因之一。清嘉庆、道光以前一直崇尚法帖,学行草的人无不取法二王。阮元首倡‘北碑南帖论’,认为‘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颇能兼顾碑帖各自的优点。包世臣、康有为则偏重北碑,崇碑之风,因而大盛,至今方兴未艾,‘非恨臣无二王法’的书法家已不罕见。当然,专攻碑学,完全可以成名成家,但如果向碑帖交融互补的方向迈进,则其书法便有可能获得刚柔相济、奇正相生之美,少一些剑拔弩张,多一些蕴藉和神韵。成海主要走的是碑学的路子,已经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4)东涂西抹画符箓现象不可取

  对于书法界逐渐成气候的丑书现象,即以丑为美,审丑之风甚上,一些东涂西抹的歪扭丑字,不仅老百姓乃至许多书家都无法识别这种“符箓”或难以感受美,却被某些人认为是好字,还出现在各级直至国家级书展上,甚至得到一些多媒体的吹捧与炒作。“论书诗”对此早就提出了批评:“东涂复西抹,信手画符箓(lù)。自炫艺术美,谁能识面目。”

  符箓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符箓主要分为四类:①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画组合成形。②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③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④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

  符箓一般是道人用来治病辟邪用的,具有封建迷信性质。古人云:字如其人。王羲之说:“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清人王澍说:“作字如人然”。怎么如人呢?“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即可以理解为,字的筋、骨、血、肉,体现作者的基本功力;字的精、神、气、脉则反映作者的修养素质。丑书如同把帅哥美女(方块字)画成丑哥丑女(歪扭字),信手涂抹创造出所谓“新符箓”,实在难以让人识别、难以感受美,显然有悖中国优秀的书法传统。

  霍先生在《回某书法家的信》一文中曾云:“×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他为您的《书法作品集》写的序,我阅读数遍,深感我想说而不便说的话,他都说了出来,真痛快!当代的某些‘书法家’,甚至‘名家’、‘大家’,如×先生所指出,一无传统书法根底,二无传统文化修养,只是师心自用,‘企图在字形和章法上显示出前所未有与今所罕见的风貌’,故‘只能弄出些奇形怪状’,借以吓唬外行;而参加大赛、大展的作品,抄录前人诗文,皆常有舛错,笑话百出,更谈不上自己会作诗填词了!”“近些年,我到过不少地方,看到不少这样那样的‘新碑林’和名胜古迹的楹联、匾额和碑记,种种常识性的错误,始而令人发笑,继而令人痛心!”

  (5)弘扬书写文化与创办《书法教育报》的目的与意义

  “觥觥李教授,书道久精熟。”由精熟书道的专家学者办《书法教育报》,目的就是要“办报传法乳”,弘扬中国优秀的书写文化,“风行越四渎”,促进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和艺术审美素质的提高。玉斝(jiǎ)是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醽醁(líng lù)是古代的一种美酒。希望《书法教育报》能够像玉制酒器,源源不断地为人民大众提供美酒般精神佳酿。

  对于“学书者”而言,要“照夜有明烛”“拾级攀高峰”。“入门切须正,一笔不可忽。功到自然成,循序毋求速。”全民提高书写水平,需要教育指导,循序渐进,包括基础书法教育、高等书法教育、社会书法教育。“买椟要得珠,求鱼勿缘木。”

  “新秀争脱颖,艺苑花芬馥。”《书法教育报》要为书法教育工作者提供发表作品、展示成果、交流经验、解答疑惑的平台。要成为当代培养书法教育工作者和书法家的摇篮。

  霍松林书法作品选登

  附件1:霍松林撰书楹联

左,《题〈大家水墨〉》:水贮一钵涵日月;墨分五色绘山河。

右,《〈陕西日报书画特刊〉面世》:山雄水秀摩诘画;虎卧龙跳逸少书。

  附件2:霍松林撰书《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抒怀》与杜甫秦州诗

左,《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抒怀》:雨霁风恬旭日红,振衣直上五龙峰。波光溢岸河声壮,岚翠浮空岳势雄。休叹鸿沟分汉土,欣闻台岛颂尧封。春随杖履开图画,揽胜寻幽兴未穷。

右,杜甫秦州诗《遣怀》: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附件3:霍松林撰书《沁园春·三秦发展赞》

  华岳钟灵,黄陵毓秀,泾渭灌田。望唐都汉苑,花团锦簇,周原秦岭,林海粮川。银翼穿云,飙轮掣电,国际交流广富源。二十载,赖改革开放,换了新天。

  还须比美东南,正西部开发战鼓喧。要普施教育,群英兴陕;宏扬科技,万众攻关。厂溅钢花,地翻金浪,绿化黄沙硕果繁。迎新纪,更宏图大展,跃马扬鞭。(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相 关 新 闻

