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花儿”歌手大赛唱响张家川(组图)
(2016/12/22 15:09:22)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顿映杰  打印本页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花儿”创作热情,展示张家川“花儿”的艺术魅力,12月21日,由中共张家川县委宣传部、张家川县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张家川县文化馆承办的张家川县“花儿”歌手大赛在县文化广播影视中心举行,来自全县15个乡镇的51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薛林荣到场观看比赛并致辞,副县长马国杰,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花儿”爱好者一同观看了比赛。

  薛林荣在致辞中表示,张家川“花儿”是我县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关山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我县最重要的精神底色、文化底色之一,是张家川县回汉人民历史渊源、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音乐价值。我们举办“花儿”歌手大赛,就是要挖掘歌手、传承非遗、致敬经典。要通过举办“花儿”歌手大赛,推动非遗传承工作向纵深推进,把“花儿”传承的作用发挥出来,建立起我们的“花儿”人才库,把“花儿”打造成宣传张家川的亮点。他代表县委、县政府预祝大赛圆满成功,祝愿参赛选手获得好成绩,为“花儿”传承贡献力量。

60岁农民马素夫叶《园子边里的枣花》原生态唱法第一名

  在上午原生态唱法的比赛中,来自乡村的农民歌手们用质朴的表演、带着泥土气息的歌喉,尽情诠释着生活的美好,传递着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热情。一些本土原创花儿作品《园子边里的枣花》、《送哥哥》等再次走上了舞台。

 评委现场点评

  在下午专业组的比赛中,《骡子带着马的铃》等一批反映张家川回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团结奋进精神风貌的作品在歌手的演绎下绽放异彩。花儿《五更月》是张家川人民用来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表达爱情的作品,情感真切,极具乡土气息;对唱《眼泪花儿把心淹了》原型为宁夏固原民歌,后经张家川人民整理改编,形成独具张家川特色的民歌,歌曲含蓄地通过男女对唱互诉衷肠,通过眼泪、锅盔、褡裢等意象完美再现少男少女真挚无暇的爱情。独唱《扬燕麦青》通过平实的语言,描写了着劳动人民集体劳作赶场的场景。

  张川镇中学教师马小军《骡子戴着马的铃》专业唱法第一名

  歌手们的精彩表现,不时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角逐,来自龙山镇四方村60岁的农民马素夫叶获得原生态唱法第一名,张川镇中学教师马小军夺得专业唱法第一名。

李强强、窦颗颗通俗版花儿《吆着骡子碾场走》专业唱法第二名

  观众马义生说,今天选手们漫出的一首首花儿,是抒发老百姓田间地头感情的情歌,是张家川人民淳朴、勤劳、善良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原生态选手们,带着泥土在歌唱,他们身上凝聚着张家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之情。

 王嘉祥《你连我者谁见来》专业唱法第四名

  县文化馆馆长李霞说,举办这次活动,将对挖掘本地花儿歌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推介张家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计分组工作人员认真核对分数

  据悉,本次“花儿”歌手大赛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参赛选手不受年龄、职业、身份限制,参赛曲目必须是张家川传统“花儿”,是反映张家川人民生产生活健康向上的优秀传统民歌。比赛分为原生态和专业两个组别,以独唱和对唱为主要形式,原生态奖项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专业组奖项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现场观众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摄影相关图片
面皮是这样“炼”成的!(图) 浆水面是这样“炼”成的(图) 另一种画风的古城天水(图) “大雪”无雪(图) 天水在线向净土寺赠送航拍图 呱呱是这样炼成的(组图) 走进梅江村寻找乡村记忆(组图) 天水在线小编吃馓面饭表情包来啦 馓面饭是这样炼成的(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