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
王琦荣
李思训(653——718)唐代书画家,字建,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地区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此为《新唐书》和《中国美术史大典》记载。《旧唐书》和唐李邕碑称“云麾大将军”。陇西狄道人(今为定西地区)。笔者通过查阅多部文献和实地考察,确认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祖籍在今天的天水武山境内。历年很多文献对其祖籍记载不一,学者撰文亦有出入。笔者以几年的走访、勘察,用详实的第一手材料撰成此文,以校后误。
从以上成纪和狄道来分析,先看成纪在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的迁移,初在平凉一带,后到秦安、天水等地。在各不同时期均出现过成纪。但在《新唐书》记载:唐代的成纪,指今天的天水西北(秦安、通胃,静宁,甘谷、武山等地),再看狄道 ,今天的武山、陇西、渭源、临洮等地辖域在夏商周及春秋时为戎羌部落所居,战国时属秦,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初立欲穆公之迹图霸西北、进军渭河上游,(今武山、陇西、渭源、临洮等地)灭狄, 豲戎。于是置狄道“豲道”二邑,“狄豲”二字被引为地称,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置新兴县(在今武山)辖地,属南安郡,北周时废,隋唐初为狄道辖地,当时的狄道指,今天的武山以西到临洮一带,唐代宗宝应元年763年,后两次陷于吐蕃,宋初在成纪和狄道原有的地界上置宁远寨,(今武山县)宋徽宗三年1104年,升寨为县,历宋元明清四朝到民国3年,1914年改为武山县,今属天水市辖地。《武山县志》等书均有记载,也在定西地区边界上。
关于唐时所记的成纪和狄道从历史区域划分看都是正确的。到了宋初,从原有的成纪和狄道各划分一部分地界置宁远寨(今武山县),前文已叙。因为李思训的籍贯就在今天的武山境内,那时的武山属成纪(天水地区)和狄道(定西地区)的两地界上,这是李思训的籍贯被文献记载,专家、学者撰文说法不一的最根本原因。李思训是大唐宗室,据《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167页)记载1950年在武山县龙泉乡下康村东100米,渭河以北第二台地上,现有3个土堆墓冢东西排列,高约3至5米,直径7至11米,底围21至33米,保存较完好,上世纪50年代前此处曾出土过铭文名“李虎将军”的宝剑,李虎为李渊之祖父, 其墓群右侧有“御碑口”的地名,当地群众传说此墓为唐代李渊之祖墓。此村村民多为李姓,据传是李虎的后裔。沿渭水北岸有许多已李氏定名的村落散落在墓群的周边,仅笔者知道的就有李家曲里、李家坪、大李家沟、小李家沟、李家山、大李家湾、小李家湾,李家庄、李家堡、李家巷村,李家屲,李家墩等,墓群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版《宁远县志》对此亦有记载。
1993年在武山龙泉又出土唐墓,为衣冠冢;出土一幅青绿绢帛山水画,和一枚双面印章为象牙质,印面约(3×3cm),厚度2.5cm,阳面为“右武卫大将军”字样,阴面字已不清楚,此印现流传当地民间,据当地人讲绢画出土时色彩依然艳丽,为山水画,只可惜让民工抢夺所毁。此墓仍然还在,据考证为唐李思训衣冠冢,原墓在今陕西蒲城。根据唐代李邕书李思训碑记载,李思训曾做大将军之时带领大军讨伐叛羌,当途经狄道时在此进行了短暂的停留。期间,他在这里对其先祖进行寻根考察活动。今天居住在甘谷、武山的人们就是羌族的后裔,在历史上还出现过伏羌县的名称。同时,唐王李渊生曲里,在武山龙泉一带民间传说甚多,武山县志办编辑刊行的《武山民间故事选》也有此传说的辑录。史书记载,李思训为唐宗室,在同一地方出土过李虎将军衣冠冢和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衣冠冢。从文献考证和民间传说等相互应证,“唐王故里”于今世武山完全能符合学术要求。 也就是说李思训就是今天的天水武山人。