·霍门硕博士英才录(3)·霍门硕博士英才录(2)
·霍门硕博士英才录(1)·冯国瑞、于右任、冯国璘、霍松林与麦积山(图)
·霍松林先生与故乡琥珀镇霍家川·霍松林先生与诗圣杜甫陇右文化(图)
·市区领导督查霍松林文化艺术陈列馆项目建设情况(图)·安志宏:追忆乡贤霍松林先生的乡情(图)
·霍松林:心慕先贤涵浩气 力传绝学树高标·【光明日报】霍松林的学术贡献和诗歌成就(图)

新 闻 推 荐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调研天水科技创新工

·航拍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田在云上 诗落人间
·国务院港澳办: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歇斯底里式的政治霸凌
·十大标志性成就!中国生产力强起来
·香港警方拘捕8人 涉嫌7月1日等非法游行
·伊朗官员详述核物理学家遭刺杀武器:卫星控制+AI
·俄罗斯战机在黑海上空拦截美国和法国侦察机
·综合消息:亚欧多国新冠疫情继续蔓延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
·成都郫都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丁真带火的远方,你想去吗?
最 新 图 片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调研天水科技创新工 王军市长主持召开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 天水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 天水市荣获“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实践技能竞赛 张掖市考察组来天水考察宣传工作及文旅项目 逯克宗副市长调研清水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图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十四届甘谷县委第七轮巡察各巡察组全面进驻开展工作
·秦州区政协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暨党组会议(图
·秦州区召开火灾事故防控警示约谈会(图)
·秦州区召开资产盘活及债务化解专班推进会议(图)
·【双千榜样】董百林:脱贫路上不掉队(图)
·清水县人民医院举行清水籍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图)
·市政府政务大厅机关党支部开展12月份“主题党日”活
·秦安:聚焦民生发展 促进稳定就业(图)
·天水经开区与镇江经开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图)
·清水县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进会(图)
·刘天波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图)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调研天水科技创新工作(图)
·武山:产业引领 铸造脱贫攻坚强大引擎(图)
·甘谷:中药材种植托起群众“小康梦”(图)
·天水市文化馆举办全市文化馆(站)长培训班(图)
·甘谷县创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革命(图)
·秦安:优化营商环境 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图)
·秦安县举行202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冷藏运输车
·“大雪”至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图)
·成少平主持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图)
·王军市长主持召开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市
·天水市市场监管局召开“抓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专项行
·天水市6项专利拟获2020年度甘肃省专利奖(图)
·天水锻压电焊工安琪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图)
·天水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
 文化历史
·抗美援朝运动在甘肃(图)
·中国的节日文化
·老兵高晋文:亲眼看着黄继光牺牲
·祖国·正义·和平——抗美援朝纪念馆巡礼(图)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吃水饺、喝羊肉汤……你家乡的冬至习俗有哪些?
·中秋佳节,品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诗词
·赏月拜月、吃月饼……你记忆里的中秋节什么样?
·立夏习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饭 “称人”以验肥瘦
·“杨花落尽子规啼”:20日16时55分“谷雨”(图)
·原来你是这样的清明节
·21日5时58分“春分”:百花争明媚,莫负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专家详解“龙抬头”
·2月19日7时4分“雨水”:春雨脉脉,柳丝含烟
·民俗专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娲创世神话
 博 客
·天水渭河乾坤湾
·佟家宝:青葱岁月(三)
·七律•行游李官湾村
·佟家宝:青葱岁月(二)
·佟家宝:青葱岁月(一)
·高原:瓷器
·李三祥:冬 雪
·雪霁弘文园
 播 客

·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国》
·杨彦东:初冬牧场
·秀金山风光
·进入天水古村落
·温家峡红叶
·高原:渔家傲
 娱 乐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夺冠》成最大赢家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揭晓
·国庆档近37亿元票房再创佳绩 提振电影市场有序恢复信
·金鸡百花电影节首设科幻论坛(图)
·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图)
·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提名揭晓
·“弹幕版”四大名著电视剧缘何受年轻人追捧
·仝卓事件调查:一场直播牵出高考舞弊案
·中央戏剧学院:撤销仝卓取得的毕业证书
·电视剧行业有序复工复产 抗疫脱贫为今年重点题材

 社 会
·盗用原创面料 恶意抢注商标 汉服市场乱象调查
·很多农民为此糊里糊涂背上二三十万元债务
·丁真爆红这次火得不同
·犯罪手段“玩出了花” 称霸十余年终落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受贿案一审宣判
·服刑相当于住宾馆?狱中“帝王”牵出93名“保护伞”
·暴利惊人 “黑吃黑”牵出长江成品油走私乱象
·直播带货数据“注水” 3万个赞5元可买
·直播带货“翻车” 李雪琴们怎么说
·冷空气已签收,冷!冷!冷!小雪过后,这些事你得注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