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5月19日遭受暴雨冰雹灾害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受灾乡镇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开展查灾核灾、生产自救和自然灾害防御等工作。
在恭门镇河北村群众生产自救现场,因冰雹灾害,抽穗的小麦、挂满角果的油菜全部绝收,玉米地里,地膜被冰雹打的全是孔洞,河堤和道路因暴雨不同程度的受损。村民刘红红正开着旋耕机在地里旋地,他说:“今年头几个月风调雨顺的,满以为会有一个好收成,结果这冰雹把人打愣了。不过现在补种小杂粮还来得及,地翻了以后,还能种荞麦、莜麦、糜子之类的秋粮。”
在刘堡乡高家村,村干部高世珍正与村民一起忙着修补被暴雨冲垮的道路。“这次雹灾,农作物损失严重,村上的基础设施也被暴雨损毁不少。趁着天晴,我们得赶紧把路修好。”高世珍说,灾情发生后,他和乡上的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详细核查群众受灾情况,到麦地、菜籽地、玉米地里实地核实灾情,并一一登记备案。
在张棉乡张棉村,67岁的村民王清江在玉米地里补苗,他说,“我这块玉米地打的不太严重,有五分之一左右玉米苗的受损了,现在补上就能行。”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张棉乡上和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在宣传受灾补贴的事情,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补贴就能打到农户一折统上,到时候买化肥和种子都能用到。
灾情发生后,张家川县第一时间组织党员、驻村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田地头调查受灾情况,重点对危房户、残疾老人、五保户进行详细了解,搜集农作物受损情况和家里余粮情况,并积极上报;乡镇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查灾核灾工作组,以每名村干部包一个村民小组,带一支工作队伍,走村窜户,开展灾情登记和核查核实等工作;针对部分群众受灾后情绪低落等实际,村干部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受损房屋维修,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抢种补种等工作,切实把群众心思引导到生产自救,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有序推进。