画史记载中李思训一家五人并善丹青,除李思训外,尚有其弟李思诲,侄李林甫、子李昭道、孙李凑,除李凑善画绮罗人物外其余四人均以画山水见长,尤其是李昭道,在画历上成就与其父并称等职,甚至于有变父之势。妙有过子,由于李思训最后至右羽林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等职,因人称“大李将军”,李昭道虽官不至将军人们亦因其父而称之“小李将军”,父子二人并称“二李”或称“大小李将军”。所以唐张彦远云:“山水之变始于吴(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之说”。因李思训为唐朝宗室李孝斌之子,在唐高宗年间任过江都令,由于青壮年时代正处于武后当权之际“宗室多见构陷”重臣多遭杀戮,他为避祸患而弃官潜匿,至唐中宗复唐国号(705)后才复出并以宗室的地位而任宗正卿,玄宗即位(712)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晋封彭国公,追封秦州都督。
李思训在山水画的成就,画史上早有定论,唐朱谋垔著《画史会要》云,李思训……用金碧辉映为一家之法,后人画着色山水往往以他为宗之,被一致推祟为“国朝山水第一”(见四库全书428页)。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九有: 山水树石,笔格道劲,湍濑潺湲,云霞缥渺,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图绘宝鉴》卷二云,着色山水用色金碧辉煌为一家之法,从记载中可看李思训的山水画。《宣和画谱》卷十中有记载李思训的画迹有17件,但遗存在今天几近绝迹。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江枫楼格图》是历来研究者公认的李思训传世作品,它较能集中反映唐代早期山水风格,这是一件青绿山水,章法严谨设色浓丽,场面恢弘,该图以从楼台上俯视江面及临江山麓情景为描绘对象,上半部为江水及江上船楫人物,中部突起。临江山峦,长松秀岭,廊舍幽院。全图用笔勾斫变化,而山石仍以细笔画出,画面在整个构图上较为平辅直叙,树石描绘为主次。其次是运笔开始有一定的变化,重视轻重缓急而显出遒劲之勾斫。其子昭道绘画上继成了其父风貌,进一步发展了精妙的特色,在对水的描绘方面有新的创造,可与其并驾齐驱。《宣和画谱》记载评为“山水画第一人”。
《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一则故事,说唐玄宗命李思训,吴道子绘嘉陵江山水于大同殿,而吴道子一日而就,李思训则数月方成。(指不同的风格)准确的说,开元初,李思训在大同殿绘嘉陵江山水掩障。唐玄宗称赞说:卿所画掩障,夜闻水声、通神之佳手也。到天宝初(742年)吴道子于大同殿绘壁画嘉陵江山水。唐玄宗将李吴两人画作比较后,评之为“皆极其妙也”。从风格到取材来分析,此记载是合理的。(只不过是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将开元初误作为天宝初,因为天宝初李思训已去逝多年不可能作画)。
《明皇幸蜀图》为唐李昭道所绘。李思训之子,字希俊官至太子中舍,有人说为李思训所绘。这不可能,因画面内容为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行于蜀中的情景,这时李思训已去逝。李昭道此时官至太子中舍,掌管太子侍从、献纳、启奏等事务,他完全是有可能随驾而行,亲身去蜀耳闻目睹明皇幸蜀情景。从此画的地域风貌来看,完全是附合蜀道地域风貌的的特征,还有文献中所描述的“帝乘赤骠起三骏,与诸王及嫔御十余骑飞仙岭下,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徘徊不进状”,这完全能符合此画。
笔者有感,今天所编各种版本的中国美术发展史和地方志,无人将如此伟大的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的故里,及不同时期的名称演变整理出来,故将笔者长期来对此方面的探讨,名之为《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奉献给同业爱好者共考。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协培训部创研室副主任、甘肃省美协国画委员会副秘书长、兰州市文化宫山水画创作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